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父宦应清事略

2012-04-29宦国瑞熊荒陵

贵州文史丛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著书报业教育

宦国瑞 熊荒陵

内容摘要:宦应清是晚清贵州先贤,爱国人士,终生从事教育和报业,对早期的国民教育事业和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宦应清 著书 教育 报业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127-130

最近遵义市政协决定编辑出版《遵义世家文化》,主编龙先生约我们编写其祖父宦应清事略。现将其整理的资料中他的主要业绩简述如下:

(一)生平简历

祖父宦应清字梦莲,号诲之,别号屏凤庄旧主,又号汉上消闲社主。清光绪贡生。生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卒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享年六十八岁。祖父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五岁时,随曾祖父宦懋庸往依李煦斋表曾祖父于浙江瑞安官署教读。表曾祖父先后在浙江瑞安、江山、桐乡、昌化等县做官九年,祖父亦随曾祖父在表曾祖父官署教读九年。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祖父入上海制造局广方方言馆学习英文。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祖父援例为国学生与曾祖父同应乡试,不售。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祖父弃国学生,应童子试,府县皆不得前列。学使来,则经古第一,正场第二,覆试以府学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至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祖父府应乡试四次,均不售。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曾祖父病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祖父检曾祖父遗稿赴重庆,求得时任川东兵部道黎庶昌惠许,为曾祖父刊《莘斋文钞》、《莘斋诗钞》、《诗余》、《播变纪略》等四种,并招入幕府。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祖父赴云南昆明拜谒唐鄂生师,以所著作呈正,师奖励备至,谓学已有成,许执弟子礼。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黎庶昌病重,将去官。祖父离渝入鄂,寓汉报馆。曹君燮臣(江汉关文案)属为税务司穆和德(英国人)作条陈上张之洞,张颇嘉许,曹君言于穆君,是年冬,遂入关幕任文案。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创《公论新报》。因设消闲社,与武汉诗人相唱和,文采风流,一时称盛。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同仁醵资刊《汉上消闲社集》,祖父主其事,汇为十六卷,祖父诗文杂作亦附其内,1911年五月刊成。1912年民国成立后,祖父即着手编辑《屏凤山庄箕裘集》。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屏凤山庄箕裘集》编成,共二十二卷,约百万余字,并开始付印出版。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后,祖父年老多病,未再著作。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病故汉上之梦莲寄庐。

(二)著作业绩

祖父《屏凤山庄吾家之世系》一文记述:“先子丁咸同世乱后,早年游浙,未应小试,以国学生五试京兆,两试黔闱,亦皆不第。然诗古文辞,为世推重。经学、小学,骎骎乎继乡大儒郑子尹、莫子偲两先生后焉。吾自己卯迄己丑十年间,五度槐黄,依然故我。甫三十,即决意进取。”祖父深感遭遇与曾祖父同命运,知走“吾少年志在科名”之路不通,遂决心走祖父治学之路,安居关幕,利用工余,虔心治学著作。有志者事竟成,在关幕二十余年,除将屏凤山庄宦族六代残篇断简编成《屏凤山庄箕裘集》前三十卷外,还著有《汉上消闲社主文钞续集上编》、《汉上消闲社主文钞续集下编》、《汉上消闲社主诗钞别集》、《汉上消闲社主试帖》、《家乘》、《氏族续考》、《吾家童子暂行教育法》、《屏凤庄旧主自述上》、《屏凤庄旧主自述下》等著作九种,收入《屏凤山庄箕裘集》十四卷至二十二卷,可谓洋洋大观。

鉴于祖父《汉上消闲社主文钞续集下编》乃祖父著作被焚残稿;《家乘》乃祖父所记宦氏先代行谊掌故杂记;《汉上消闲社主试帖》乃祖父欲取科名应试习作;《氏族续考》乃祖父对宦氏世系历史考证;《屏凤庄旧主自述下》乃祖父关于疾病之事,故在此文不作论评。谨就《屏凤庄旧主自述上》、《吾家童子暂行教育法》、《汉上消闲社主诗钞别集》、《汉上消闲社主文钞续集上编》等四种,作为祖父代表著作进行研讨,提出看法,请教高贤。

祖父《屏凤庄旧主自述上》共收文十九篇。在书序说:“吾之自述,第举五十七年之境地事实与吾为学之得失,涉历世途之厉害”,“俾吾子孙知吾之梗概,且以吾之阅历为阅历”。祖父此部著作应是一部经验总结,是一部人生伦理哲学著作。此书开章首篇《吾生五十七年之概略》,在祖父概述一生经历后总结的两条经验非常宝贵:一条是“人有德于我者,我永远不能忘”;一条是“以论说入报馆,以条陈入关幕,足见一艺之长,即有遇合”。第二篇是《吾之学业》。祖父说:“吾记忆力最劣,幼时常读五六十字,至百余遍不能背诵,长不喜读,读仍不能记。然喜阅书,饮食卧起,手不失卷。自经史子集以至说部弹词,无所不阅。阅史得问,辄取为题,便作论说。亦不喜读诗而喜作诗。至于古今体词赋,仅一翻阅,即仿作之。”总结是:“记忆力弱者,能多阅书即可补救。”第三篇是《吾之节省》。祖父说他在关幕月薪不低。但“衣不求华靡,食不求肥甘,居不求广厦,一切烟酒皆不吸不引”。总结是:“(一)量入为出,即不致借贷典当。(二)能节省乃能蓄积”。其后各篇,皆如此总结。如《吾之志愿》总结为:“(一)循途守辙,不作非分想,则能久其事情。(二)人贵自知之明,不可无事自扰”。如《吾之淡于名利》总结为:“用机械心之无益”。如《吾之变法观》总结为:“有治法贵有治人”。特别《吾之国利民富观》,因祖父亲历清末民初中国剧烈变革,看到实有不少热心国事的志士仁人,牺牲一身,以谋国利民富,付出生命。但也“有口言牺牲一身,为某国利民富者”,到“其事成而享大名”,“据高位,秉大权”,却并未真正为国谋利,为民谋福,而是“以谋一己之利与福而已”。故祖父总结为:“今之谋国利民富者,毋宁质言之曰谋一己之利与福”。此一总结,就在今日读之,也令人点头称是。

祖父《吾家童子暂行教育法》是为清末民初中国小学教育改革写的一部专著。共收文二十七篇,除《论醉心外人之足以亡国》、《论留学》、《论精于一艺亦可自立》三篇外,其余二十四篇都是论小学教育改革。在《吾家童子暂行教育法》的《序》中说:“自清季以来,废帖括而试经义策论,复废经义策论而设学校。中学、大学,虽不尽善,尚有客观。唯小学往往以一二半通不通之教员,教数十品类不齐之童蒙,糜国家千百之金钱,误人民无数之子弟,有百损而无一益。”“吾惧吾子弟之误所学也,于是纂为《吾家童子暂行教育法》一篇”。可见祖父关注小学教育改革意义之深远。祖父认为小学教育改革必须先从教师做起。他收入此书专论小学教师的文章有两篇,一篇是《论延师》,另一篇是《论吾三年延师之难》。他在《论延师》说:“世谓童子师可随便延聘,不必定取通人,此大错也。童子得明师,随读随讲,则思路早开,至十二三岁,必斐然可观”。“况童子脑筋,每以先入为主,既入之后,不易拔出。《易》所以重蒙以养正也。”由此可知,小学教师之重要性。他在《论吾三年来延师之难》说:“文理不通之师,误人子弟,人皆知之。文理通而懒惰之师,误人子弟,人不知也。文理通不懒惰而教法不善之师,误人子弟,人尤不知也。吾为成乡两儿延师,自甲寅迄今,盖三年矣。除胡桐生君为成儿走读半日之师外,家塾之师已五易矣”。由此可见延师之难。祖父对小学教育改革除重视教师外,关于教材的改革也极重视。祖父论教材改革的文章有三篇,即《论旧读书法》、《论近时读书法》和《吾家童子暂行读书法》。祖父对旧学读书法的教材“迂腐不适世用”,给了极其深刻的批判。对近时读书法的教材,先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后再恰如其分的指出其缺点。他说:“蒙童读教科书,由浅入深,因文见义,其字易识,其理易于了解。由小学而至中学以至大学,由普通以至专门,其教法非不备也,其程度非不美也。然震于西人之文化,而不察吾国之内情,亦往往有优等毕业而胸中无一毫书卷气,并眼前常用之字而不能识者,又矫枉过正之弊也。”至于祖父自己的《吾家童子暂行读书法》,主张“宜先读初发蒙教科书二三月后”,“即加修身、地理、算学、格致、历史等教科书一二册,且兼读《论语》”等教材。以今观之,也并不就很科学。但他主张教材应除旧更新,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简进繁的指导原则,却是好的,值得吸取。祖父对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为重视。如《论温熟书与上生书》、《论讲书》、《论写字》、《论改文》等等,都有其独特论述。如《论讲书》,则要求教师“讲时,师宜手指书中之字,口以俗语讲之。遇字之初见者或作别解者,则告以此字在此宜作某字解。如此,则蒙童易于记忆”。尤其对改文要求极细。他在《论改文》中说:“子弟初学作文,最忌多改,最忌斥责,最忌堆砌词藻。只宜略顺其字句,略引起思致,略补其罅漏,而于原文加以浓密圈点,批以绝好奖语,则其兴趣勃发,思致盎然,骤焉若风雨之至,沛焉若江河之决矣。”祖父除对小学教育改革极重视外,对留学也极关注。他在《论留学》中说:“吾人欲输入东西各国文明,则留学重焉。然必先在吾国大学已经毕业,而后出洋乃为有益。”“留学重在吸取他国之文明,以扶救吾国之衰敝,非徒取一博士学士之学位以为重也”。我们以为今日留学,仍应如此。

祖父《汉上消闲社主诗钞别集》共收诗二十三首,无序。我们读祖父《吾之学业》,深感祖父论诗深刻。祖父《吾之学业》论诗云:“意有所感触,一寄之诗,第发抒吾所欲言,亦不期其传世。吾乡郑子尹、莫子偲两先生诗,多用说文子史艰僻字,吾读之,格格不能下,大以为苦。及读唐鄂师诗,乃大喜,师之诗,无一语非家常语,无一字非常用字,而亦无一语一字无书卷气。音节高古,说理质朴,尽得力于陶渊明、白香山者,古所谓老妪都能解者也。吾乙卯以后,故意学之,唯不免粗俗直率之病。但取其能达吾意,即亦不更修饰。律以古诗人温柔敦厚之旨,言婉而多讽者,相去天渊矣。”世人对郑珍、莫友芝诗,称道备至,品为上乘。然祖父对其字僻难读难解,坦然评述,当言则言,真君子人也。现抄祖父诗三首如此,以证祖父之诗论与诗,实天人合一。

高秋八月尽,单衣犹挥汗。北风昨凛冽,瞬息物候换。阅世易冷暖,抚时多变幻。感此生烦扰,嗟我心曲乱。

壬辰客邗上,远哭椿树摧。甲辰寓汉皋,又伤萱草萎。含殓不得视,呼号徒哀哀。生儿贵防老,今我生何为。欲养亲不待,风木古所悲。抱恨此终天,涕泣空涟涟。西风廖家堡,魂梦清宵飞。

大儿争就业,小儿争读书。娇小五龄女,眉目画不如。何平愿得了,景升讥可虞。但承寒素业,勿求青紫纡。传家只忠厚,小事权糊涂。独惜岁庚己,西河痛曾茹。天地有缺陷,吾生宁独无。

读诗中“高秋八月尽,单衣犹挥汗。北风昨凛冽,瞬息物候换”;“生儿贵防老,今我生何为。欲养亲不待,风木古所悲”;“大儿争就业,小儿争读书。娇小五龄女,眉目画不如”等句,感到祖父的诗,真正到了如诗如画,易读易解,音节高古,说理质朴,融入陶、白诗句的境界地步。

祖父深得曾祖父经学、小学教读,根底深厚。可惜祖父述而不作,在他编纂的《屏凤山庄箕裘集》未见留其经学小学片纸文字。1992年至1993年间,我们整理出版曾祖父《郑樵通志六书略平议》遗稿时,却见到祖父于1924年至1925年间,校正曾祖父此一学术著作遗稿,曾有八十余处作过修改补充。我们在整理出版进行中,认为曾祖父的遗稿,应以原著原文一字不改出版为好,便将祖父的修改补充,另辟体例,作为祖父补订处理。因而使祖父的修改补充,成为他的经学、小学学术著作,著名“宦应清补订”保存下来。虽此补订未及祖父经学小学研究成果之万一,但可起窥一隅而见全局之作用。

祖父自谓“以论说入报馆”。经见他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在武汉创办《公论新报》。但在他的九种著作中,却很少见有谈他办报业绩的事。只在《屏凤庄旧主自述上》见有《吾辛亥避难由来》一文,讲到他办的《公论新报》,曾与詹大悲、何海鸣办的《大江报》发生争执,结成怨恨。原因是“庚戌冬,有车夫吴一狗毙于英租界工部局,众口一词,谓由印捕击毙。夏口厅王木斋验为病毙。《公论新报》两登之”。詹大悲、何海鸣办的《大江报》,“欲乘清室多事,以取革命机会”,“鼓动人心,激起暴动”。主张以确系英租界印捕击毙,刊登《大江报》上,因而对祖父“两登之”有所抱怨。祖父坚持客观公正如实办报,詹大悲、何海鸣坚持以鼓吹革命有利办报,办报宗旨各异,成为怨结。是是非非,今仍公案。不过祖父在民国成立之后,就决心不再办报。

祖父一生经历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三大政治浪潮,使他思想受到较大影响,政治思想产生了剧烈变化。我们从他在《汉上消闲社主文钞续集上编》载的《汉江革命潮流草自叙》和《当塗谣自叙》看,他是一身心向爱国救国,同情支持革命,期望中国民富国强的真正忧国忧民、务实求真的学者。他在《汉江革命浪潮草自叙》中说:“清朝政府,‘内治久窳,外患日亟,‘忧时之士,意气愤激,群以为非重新缔造政府,不能救中国之亡。”其爱国救国之心,跃然纸上,他自己当然是其忧时之士之一。他说:“自欧风东被,民族主义,浸入中国,孙文崛起粤东,倡为排满革命之说,十余年来,屡起屡踬,其始遍历海外各华侨居地;痛切演说,人心每为鼓动。然国内之民,附和犹鲜。适庚子后,选派才隽出东西洋留学,濡染遂众。归则以其所闻,转相灌输,而其人乃编于二十二省。近年粤、楚、滇、蜀、赣、皖、汴等省,要谋起义,皆以未得军界各数人之赞助,先后失败。”足见他对孙中山革命无限敬仰。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满心热情关注。他说:“此次鄂省发难”;“各省闻风响应”;“辛亥革命,海内鼎沸”。他对辛亥革命胜利,真是欣喜若狂。他在《当塗谣自叙》中写道,民国成立以后,“六合以内,延鼓望治,苟其天下为公,亟谋富强”。不想袁世凯“狼子野心,急不暇择,爪牙徐布,窥视遽萌,授意私人,假造民意”,想当皇帝。心上对袁可谓恨之入骨。他说:“六月六日”,“乃随皇帝大梦以入地矣”。知袁世凯“悔恨忧危”而死,不禁拍手称快。当他看到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中国灾难更加严重,更是忧心忡忡。他说:“嗟彼小民,丁兹乱世,兵燹所至,劫运横罹,弹雨硝烟,陷胸断脰,朝不保暮,死亡载道。”祖父痛心疾首,可谓到了老泪横流地步。他说:“郁郁私居,无可自遣”。“观时盛事,代哭为歌”。“问衰病之余生,老将至矣。希共和之幸福,急能待乎”。斯言之恸,比若屈子《离骚》,不为过分。可惜这两部书稿未见问世,亦不知稿存何处,深感遗憾。

Stories About My Grandfather HuanYing-Qing

Huan guo-rui Xiong huang-ling

Abstract:Huan-yingqing.is a patriot,He is also a Sage of china in the late time of Qing dynasty.He is engaged in the industries of education and newspaper.He makes a contributuion 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the early tim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Keywords:Huanyingqing;Writing;Education;Newspaper

责任编辑 郎启飞

猜你喜欢

著书报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新探索
题解教育『三问』
南京迁居告养友
画出来的动物 也会动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元藏书家庄肃述略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