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青海湖 云端飞翔的时光
2012-04-29雷虎
雷虎
环青海湖是一年前我们骑行皖南时就有的约定,一年后,大伙儿如愿以偿。一行八人从南京、北京、杭州齐聚西宁。人家华山论剑,各路豪杰齐聚华山之巅,是为了天下第一的名号和九阴真经的不世武学。而我们,不仅是为了骑行,更是为了情义。
大伙都知道我玩起来没心没肺,于是就私下早早分配了任务,只授权我做个浪荡行者,一路尽情撒野。然而,对青海湖一行,谁不是带着情结来的?或朝圣,或还愿,或美景,抑或干脆就为了同行者。而我呢?如果生活在古代,生在东方,只愿做个游侠儿,一生仗剑天涯;生在西方,但求做个行吟诗人,一路且行且唱。
塔尔寺:神性弥漫
目的地是藏区,就临时抱佛脚补习了一下藏传佛教知识,这一补补得我兴致盎然。当一行人从西宁出发,经过26公里的骑行,面对着塔尔寺宏伟的寺门时,我26岁的心就开始沦陷——在这儿我平生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了神性。
看到塔尔寺那些超然世外的僧侣、拜磕长头的虔诚信徒,我决定让我的无神论开下小差,相信佛是存在的,而且在藏区,人神共处水乳交融。
在各个院落之间的巷道里穿行,有僧人在巷道中与我擦肩而过,步法轻盈,宛若段誉在秀凌波微步。突然想到戴望舒的《雨巷》,差点把这沙弥当成丁香姑娘,回过神来,沙弥已走远,只留下孤寂的巷道独自延伸到远方,不禁莞尔。于是开始山寨戴望舒:
拿着老相机,独自彷徨在寂静、寂静又神秘的寺庙我希望逢着一个仓央嘉措一样的浸着神性和诗性的沙弥仓央嘉措一样的纯粹,在寺庙高声诵经,快乐又阳光;他游走在这寂静的寺庙,拿着老相机像我一样……
路过一个经堂门口,有很多信徒在磕长头,脚下被磨得光亮的木板堪比他们的脸庞;经堂里面的佛像上被贴满了钞票。这便是他们的信仰吧,从精神上的取到物质上的舍都表现得都如此坦荡。
把寺庙逛完居然只用了一个小时,而同伴们还在寺中研究藏传佛教的奥秘。寺庙刚入口处耸立着8座白塔,名曰如来八塔,于是我就坐在庙门前的台阶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僧人与信徒:同一时间有3个信徒在转塔,一位是个老太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捏着佛珠,走起路来如秋风落叶般发抖,念起经来如晨钟暮鼓式空灵;第二位是一位老头,造型和老太太差不多,不过他转起来更夸张,每走到一个塔面前就用头轻轻叩在塔上,虔诚得令人动情;第三位是位抱着小孩的母亲,似乎在他是有仓央嘉措一样的才情,仓央嘉措一样的不羁,赶时间,抱着小孩转起来就如同转起来的陀螺一样快。我举起相机为他们拍照。快门闪动之间,看到了那些表情:沉醉、安祥、平和。
青海湖:诗意飞扬
其实,诗情画意不仅仅是在青海湖才显现,第一天入住西宁时就已经开始:这是枕着湟水的简陋而静谧的客栈。坐在宽敞的窗台上,静听河水潺潺。闭上眼,想象那水声就是纤纤玉手,而心脏就是丝丝琴弦。其实我只选择性地记住了我喜欢的湟水的那一面。世间诗意无处不在,欠缺的只是我们的诗人气质。
第一天的任务是翻过日月山,这是此行要翻越的最高点。3400米,是此行绝大部分人从未上升过的海拔。想到这,从小在南方小山小水中长大的我就开始小兴奋,塞上耳机,把音乐开得最大。是《The Mass》,激昂的旋律让我的激情指数立马满格,踩着双轮的架势就如同超级赛亚人,却又幻想自己是关颖珊,在一曲优美的《蝴蝶夫人》伴奏下秀出优美的冰上舞蹈。
旅行开始,风雨随行。大伙儿都穿上了冲锋衣裤,而我因为神经比较大条,没带冲锋裤。索性边骑边喊:暴雨浇兮,可以湿吾身;北风号兮,可以干吾衣。
雨越下越大,当看到队友丝儿停下来用垃圾袋套鞋,就在他面前摆出楚楚动人的模样讨来几个垃圾袋穿在身上,面对大伙的嘲笑我却反唇相讥:旅行中最缺的是什么?是诗人气质。看到了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就是格调!
想以燃烧小宇宙的方式取暖,于是一路把单车踩成了风火轮奔行在队伍的最前方,一路赶超了几个也在环湖的其他地方的车友。他们时而编队骑行,时而并排谈笑。公路上不断有车辆飞驰而过,车外的我却能感受到他们惊讶的表情。我不关心这些素不相识的人怎么看我,我只在乎我那被称为“队友”的伙伴们。于是就停下来回望。当我看到大家排成纵队迎头赶上,心中竟然热血上涌。
骑在最前头的是队友冬青木,这是她第2次长途,也是我和她第2次骑行。骑一次车是朋友,骑两次车就是好朋友。车友之间的感情其实很简单,与骑行里程的难度成正比。问她能否跟上,她说没问题,只要大伙距离不要太远,让我可以看到你的背影,听到你的歌声。
于是,我俩就在“前面是队友,后面也是队友”的境况下继续骑行。
终于挨到日月山了,这是我们骑单车上过的最高海拔。
有朋友发来短信,说南京此时气温35摄氏度,都快中暑。而骑行在日月山的山路上,我们已要结冰。临近日月山时,我看到队友老陆站在一间藏民毡房前,顶着风雨向我们招手,他以为他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造型很酷,实际上,用“望夫女”来形容最恰当不过。
奶茶迸发的幽香让我们再度回魂。再度上路,越过日月山,山的那一边的路面竟然没一丝水气,透过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似乎可以看到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闻到淡淡的油菜花香。
灿如夏花,净若圣湖
高原的夏季,温暖而短暂,植物从发芽到枯萎,只有内地一半的时间。因此,它们的生命,容不得来前留有余韵,一上来就迸发,炙热地直奔主题。
曾经看过一位驴友写的游记,说他在青海湖畔邂逅一位女孩子,她如夏花盛开一样。于是那会儿,幼小的心灵就开始对佛许愿:要到青海湖一看,看那夏花和那生如夏花的姑娘。
于我而言,青海此行,一分为花,一分为水,一分为人。很遗憾,在青海湖,没邂逅花样姑娘,还一直被浇冰样雨水;很幸运,赶上青海湖花开得最盛的时节,老天还在湖景最美的路段赐给我们一个艳阳天。
于是在青海湖畔,还等什么呢,像夏花一样绽放吧。入住151基地藏民家,这是一处很有情调的民宅,房前开满一望无际的的油菜花,发出诱人的金黄色光芒;房后对着一望无际的青海湖,展示出让人纠结的蔚蓝。这场景,是比陶渊明家“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更高一级的田园风情。在油菜花中撑起晾衣绳,让被雨水浸透的衣服随着花香迎风摇摆;赶紧往手电筒中充电,今晚三更圣湖边,队友小海、冬青木,一起研究诗词歌赋,一起思考人生几何……
也曾坐船出海:船上挂着经幡,透过经幡看到远方有船徐徐开近,不知是船动还是幡动,最后管不得船动还是幡动,内心开始悸动。哎,青海湖,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臆想,访侠寻仙,是古时行者的情怀,如今的我们传承了他们的血脉。
也曾拜访湖边的牧民:掀开帐篷,盘起脚席地而坐,牧民给我们倒上牦牛酸奶,欣赏蓝宝石一样的湖水,鲜花铺就的草原,珍珠一样点缀的牛羊。如此美景,怪不得王洛宾不想走,要“做一只小羊,随她去牧羊”。
也曾在对着青海湖水发呆:青海湖在遥远的古代是大海的一部分,当地壳上升后,海洋变成了陆地,这蓝色的湖泊就成了大海遗留在大陆腹地的最后一滴眼泪,依然倔强地让周围的世界保存对大海的蓝色幻想。也许,青海湖认为它自己伟大得感天动地了,但是可惜的是它感动不了人。注入湖水的减少,让青海湖变得愈加憔悴。而这份憔悴很大部分来源于湖畔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油菜花,这原本不属于牧区的生物,侵吞了太多原本属于青海湖的水分。我们眼前见到的这片金黄的美丽,代价是如此高昂。
在那个傍晚,选择单独出行。当车轮辗过开满野花的草原时,有牧民正赶着牛羊从湖畔归来。于是就骑着单车客串了一回牧羊犬,体验那种与羊群共奔腾的狂野。然后踏着最后的那一抹余辉在湖边静坐,清风徐来,一天的疲惫随风而散;偶尔有海鸟飞过,鸣声击打着耳鼓,令我心旷神怡。
圣湖、飞鸟、草原、牛羊,这才是属于这儿的风景。菜花虽好,此非汝乡。当在网上看到消息,说青海湖畔正准备逐步退耕还牧时,曾一度不悦。但是现在却希望快点实施。留予一片湖,还与子孙看,希望青海湖在我们的后人看来,不只是传说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