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2012-04-29田海燕焦岚
田海燕 焦岚
摘要:就业是每个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选择“铁饭碗”的职业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需求与个人能力公平竞聘,职业的选择也由以往的“静态”发展为“动态”,由过去的“长期稳定”转变为“随时变动”,这种就业形式对高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影响的分析,发现了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职业选择; 问题;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115-0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问题日益凸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选择是指一个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的各种行业中,经过各方面相关因素的权衡,决定进入一个部门,占有其中一个工作岗位的过程。职业选择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与前途,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问题,深入思考其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择业观、择业价值观的变化影响以及在职业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观、择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择业观是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择业观对人们的求职、择业、就业准备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周慧琴认为大学生择业观落后于形势主要有四种表现:一是单纯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过分突出自我。这种人在择业时,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作为首选因素或唯一因素,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即使单位看中了他的一技之长,但如果不能满足他个人的需求,也不肯“屈就”;二是求舒服实惠,避艰苦风险。择业时首选考虑的是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等“硬件”是否舒适、现代化,待遇是否丰厚,把城市、机关、科研单位定为首选目标;三是择业期望值过高。由于过去“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仍存留在一些人的意识里,所以择业时,往往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一味向往党政机关、教学科研单位、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单位等,而对国家特别需要且需求量较大的乡镇企业、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却不屑一顾;四是以不正当的竞争,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大学生择业观的不同表现,导致了其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障碍。[1]
择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个人的择业标准以及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发现,80年代初,中国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以“发挥个人特长”和“有社会贡献”作为首选标准;到了90年代,大学生把“发挥个人特长”、“丰厚的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晋升发展的机会”作为择业的标准。到了当下,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把“高级职员”作为理想中和现实中的首选职业,把“收入丰厚”、“充分发挥能力”、“职业中的自主程度”作为择业时的主要标准。这表明,随着社会制度变革、转型社会利益结构重组、价值环境多元发展以及文化价值变迁,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也在不断改变,表现出择业标准趋向现实化、择业主体意识自我化、择业价值取向呈现功用化、多元化的特点。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自身问题
首先,大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模糊不清。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对职业的体会并不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今后要从事何种职业也说不清,所以仅根据大学生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来决定和影响其职业倾向,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对自身没有合理定位,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很迷茫,不能科学的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他们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社会竞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其次,大学生择业倾向现实化,突出个人价值,追求自我发展,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择业时自我主体意识增强,强调个人兴趣的满足、专长的发挥,倾向于关心个人利益、实现个人价值,更多地考虑个人发展空间、企业福利待遇、地理位置,而不愿意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缺乏社会责任感。最后,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期望强,但在择业时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茫然、焦虑、自卑、怯懦、心理承受能力低、抗挫折能力低等问题。他们选择职业时有的优柔寡断,没有主见,把希望寄托于父母和社会关系上;有的不从自身实际出发,盲目跟随、盲目攀高;有的求职失败后自尊心受挫,消极懈怠。大学生这种不成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高等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首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单一的专业教学,其专业课程设置过窄、过专、过深,而且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大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实习、实践环节薄弱,利用文理交叉的课程设置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作法也不多,抑制了学生志趣的发现、潜力的发挥及个性的发展,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其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有些高校未经市场调研和论证,竞相开设热门专业或利用有限资源过度地细分专业,忽略了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师资条件、教学条件、社会需求相挂钩,致使学生专业技能难于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再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有脱节,缺乏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和互动,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科研创新的课程较少,致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难于适应社会的需要。最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不仅不能创造性的去完成工作,有的学生甚至都难于适应本职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高校生存的根本,而对于高校而言,面对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真正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职业的竞争和工作的需要。
3.社会用人单位在用人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用人单位存在盲目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对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高学历,导致很多学生把自已的希望寄托在继续深造上,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很大压力。其次,一些用人单位本身缺乏人才培养机制,所以非常看重工作经验,希望应聘人员参加工作后就能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认为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强而动手能力差,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所以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和资历,这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又设立了一道屏障。最后,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存在就业歧视现象,如户口歧视、性别歧视、身高歧视、名校歧视、家庭背景歧视等,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这些与职业要求没有必要联系的种种歧视而被拒之门外,或在求职过程中受到区别对待。
三、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问题的教育对策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大学期间是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规划的重要的阶段,也是大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佳阶段。[2]择业价值观决定了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就业态度和就业行为。[3]所以,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社会活动的培育作用、就业指导课的教育作用,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指导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帮助他们熟悉国家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了解社会职业信息,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降低就业期望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2.加强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直以来,大学生仅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去选择职业,于是在大学期间,最重视的就是如何学好自己的专业,其它事情不闻不问,毕业后,除了自己的专业,其它一窍不通。而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单一的知识体系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不仅要学精自己的专业,还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充实和调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人格品质、人际沟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通用技能、应聘能力、心态调节能力、创新能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企业实习实训、各类兼职活动,锻炼及增长社会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责任感,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出现心理障碍的高峰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4]所以,高校应该把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综合训练等形式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团体训练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面情绪的心理困扰,正确评价自己,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提高抗压力、耐挫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择业中出现的问题,成功就业。
4.加强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个人的需求在变化,所以高校的教学活动也应该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一般应考虑以下问题:其一是“一专多能”或称之为“以一带多”效应。首先是知识增新,即高等教育在完成基本专业知识任务后,仍需要增加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其次是知识结构更新。由于科学技术经济的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与发展,高等教育要根据将来职业的实际需要,超前设计以往教材从未学过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重组知识结构。其二是“一门多向”或称之为“以一涵多”效应。专业定向的涵义是设定一个职业方向,这个专业方向不是以某一职业岗位为边界的,而是以学科或职业技术为研究领域,它是为适应企业将来的重组、改组所可能带来的“改行”而设置的智能模式。由于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和发展,可能需要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中有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抢先占领新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因此就应以新职业、新岗位的需求,预先设定目标,定向、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其三是“一长多能”。人的一生,智能资源仅开发四分之一,其潜力还很大。根据智力连续开发的教育理论观点,其一种专长可以变换多种不同的职能。因此有技术专长的应当善于经营,善于管理,然而经营管理专长的人要有懂得操作生产技术、新技术、开发技术等职能,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5.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在引导正确的人才消费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针对用人单位存在盲目人才高消费现象,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消费观念。要让企业认识到盲目的追求人才高消费不仅会造成用人成本的提高,而且用人单位一旦不能满足求职者要求,这些人很容易跳槽,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有很多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已经认识到人才高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才消费观念已经逐步回归理性。而对于一些企业的户口歧视、性别歧视等不正当的用人观念,则应呼吁社会的引导与监督,通过立法等方式保护求职者的正当权益。例如目前我国已有相关法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为性别、乙肝疾病等原因而歧视就业者。随着相关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及社会用人观念的理性化,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周慧琴.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85-86.
[2]唐小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朱红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探讨[J].湖北教育,2011(5):36.
[4]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