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家到电影研究的学者
2012-04-29刘涛
刘涛
沙蕙迄今修成了两个形象:一是作家,一是影视研究领域的学者,目前其能量主要分布在小说写作与影视研究这两个领域。沙蕙出版过两部长篇小说《好校长 坏校长》(作家出版社2003年)、《米粒儿老师》(中国画报出版社2005年),一部散文集《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自2003年始,沙蕙在《文艺研究》、《天涯》、《南方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杂志发表过多篇电影研究方面的论文,后来结集出版了两本电影批评论著,一为《电影在场——和沙蕙看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二为《熄灯十一课——和沙蕙看电影》(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沙蕙经历较为简单,一路读书,然后工作。她小学就读于北大附小,中学就读于北大附中,之后读大学,毕业后从事过一段中学教育工作,之后辞职,然后办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杂志。目前在沙蕙的著作中有四个核心意象:一是成长经历,二是北大往事,三是反思中学教育,四是电影。前三个意象和她的成长经验与工作经历息息相关,三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化入其小说和散文之中;电影则是与其之后的定位有关,沙蕙一转身,由作家变为学者,电影是目前沙蕙找到的可以安身立命的事业。
沙蕙的两个长篇,一部名为“好校长 坏校长”,一部名为“米粒儿老师”,“校长”、“老师”云云直指中学教育,将中学的教育现状推到了前台。两部小说可谓姊妹篇,《好校长 坏校长》以反思中学教育为主,穿插着米粒儿的成长经历,树立了一个怀着理想却四面碰壁、备受打击的年轻教师形象;《米粒儿老师》则以米粒儿的成长经历为主,写了米粒儿如何从一个自由散漫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之后又如何毅然决然离开教师岗位的经历,其中穿插了对中学教育的反思。好校长与坏校长代表了学校的两极:好校长真心热爱教育,能够体察教师与学生,坏校长则只为名利,他们压抑了教师的创造力和热情。沙蕙长于北大,接触过诸多北大的教师(北大诸多老先生可谓教授之教授、老师之老师),浸染于北大的氛围之中,她知道什么是学校,什么是真正的教师,而且她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怀着崇敬。校园、教师本是神圣的名词,可是一旦沙蕙进入中学这个圈子,接触到真实的学校,接触到现实中的一些校长和教师,看到他们的丑态,感受到勾心斗角的战争,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自然会产生矛盾,因此她难以接受。于是不平则鸣,沙蕙写了两部小说来表达自己的不平与困惑,她将在中学所看到的阴暗一面笔之于书,揭露出来,因此曹文轩先生将《米粒儿老师》称为“校园隐情小说”①,也颇有道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日益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在社会中的定位亦随之而变。中学作为大学的准备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存状态如何?生态如何?张颐武在评论《好校长 坏校长》时言及中学在这个时期所面临的压力,颇为到位,他说:“中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成功的准备阶段,而受到家长的高度的重视,家长不得不严格控制孩子的生活,孩子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强者的努力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巨大的期望。这构成了新的对于中学教育的压力。看起来高考的价值依旧,其实其内涵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的‘望子成龙变成了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新的劳动力竞争的早期部分。”②《好校长 坏校长》与《米粒儿老师》则以小说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出九十年代中学的生态,展现出中学面临新的压力所作出的反应,写出了校长怎么样,教师怎么样,家长怎么样,学生怎么样,教师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教师和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怎样。鲁迅有一个譬喻“为热带人语冰”,以概念、逻辑为热带人描述了半天冰,不如直接拿一块冰往他们身上一放。沙蕙写出了九十年代中学的真相与现实状况,她将活生生的中学现实写下来,然后直接放到了读者面前。
沙蕙的成长经验比较独特,她的童年、少年均与北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大甚至成了她的胎记。北大以文科著称,文科的才子佳人们往往喜欢舞文弄墨,记下各种事情,经他们如花妙笔一写,于是关于北大的传说越来越多,轶事也越来越有趣,这些反过来为北大增添了光辉,加上了砝码。清华则不同,那里的学生一个个灰头土脸,只知道埋头干活,只能写干干巴巴实验报告似的情书,当然关于清华故事的书与文章就会非常稀少。这些年与北大相关的各种书籍日出,或论或叙,或褒或贬,不一而足。比如陈平原教授有《老北大的故事》等,以学人之笔写北大往事和北大风流;孔庆东有《47楼207》,写北大各种趣事与师生风采,在青年读者中热销;朱家雄老哥编著不辍,一会儿推出《北大日记》、《北大文章》,一会儿又推出《北大情事》、《北大情书》、《北大情诗》,让人目不暇接;张者前有《桃李》,后有《桃花》,皆映射北大;阎连科写过一本《风雅颂》,演绎出一个清燕大学,也有映射北大之嫌,据说北大学生曾烧阎连科此书以示抗议。北大是全国仰望的焦点,更是中小学生和家长们津津乐道之地,小孩子们在童年和少年时期谁没有一个北大梦呢?比如我的女友,因为数学成绩不够好,报考北大中文系有风险,于是不得不报考了北师大中文系。填志愿前夕,阿姨带着她去北大,她静静地坐在车里,看着北大的花草,顿时泪流满面。因此与北大沾边的书籍自然也会得道升天,往往热卖。我们于电视上看到教授们的身影,于书上读到教授们和学生们的风采,但是我们不知道北大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教授们是不是要买菜、做饭,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子弟们如何成长,是不是也如此调皮,也有各式各样的悲欢。沙蕙现身说法,讲述了其成长的经历,展现出日常生活中的北大,这个北大不俨然,不那么严肃,充满着人间的气息和人情味。
沙蕙在《米粒儿老师》与《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两本书中集中谈及其成长经历。《米粒儿老师》虽是小说,然而小说中到处闪耀着真实,作者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谈及小伙伴的成长经历,写了她们如何调皮,写了她们的情感经历等。北大生活和成长经历成为米粒儿的底色,米粒儿在大学中和工作之后的表现,尽管有时候失之散漫,但她的理想主义或与北大气质有关。沙蕙虽称《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是“70后的小合唱”,但确切地说却是70后“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是70后北大虫子们的小合唱。作者说:“70后我们这拨儿北大院里长大的孩子是特殊的一代。我们的父母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北大学生,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留校,一起结婚生子,一起经历各种运动,再一起老去。”③小孩子的境况与父母密切相关,父母如此,小孩子也差不多就如此。若说《好校长 坏校长》与《米粒儿老师》只是间或一提北大的成长经验,那么《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则是以此为主题。这本书分为:男生科、女生科、成长科、教授科、后期科、教师科和校外科,这些分科调皮而有趣,大体上展现出北大小孩子们生活世界的全部。《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以逸闻趣事为主,胡同妞为叙事者和见证人,写了屎壳郎夫斯基、大蚂蚱、贵族小姐七星瓢虫子、蚕宝宝、小粉蝶等人的过去与现在。儿童时代的纯真、欢乐、难过等等,现在读来还是感觉到温暖。顺便说一句,这些外号取得真好啊,北大的小同学们果然聪明,我们小时候取外号不过叫三毛啊、萝卜头啊之类。沙蕙在追忆她们童年时光之时,也写了她的同学们的现状,物是人非,几十年过去,以前亲密无间的小伙伴,现在境况大殊,真是让人感慨。沙蕙也谈及北大的教授,在《教授科》中他提及一位喜欢养蛐蛐的“国学大师”。我曾千猜万想,也未猜出这位“国学大师”是谁,后来不得不去问沙蕙,她告诉我,那是朱光潜。我大吃一惊,因为读硕士时,我的专业是西方美学史,朱先生的全集是认真读过的,他的《西方美学史》与其各种译本更是常读常用之书。我也知道朱先生因脑血栓去世,但不知道朱先生晚年的情景与境况。孰料,这次在沙蕙的书中竟然意外得之,真是又驚喜又感慨。
《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气象,若说《好校长 坏校长》和《米粒儿老师》还只是写作者的经历(少年经历与工作经历),那么《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则更上层楼,逐渐摆脱了“我相”,试图理解七十年代这一代人的处境,理解他们所面临的生活问题以及他们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沙蕙追溯了70后的成长底色、他们的读物和爱情观念等,将70后界定为“八十年代的好孩子”,并对60后、70后和80后做了总体判断。她说:“经过大时代的60后世理想主义者,经过动荡和过渡时期的70后世拥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者,在今天和新经济同步成长的80后世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沙蕙的这些判断与见解都比较精彩。
沙蕙写罢两部长篇之后,将注意力转向了影视研究。前几年,她陆续写下很多中外电影研究的文章,见解不俗,文笔也活泼多姿,完全不同于一般学报体论文。影视研究或许是近期沙蕙找到的可以安身立命的事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公共体裁,现在小说已然过气,影视已是时代的公共体裁,因此很多人纷纷转行,介入影视编剧或影视研究,沙蕙亦是其中之一。
沙蕙至今出版过两本电影研究的书,《电影在场——和沙蕙看世界》和《熄灯十一课——和沙蕙看电影》。《电影在场——和沙蕙看世界》所谈者是八部来自不同国度的电影,譬如《大象》(美国)、《小偷》(俄罗斯)、《不良教育》(西班牙)、《上帝之城》(巴西)、《下午五点》(伊朗)等,可见沙蕙视野之宽。《熄灯十一课——和沙蕙看电影》做得趣味盎然,目录就是一个“课程表”,分为早自习、战争课、时政课、课间操、成长课和电影课。《熄灯十一课——和沙蕙看电影》则以谈中国电影为主,于中国电影中,沙蕙似乎对第六代导演关注颇多。沙蕙说:“这本小书,我们的电影课,尝试分享这种喜悦并竭尽所能地记录下我们进入 内部的那个瞬间,追忆当初天真状态下的心领神会,以及寻找也许在远方,也许就在身边美和我们气质相近,气味相投的,亲切的你。”④因此这些文章更似朋友之间亲切地交谈和自由地交流。
沙蕙用了两部小说和一部散文集对其过去的部分经历作了梳理和反思。作家若想出佳作,我觉得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经历,或可将经历加以梳理和总结,然后技术上能跟进,可以将这些恰切地表达出来;二须读书,通过读书可以打开另外的景象,沟通再上面的世界,若能如此,小说的风貌必然会随之一变。在这两条路上,沙蕙都在前进,我们期待未来她有更多和更好的作品问世。
①参见曹文轩为《米粒儿老师》写的序,中国画报出版社2005年。
②张颐武:《矛盾的青春期:读沙蕙〈忧伤的米粒儿〉》,参见http://book.sina.com.cn/review/f/2003-08-28/3/16164.shtml
③沙蕙:《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2页。
④沙蕙:《熄灯十一课——和沙蕙看电影》,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