细节营造诗性的眼镜
2012-04-29施玮
施玮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同一年父亲去世,母亲住进精神病院。她由居住在加拿大新科夏省的外祖母和波士顿的婶婶抚养长大。1934年,毕晓普瓦萨学院结业,之后在三十年代纽约文学圈里的生活,为其诗歌事业奠定了基础。后与大学同学路易斯·克兰在南方佛罗里达的基维斯特岛,同居了5年。
她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旅行,游离于美国的文化生活之外。她的很多诗歌都是描述所到之处的风景人情,她写景极细致,注重对细节的描述。实景虚景交织在一起,并自然地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其中,让读者随着她的眼睛细细地看。在缓缓地移动视线的同时,就不由自主地被融入了她的心。
1950年毕晓普定居巴西。最后返回马萨诸塞州,住在波士顿,任教哈佛大学。1979年 突然去世,享年68岁。诗集《北与南》(1946)使她一举成名。她在1949-1950年期间,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北与南》和另一部新诗集《一个寒冷的春天》 的合集《诗集》(1955)获得普利策奖。诗集《旅行的问题》(1965)与《诗歌全集》(1969)牢固地奠定了她作为杰出诗人的地位。她曾获古根海姆 奖,及1970年全美图书奖。另一部诗集《地理学Ⅲ》(1976)在英国出版。
这十首译诗中,选持了毕晓普早期、中期和晚期最后几年的作品。同时,也考虑到介绍给读者她的精美短诗、充满梦幻意象的略长的诗歌,以及常常被人们视为她最后的“十四行诗”。她的“十四行诗”是1979年10月29号出版的,三个星期后,她在纽约因动脉瘤突然去世。这些大多在病中写出的短诗,仿佛生命最后迸溅出来的星晨,充满了独特的意象与美感,也仿佛就是她自己生命的象征。
虽然这仅仅是十首译笔粗糙的诗,我们仍能看到女诗人毕晓普的诗中,不仅有女性特有的细致、敏锐,有着奇妙并贴切的意象、清柔灵动的旋律,同时在《粉红色狗》等诗句中也能感受到她对社会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反讽手法的张力和激情,表现出女诗人坚持正义的诗人责任感。
毕晓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她注重诗歌的形式和结构,却又不被其捆绑,能够自由地驾驭。她的诗歌充满宗教情怀,使用了许多圣经中的意象,例如在《巴黎,早上七点》中,最后对末日星晨坠落的担忧。这种末日情结,以及具有终极关怀旨向的哲思,虽很难被对圣经不太熟悉的国人清楚了解,但通过译诗也仍能被调动心中的共鸣。
较之同时代诗人,毕晓普更清晰地表达了一种个人化的修辞立场。她的诗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乐感,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灵巧快捷地闪移,甚至融合,而产生了令人难以预料的诗意。语言精确、形式完美,她不仅将道德寓意和哲思理念成功地进行了诗意的表达,更是藉着对细节的描述,传递出她心中对生活的欣赏与热爱,让读者拥有了一副诗性的爱的眼镜,来重新回望自己的生活和周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