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语文课堂之教师手记

2012-04-29熊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翻转标点符号文科

熊炯

2011年12月,我校在高2014级正式实验翻转课堂,很幸运,实验的两个班级中有我所带的班级。这使我作为语文教师对于翻转课堂有了真正的接触,对于翻转课堂中的语文课堂也有了些初步的体验。

虽说只是在学生中实验一周,实际上我们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月。从教学模式的论证,硬件设备的购进,软件设施的建设,到教师的备课、录课,最后才是带学生实验,看效果。这里我重点谈一谈教师的备课、录课及效果,特别是语文学科。

文科翻转课堂的备课较之理科备课难度要大一些。国外2011年开始的翻转课堂(比如罕学院)多在理科。理科知识点明确,只需把要讲的一个概念、一道例题、一个实验讲清楚就可以了,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更适合翻转。而文科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各学科知识交叉,备一堂课往往牵扯较多学科内容。文科翻转课堂中,较之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又以语文备课难度更大一些。因为除语文之外的文科科目的知识点板块性更强,而语文虽说也有板块,但很宽泛,可能更多是适用于复习课。语文学科在上课过程中更多地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的撞击,观点的交锋,情感的交流,而这些在传统的课堂优势可能大于翻转课堂。所以“翻转”语文课堂时,我们从不同的课型入手进行尝试。

首先,我们从最容易入手的课型介入,即考点,这样知识点具体、容易讲解。我们选取了“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的教学,整体介绍标点符号有哪些,相当于高三的复习课。为了增强趣味性和突出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我还列举了一些用错标点符号而引发的笑话。接着通过以往的考试试题直接讲明某种标点怎么用,给学生传授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方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检验教学成果。课上,学生做作业,可以讨论,再评讲作业。

其次,我们实验了一节诗歌鉴赏课——曹操的《短歌行》。我们收集了影视作品中的视频片段、名家的朗读,做了针对这一课的导学案,视频课中除了对诗歌内容本身的鉴赏,还介绍了曹操招揽、爱惜、尊重人才的一些实例。

最后,我们尝试了一节新课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翻转”。我们收集了关于马丁•路德•金本人以及他斗争的一些资料,美国过去、现在种族歧视的一些图片,世界种族斗争的图片,做成预习案,让学生对文章的作者、背景有一番整体的了解。视频课中,重点讲解了“提取关键字、词,采用代入法去理解有关段、句的含义”。课上,讨论了现今美国社会黑人的地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争论的较为激烈。

通过翻转课堂实验,我们收获满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可、接受翻转课堂这种学习模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学习吃力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达到“学懂”的目的。对于语文学科,翻转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拓展其语文乃至人文学科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广泛地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

学生在课余或自习课时间将该学习的内容都学习了,课堂上教师则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学生的作业,以及与学生讨论相关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教学资源库一旦建立起来,特别是语文学科,大量的名家视频、电子书、影视作品会大大地开拓学生眼界。教师将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辅导学生的作业,精心设计待讨论的问题,开展第二课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整个实验,对于学生的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抓紧时间看完课程,上课处理作业和讨论时,学生将无从下手,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眼界打开了,需要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会增加,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他们会更自觉地投入学习,这样一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效果也会更好。

(作者单位:重庆聚奎中学)

猜你喜欢

翻转标点符号文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太极拳“翻转”教学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微课”让初中数学课堂“翻转”出高效率
用“翻转”理念关照语文古诗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