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多元化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2-04-29侯树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就业能力多元化

摘要:结合应用研究型硕士培养的特点,从开拓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六个一”培养工程、推进“三段式”课堂教学和实践培养相结合模式及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倡导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及全方位开展“激发—转化—实体”模式的创业教育等诸多方面,对构建多元化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多元化; 研究生; 就业能力;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112-03

就业能力是研究生个体实现理想与自我价值的阶梯,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就业质量。那么如何从多元化角度构建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促使其成功就业,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本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寓就业能力培养于国际学术视野之中

研究生教育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就是国际化。其中,教师和研究生两个主体的国际化最为重要。

1.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平台

学校紧扣国外、国内及区域经济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学科为核心,凝炼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的整体水平,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目前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又入选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同时,还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中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建成了“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牵头搭建了国内首个省级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与技术支撑平台,成为黑龙江省高教省战略五大服务平台之一。牵头搭建了国内首个省级石墨新材料研发平台,并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直接服务我省和国家石墨新材料发展战略。学校还是黑龙江省属高校唯一获得军委总装部门的军品研发资质的院校,直接为国防和军工领域提供支撑和服务。学校一大批科研成果的取得,打造了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为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多方努力,学校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知名大学及奥地利政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部分研究生通过参与这些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提高了就业能力。

2.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

近几年,黑龙江科技学院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打造师资队伍的国际化。遴选一批导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双语为研究生授课,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定期邀请世界知名优秀学者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丰富研究生学术前沿知识;研究生英语口语课完全由外教授课,强化研究生与国际接轨的交流、沟通能力,增强研究生到外企工作的基本就业能力;主办和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

3.坚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学校加快发展与国际联合培养的有效途径,为部分研究生搭建了出国学习实践的平台,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大大拓宽了研究生就业渠道,提高了研究生就业质量。另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还需要教学内容、培养手段、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国际化。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经验,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始终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开放办学思想,把扩大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空间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来抓,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大力开展国际化的教学及科研合作平台。部分研究生通过参加与这些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开拓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创新能力。例如,通过与奥地利政府合作,引进我国第一台数控五轴联动超高速加工中心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并成立了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引进欧洲先进的培训模式、培训资质、技术与设备,为装备制造业搭建高端人才培训平台。同时,也通过这些国际合作项目,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据统计,几年来与其相关专业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年薪都达7万元以上。

二、寓就业能力培养于实践能力的强化之中

对硕士研究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我们从研究生需要具备的科研基本素质、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就业能力、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诸多方面入手,强化研究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1.推进“六个一”培养工程

“六个一”,即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开展一次学术报告、参加一次企业与社会实践锻炼、用外文撰写一篇论文、参与一项科研课题和申请一项科研项目。“六个一”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载体与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强化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使研究生在活动中获得思想升华、修养提高、能力增强和组织归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制度安排,确保了培养的实施;克服了研究生在平时无所作为或者想作为而无平台的现象,充分发挥了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从培养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出发,寓研究生个人能力的训练于其中,让研究生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找到应该具备的素质,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

2.推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可一蹴而就,而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既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又要安排教学活动和专业实践。黑龙江科技学院设计了“三段式”研究生课堂教学与实践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基础建构阶段,以导师引导下的学校、课堂教育为主,主要解决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素养的培养问题;第二阶段为专业和实践阶段,以学校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培养为主,主要解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第三阶段为创新实践阶段,以企业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培养为主,主要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同时,对部分研究生要重点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拟实施“五企业”培养方案,即课程体系面向企业、课程教学结合企业、论文选题源于企业、科技活动贴近企业、研究成果引领企业。

3.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开展

黑龙江科技学院将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实践列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

一是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这是开展最早、参与人数较多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大多以组成各种团队、小分队形式,发挥研究生的知识优势,利用暑期深入开展科技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硕士研究生科技报告团、贫困地区支教服务小分队、乡镇企业科技服务小分队等,深入到工厂、机关、农村街道社区,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企业技术攻关、社会状况调查、困难群体帮扶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10年暑期,黑龙江科技学院组织研究生深入到大庆油田矿区参加社会实践,为矿区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并对大庆采油二厂油路改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得到了油田领导的高度认可。其中,该团队有2名毕业生毕业后成功与大庆油田总公司签约。同时,该团队被授予“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二是研究生挂职锻炼。研究生挂职锻炼是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结合专业特长到企业、机关挂职或者是兼职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一种实践形式。例如,黑龙江科技学院派3名研究生到地震灾区四川剑阁县环保局和团县委挂职锻炼,得到了该地政府的高度认可,毕业后有1名研究生留任从事公务员工作。另外,举办了“立足龙江,深入基层”挂职锻炼活动。依托学校“大矿业”的办学特色,分别与北京龙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矿业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校友关系,开展研究生做兼职辅导员、经理助理、办公室助理、兼职秘书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实践工作不仅使企业与学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研究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据统计,近两年来,由于挂职锻炼而签订就业协议的研究生多达40余人。

三是与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黑龙江科技学院开展高校与地方企业共建活动,先后与龙煤集团鸡西矿业集团分公司、鸡西煤机厂、北京东方联合设备租赁有限公司和鹤岗东星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四个企业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和实习基地。这种社会实践形式,由企业根据各自的工作需求,确定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或科研任务,接收高校根据岗位、任务选派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加科研和实习,将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的建立,为研究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和环境,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带动了产学研有机结合,也为与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相结合提供了可能。

三、寓就业能力培养于职业发展和创业教育之中

根据研究生的发展需要,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必须把他们的职业发展指导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把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真正寓就业能力培养于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教育之中,帮助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1.全程化开展职业发展教育

职业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个方面。开设研究生就业指导课,主要包含就业形势政策分析、就业心理和知识准备、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对研究生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课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是我们当前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硕士毕业生就业指导应是一个全程化、全方位的指导体系。当前我们所做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都是择业技能的指导,但对研究生长远发展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加强对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人生的指导上,由分散的、零碎的指导和服务提升为完整的、系统的指导和服务。从帮助规划研究生的学业生涯开始,促使他们确立人生发展目标,有效调动研究生渴望成才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和参与竞争的内在动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储备。以获得职业咨询资格的专职人员为骨干,制定适合研究生特点的职业发展教育的教学大纲、开课教案,普及研究生课堂教育。同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对象开设专题讲座,使研究生系统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研究生职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全方位开展创业教育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战略以来,创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针对黑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解决当前文科就业难问题的努力方向。至此,提出“激发—转化—实体”创业教育模式。激发:激励与引发学生的创业想法和热情。转化:一是“想法”向“项目”转化,让学生懂得,创业是有规律可循的,风险是能够避免的,以增强其信心,完成由想法向项目的孕育、发生和选择的转化;二是“项目”向“运作”的转化,通过正确的选择项目,并在选择过程中完成对项目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获得运作一个项目的决心与信心;三是“运作”向“成功”的转化,通过教育学生遵循程序与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创造能够让项目站住脚活下来的条件。实体:建立创业教育实体,组建团队,用探索的方式进行推进,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创业项目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创造生存下来的条件,使创业教育不断做大做强,引导学生创业的成功。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将研究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研究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组织研究生开展校内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参加GMC大赛(Global Management Challenge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并获得东北三省赛区金奖。学校帮助自主创业的研究生积极融资顺利开业,提供技术上、人力上、经验上的支持,部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组织“爱帮一站式服务”创业团队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全省500多团队入围前50名比赛中,以第一名总成绩出现,并最终获得“最佳创意奖”。当前,该创业实体已入住黑龙江大学创业园、哈尔滨理工大学创业园、黑龙江科技学院创业实践商场及黑龙江省部分高校校园,并取得一定经济收入。近三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研究生成功创办各类中小企业11家,参与创业的有35人。

参考文献

[1]林文伟.实施“研究生德育关怀工程”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46-47.

[2]陈闻,梁富一.试论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2):94-97.

[3]徐德龙,冯政清等.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精英人才培养新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16-18.

[4]侯树成.基于CDIO理念下研究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经济师,2011(1):132-134.

[5]施莉.从就业能力的视角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9(1):129-130.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就业能力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