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2-04-29黄泽华
黄泽华
《解密高效课堂》一书主要从如何实现“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快乐学习”三方面揭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它主张“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堂因快乐而高效”。全书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线索:“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构建出低耗高效的课堂。
反观自己平时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没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一是课堂的气氛与师生的关系未能让学生完全放开自己,学生的安全感还不够,还是害怕讲错、答错,怕被其他学生取笑。二是教师无法完全相信、解放学生,总担心学生做不来、做不好,无法把讲解权、思考权和评价权完全下放给学生,这些都是制约学生自主学习、互助探究的因素。三是教师的角色转换不彻底,虽然明白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台上的表演权应交给学生这个道理,但在真正落实的时候,教师总是忍不住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因此妨碍了学生自主构建课堂学习的过程。四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不到位,当教师让学生根据教材及教师给出的材料进行学习时,学生总是不知所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耐心和智慧,因而放弃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从研读《解密高效课堂》开始,笔者的内心不断被书中的案例所撞击,教学中的困惑竟然全部找到了答案,常常是读到激动之处,就想立即走上讲台去实验。通过这本书,笔者寻找到了改善自己教学的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叫“和谐”。过于严肃和紧张的课堂气氛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而轻松的课堂气氛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则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给学生带来某些良好的暗示,点燃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使他们敢说和会说,进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具体来讲,上课前,播放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面带微笑迎接每位学生的到来;上讲台后,用亲切的眼神和每位学生交流,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放松,学生的心里感到温暖,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平等对话创造了条件。在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时,教师要多用鼓励、期待的言语引导学生,多用善意、温暖的眼神激励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份关爱和尊重,从而使学生在放松中渐入学习佳境。
第二把钥匙叫“放手”。教师课堂上的“放手”,必将引发学生自主的源泉。教师的“放手”,并非“放纵”,教师既要相信学生,又要做好对学生的“导”、“引”和“精讲”。“导”是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信息技术教学中,“导”的作用与学科特点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学习、运用软件的过程中,新知与学生已掌握的软件用法必定有共通之处,此时,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己建构新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倾心向学,学有所得,学得愉快。“引”即引思,教师不仅要引思路,还要引发学生扩散思维。如在教学《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一课时,笔者通过创设日常生活中进入超市购物结账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程序为生活服务的实例,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程序。“精讲”是指讲得精确、精练、精彩。“教师要明确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以及学生讲不透的问题。”在“导”、“引”和“精讲”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作者之一荆秀红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组织学生讨论并创作出小品《化学实验室里的诉苦大会》,通过拟人化的仪器对话,生动地揭示了使用化学仪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错误使用会造成的后果,这种别具一格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
第三把钥匙叫“自主”。教师善于“放手”,学生也要善于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主要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必要的方法指导和足够的学习时间及制定有效的评价量规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及时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指出学生的进步方向。
总之,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一定不能沉醉于自己的“千言万语”中,一定要为学生创造出“我的课堂我做主”的课堂时空,用智慧打磨出属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揭阳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