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研究

2012-04-29齐朝阳陈少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网络舆情高校

齐朝阳 陈少平

摘要: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高校大学生在即时通讯、博客、微博客、论坛、校园BBS等应用中成为最活跃的群体。一个新的高校大学生自由舆论空间已经形成,在新形势下,如何对高校的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124-03

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新型强势资讯平台,它海纳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深度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中国的网民主体是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整体网民的58.1%,学生群体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9.9%。[1]而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如:“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冠名风波”等。如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课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1.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一词的由来已久,在《说文解字》中 “舆,车舆也”,舆有车轮的意思。春秋末期演变为轿子,舆人即为抬轿子的人,逐渐涵盖了普通民众的意思。在《辞源》中指出舆情是“民众的意愿”的意思,《新华字典》中把舆情定义为“群众的态度和意见”。我国第一部舆情专著《舆情研究概论》中,王来华把舆情定义为“在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简言之即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中指出舆情是由公众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时期,对自身关心或者利益相关的各种公共事件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见及意见交错的总和。[3]随着网络的产生,通过网络传播的舆情也逐渐增多,网络舆情就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4]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同社会舆情相比,有着独自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体的特定性。舆情的主体是民众,大学生群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定主体,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最具潜力和创造性的群体。随着新兴传播媒介的兴起,手机网络及微博的结合,在3G时代,大学生通过手机微博等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大学生群体比社会一般团体还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特征。这些特征最终形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个性化特征。

其次,空间的相对集中性。网络舆情的空间主要是指舆情产生、传播和消亡的情景空间,是舆情发生的各类有形场所。高校网络舆情空间主要是指高校的校园网,高校网络舆情主要通过校园网上各种舆情载体进行传播和交流,如:高校BBS、留言板、博客、QQ群、微博等。相对于社会舆情空间的广泛性和开放性,高校网络舆情在空间上的限定性决定了其可控性要强于社会舆情的可控性。同时高校BBS、微博具有信息传播快捷、用户数量大等特点,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对某一事件众多意见的集纳状态,是高校网络舆情的最重要的载体。

最后,产生原因的多样性。舆情的产生源头是中介性事件,高校网络舆情应包括社会大众对涉及高校事件的网络舆情和高校师生对社会事件的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的中介性事件在高校网络舆情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其内容的特定性决定了舆情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件受到大学生群体关注的事项,以及涉及国家形势及管理的事件都可能引发高校网络舆情。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

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环境的任务。在高校,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1.高校网络舆情可直接引发高校危机事件

近些年来,关于高校的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不断出现,其中一些事件还给高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人民网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十大高校舆情热点事件分析,本质上是十个程度不同的典型因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管理事件。在高校学生生活普遍网络化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一旦在网上发布、传播,就极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进而酿成汹涌的网络舆论,最后就可能通过网络和短信进行联络、组织和策划,从而引发群体性的罢餐、罢课、静坐等高校群体性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有其特殊的吸引力,在网上传播就会引起广大网民的围观,在众多良莠不齐的观点中,危机也就产生。网络舆情如果不得以有效引导就会出现失实的信息,不但让高校成为舆论的焦点,而且给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使高校校园管理秩序从有序向无序发展,从可控向失控转化,损害校园的稳定局面。[5]因此,高校一定要尤其重视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控。

2.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在网络普及率高达100%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几乎都是网民。通过互联网学习、浏览信息、进行交流等,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高校网络道德尚未规范,高校学生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还未成熟,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影响了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虽然如今网络技术已经很先进,但是对于谣言等不良信息仍然无法控制,往往要靠大学生自身独立地分辨信息的对错、是非,抵御不良信息,[6]一旦不加引导就会引起过激的群体性事件,甚至形成危机。所以依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有必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1.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要有鲜明的政治导向,要加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优势,运用网络和课堂双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参与网络舆情大学生主体的素质得到提高,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7]高校在加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进行双轨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培养,培养一支具有高理论水平和掌握网络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是课堂上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也是最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辅导员是生活中最了解学生心理行为动态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并且易接近学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和时下流行的微博对网络热点问题和焦点话题的舆论进行积极指导。高校学生工作部等行政部门要形成完善的舆论监控体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相结合,进而积极引导高校网络舆情。

2.利用“意见领袖”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在网络空间中,虽然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的程度和强度相对减弱,但是“沉默的螺旋”的从众心理并没有从网际消失。[8]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是一个传播学概念,大众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的“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环节。将网络意见领袖理解为网络环境下将媒介信息传递给社会群体,在相互的联系中自然形成的对社会群体有某种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某个人或群体。在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个人掌握信息相对有限性,并且个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也不同,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的网络时空中,人们难免会选择服从一种“权威法则”。在这种时候就需要网络意见领袖为自己解释迷惑,网络意见领袖关系着网络舆论的传播方向,高校意见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发展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重视意见领袖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作用。

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意见领袖的正面效应,并且给予表扬和奖励。把高校意见领袖对社会热点问题及焦点话题的处理方式和思维模式进行传达,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处理信息或者应对复杂局面时做出的判断的能力;然而高校学生意见领袖也有其不足的一面,由于大学生还处于大学校园,社会经验缺乏,所以高校要及时关注高校意见领袖,并对其极端的片面的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及时指正,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其不断成熟。

3.运用网络心理学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人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里开展的行为活动,同网络心理有着紧密联系。以健康的心理进行的网络行为才能使大学生正常表达,健康表达。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态度,是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行为的心理特点,使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9]高校要善于利用网络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引导网络舆情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网络给予大学生充足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在追寻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时候,也难免出现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焦虑的负面情绪,阻碍自我实现的需要。美国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大学阶段人生的特殊矛盾是自我对角色统合混乱,即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多个层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是协调的自我整体。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意识发展指导所关注的问题应是如何将与自己有关的多个层面统合起来,如何将人的能量引至创造性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活动中。通过对自我意识和行为训练进行指导,进一步从心理层面给网络舆情筑起一道“防火墙”。

4.通过网络道德和法治教育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在网络盛行的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态度。随着微博尤其是手机微博的开发和迅速应用,使这种表达机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民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而,面对来自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思潮和观念,大学生在深切感受到东西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很容易陷入一种迷惘的处境。面对网络欺诈、网络谣言、网络犯罪行为的层出不穷,网络道德水平发展不均衡,高校网络舆论阵地也面临着种种挑战。要运用网络道德和法治教育相结合,通过自律和他律达到完善个人表达机制。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关注网络,提高自身的辨别力和免疫力;倡导网络道德自律,努力做网络文明的使者。[10]《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青少年要做到“五要五不要”: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除了要求网络自律,倡导文明上网,还要做到网络法治教育。我国已相继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高校要运用这些法律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大学生依法上网,学校依法管网,制定和完善包括网上信息发布规范、网上信息审查过滤和监管制度等在内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有效规避由于网络信息匿名性的特点而造成的不实信息和偏激言论的出现。高校要依法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保证高校网络舆情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此外,除了上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举措,比如,运用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进行宣传教育;成立专门的网络评论员制度等等。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确保高校学生有着健康舒畅的反馈表达机制,使大学生能健康上网,文明表达网络舆论,给大家创造一个和谐和安定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实现和学校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2.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

[4]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5(6):12-15.

[5][6]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徐建军.网络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关联[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58-60.

[8]任永梅,刘秀伦.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8.

[9][10]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1):17,20.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网络舆情高校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