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文随世运 无日不趋新

2012-04-29张行炎

含笑花 2012年3期
关键词:诗词诗人

张行炎

栾兴阶先生的诗词新作《雨斋新咏》于2011年8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这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词著作,在当地传统诗坛上应占一席之地。

对待格律诗词,近百年来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有的主张彻底废除;有的主张绝对固守;有的主张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清代赵翼在《论诗》中说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对于中华诗词,当前诗坛主流始终坚持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展创新的方针。中华诗词学会已故会长孙轶青先生指出:“对于诗词创作来说,继承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创新,在于创作出反映新时代、反映人民新的思想感情的新诗词。”“诗词创新,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

格律诗的继承与发展,概括起来说,在形式上,要尽可能遵循“正体”——严格的诗词格律规则,同时也要对已经变化的声韵进行改革,以合乎现代人的语言规范。在内容上,要“求真出新”,既要继承“诗言志”、“抒真情”的传统,同时又要反映时代风采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只有继承格律规则的诗,才叫格律诗,否则就会成为另外一种文体。只有反映时代风采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才会有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旧瓶装新酒”。譬如芭蕾舞,如果不用脚尖跳,就会变成另外一种舞蹈,虽然开始学跳时不那么习惯,甚至比“戴着脚镣跳舞”还要困难,但掌握方法之后,就会得心应手,跳出高雅的艺术。用这种艺术,不仅可以跳古老的天鹅湖,而且还能跳现代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这就是用古老高雅的艺术形式反映时代风采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的成功典范。

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华传统诗坛上的诗人,栾兴阶先生努力实践这一方针,《雨斋新咏》便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雨斋新咏》共五卷,分别为感事抒怀、英贤颂歌、情系江山、咏物寄情、七彩人生,在《雨斋诗词集》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成就重在一个“新”字,美在一个“新”字。

《雨斋新咏》通篇突出这个“新”字,主要表现为一种“爱”。这种爱,是大爱,因为国魂的核心便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爱国,爱民,自然就会爱祖国的河山。对亲友如此,对家乡如此,对一切美好的事物也是如此。栾兴阶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歌颂党的领导,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歌颂大好河山。在他的笔下,党的政策是那么的英明,社会是那么的和谐,中央领导是那么高瞻远瞩、人民政府是那么一心为民,边疆人民是那么勤劳善良,时代先锋是那么勇往直前……总之,诗人以一个“新”字,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片大爱的灿烂阳光。在格律诗坛上,又一次用古老高雅的艺术形式为反映时代风采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作了成功的尝试。

一是思想新

《雨斋新咏》中大量的诗作是对当代社会的赞歌,诗人以清新的笔调赋于各类事物、人物以全新的面貌,由此展现当今崭新的社会和美好的前途。

譬如:“金狮舞动神龙跃,社会和谐国力强。”(《醉梅花·六十春秋业绩煌》),赞颂的是和谐社会;“行政亲民方略惠,金秋共饮祝和谐。”(《虎年中秋之三》),歌颂的是党的惠政;“藏区玉树拥红旌,党政亲民大爱行。”(《党政亲民大爱行》),感怀的是党的恩情;“瑶家已走科学路,锦绣山村遍地金。”(《泡桐树村》),描写的是现代农村;“英明政策黎元乐,国泰民安胜汉唐。”(《新中国六十寿辰献诗》)赞颂的是国富民强,等等。

在《双调·河西六娘子·颂春十四曲》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春天的赞颂,表达边疆各族人民对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紫气满山村,赤县神州处处春。”的欣喜;《七号神舟颂》表现诗人对“千年宿愿今圆梦,科技兴邦世界崇。”的自豪;《滚绣球(正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对祖国强盛国力带来了“中华儿女豪情壮,万国来朝拜五星。”的结果的夸耀;《博甲》中对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山村巨变非惊梦,幸福苗乡瑞气盈。”这一崭新面貌的颂扬……

就是怀古咏史诗,诗人也赋予新的思想。怀古咏史可以缅怀古迹,也可缅怀古人,是古今诗人借古抒情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唐·刘禹锡的《石头城》、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明·高启的《吊岳王墓》、清·纳兰性德的《秣陵怀古》等等都是抒发吊古伤今情感之作,但是,这些诗人的这类作品均不见多,可喜的是栾兴阶先生的笔下却出现大量的咏史诗,仅英贤颂歌卷里,就有一百七十六首,所咏者或是古代文坛上有影响的学者,或是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突出形象,或是现当代的英雄人物。

且看:“宏篇巨著红楼梦,托起中华一道峰。”(《曹雪芹》)。诗人不去感叹曹雪芹的生世如何坎坷,而是着眼于他的宏篇巨著《红楼梦》,这部作品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性,预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又如:“沥胆披肝揭时弊,江州司马永名芳。”(《白居易》)。该诗言近旨远。诗人表面上是表达对主人公的敬仰赞叹,但实际表现的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让读者由此产生联想,悟及时下的腐败现象。

这样的诗俯拾皆是,请看:“时称文赋诚斋体,反映民间疾苦深。”(《杨万里》);“诣阙上书遭冷遇,词章激越写民情。”(《陈亮》);“朝廷没落笔中见,腐败贪官满府衙。”(《李宝嘉》);“临危不惧诗人骨,千古流芳正气歌。”(《文天祥》);“山前百姓炊烟袅,似梦官兵报警来。”(《山车烽火台之二》)等。

二是感情新

由于栾兴阶先生性喜豪放,诗集中多有鸟瞰式的全景描写,放眼十里百里,思贯古今。写山,就写英雄的山,如老山、罗家坪大山;还写少数民族的拉祜山、苗山、瑶山和彝山;写城市,就写边疆小城,如西双版纳、元江以及自己的家乡边城马关。写农村,就写周边诸多农村,如《边关新村》中就有十六个取得可喜变化的村庄;写改革开放,就写各方面的成就,如《改革开放三十年赋》就从六个方面来描述;写社会大爱,则全面展开,如《汶川震难周年祭》就从十五个角度来反映。写奥运会,就写取得的战绩,如《奥运群英谱》颂扬的是陈燮霞等所有冠军。写当地农村新人,便个个有诗,如《鹧鸪天·乡贤》就描绘了诗人家乡涌现出的众多时代先锋……皆赋于新的感情,每读一遍,都会振奋人心。

《访阿峨新寨》较为新颖。全诗是这样写的:“高人韵士访名乡,版画山村巧样妆。一寨民楼龙绕栋,几家院落竹围墙。鲜花吐艳游蜂喜,垂柳扶疏黄雀狂。壮族儿孙多技艺,精心刻出小康庄。”这需要对对象作整体把握,通过形象掌握其本质和特征,善于概括、联想,以形写神。颔联“一寨民楼龙绕栋,几家院落竹围墙。”竹篱院落是农村宅院的特点,说明具有农村气息;但主居的楼房已经变成了“龙绕栋”的高大楼房,说明村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尾联“壮族儿孙多技艺,精心刻出小康庄。”壮族儿孙靠自己的技艺,抛洒心血刻出了小康之庄。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汗水建成了小康之庄,说明人的努力。用点睛而神龙腾飞的升华之笔,总结全诗。这仅只是在歌颂壮族吗?不是,应是边疆农村的各个民族。这仅只是描写阿峨新寨吗,不是,而是边疆所有新农村的真实写照。这里,表现了诗人赞美边疆农村脱穷致富的思想感情。

《读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更为深刻,全诗是:“长篇小说笔锋利,揭露清廷黎庶谙。舞弊营私商吏昧,大官腐败小官贪。”由古及今,由彼及此,婉曲含蓄。这是一朵鲜丽的刺玫瑰,刺古,似更刺今。诗的前二句写吴沃尧在二十年中看到的怪现状,“比今”预伏今。第三、四句虽说古,但暗喻今。“舞弊营私商吏昧,大官腐败小官贪。”的现象只是清代才有吗?现今有没有呢?诗里没有明说,影影绰绰,由读者定。这里,表现了诗人盼望根除腐败,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思想感情。

三是语言新

语浅情深,雅俗共赏。这是当代诗词表现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也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希望。雅俗共赏的作品是什么呢?它们是语言平易浅近,俗语口语时语入诗,而又有诗意诗趣诗味,让多数人看得懂,乐意看。

“老妪解诗”来源于唐代天才诗人白居易。他的诗歌语言明白流畅,他在吸纳群众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加工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栾兴阶先生在继承和创新中,对语言创新作了有益的尝试。他常用浅近文言,与时语口语交融,而不乏诗趣。同时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撷取日常用语和民间俚语入诗,信手拈来,不留痕迹。

譬如:“热情招待多周到,生意最兴隆。”(《纪辽东·敖氏花园》),便是一般商业用语;“拨动灵通货就来”(《卖菜姑娘》),用小灵通或者手机与对方联系要货,是经商中比较通行的做法,随意读来,觉得是那样亲切自然。“吆牛催马过平桥”(《山村小景》)中,“吆牛”的“吆”就是当地俗语,在这里是“赶”的意思,其实当地驱赶禽畜的动作都叫“吆”。用“吆牛”自然就贴近了生活。“春夏秋冬客满堂”《题小马白饭庄》就是顾客们平常对饭店经营状况描述的口语。“中日邦交正常化”(《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就是一句外交用语,这一接入,就使诗意更为明确。

语面新是语言新的一个特色。譬如:“佳节来临喜满怀”(《醉梅花·六十春秋业绩煌》),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情态跃然纸上;“高唱欢歌正闹春”(《双调·河西六娘子·颂春十四曲·闹春》),一片人欢马跃、热火朝天的春耕场景立时展现在读者面前。“血染家园天地悲”(《舟曲大援救之三》)把地震后家园俱毁,天地同悲的惨状显现出来,让人油然产生大爱之心。

炼字是使语言精练、文词清新的一个重要技巧,《文心雕龙·炼字》云:“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故古今名家都十分重视炼字。栾兴阶先生在其作品中不乏这方面的尝试。譬如:“春暖花开掐蕨薹”、“芭蕉树下躲风雨”(《杨柳枝·忆少年》),“掐蕨薹”的“掐”,“躲风雨”的“躲”,是当地民间用语,在此用得恰到好处。一个“掐”字,很形象地表现采撷细嫩蕨薹的极为轻微的动作。本来,对风雨是要避的,但“避”是书面语,当地民间一般只用“躲”,让人一读,便知道所写的就是南疆。倘若随便换用其它词,就逊色多了。

“行惠政,喜田郎,营耕受补免皇粮。抢时割稻收工晚,埂上娇儿喜唤娘。”(《鹧鸪引·抢收》)。农忙期间,农民的孩子由于无人带领,只得把其安置于田间地头,一般孩子饥饿时是会啼哭唤娘的,这时母亲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返回孩子身边喂奶。这当然就影响了工作。但是,诗人把“哭”字换成了“喜”字,却变成了另外一幅场景,好像饥饿的孩子也知道抢收的重要性,突然懂事起来,忍住哭啼,欢喜玩耍,高兴地喊娘,要她放心地抢收。

四是意境新

意境新,表现在遣词造句上,往往用拟人、比喻、象征、摹状、夸张、互文、倒置等修辞手法,创新求变,不袭陈言。

譬如,写山村生活的恬淡,“牧童牛背吹短笛,流韵悠悠绕岭岑。”(《酒房田村》)字字精工;写民族的尊崇,“清明盛世民族贵,苗岭新村幸福家。”(《边关新村》)激情满怀;写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锁梏脱开三十年,艰难创业现尧天。”(《改革开放三十年赋》)感慨万千;写文代盛会,“清词丽语凝毫笔,圣手丹青颂国强。”(《贺马关县第三次文代会之二》)语意昂扬;写英雄人物,“昆明一席公开话,血染长街笑独裁。”(《闻一多》)慷慨激昂;写领袖,“身先士卒军民敬,青史流芳举国夸。”(《颂温总理》)感情真挚;写武警,“一代英豪黎庶敬,振兴华夏建功劳。”(《致公安武警之四》)崇敬有加;写水之韵,“丹青韵士挥雄笔,写作沧江壮丽图。”(《澜沧江晚景》)气魄宏伟;写山之魂,“勇士忠贞守边塞,刀枪闪亮吓飞雕。”(《再访老山之二》),字字经过反复锤炼,对仗精工。可说炉火纯青,几近出神入化。

“英姿焕发滚金龙,逶迤腾碧空。”(《纪辽东·红河之一》)为拟物,以江拟龙;

“放眼田畴叠金浪,凝眉华第绕云烟。”(《故乡行——步韵奉和邵星海先生<故乡情>之二》)为拟人,以华第拟人;

“彝家男女千双手,绣出茶乡瑰丽图。”(《到盘古王茶场之五》)为比喻,以瑰丽图景比喻幸福生活;

“天成古树护苍英,鹤骨龙姿高宇横。”(《古榕老树》)为摹状,以鹤骨龙姿描摹榕树古老之状。

五是艺术新

如前所述,栾兴阶先生成功地运用“旧瓶装新酒”,这一“新酒”就是歌唱、赞颂,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片光明前景,给中华传统诗词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

譬如:“世间领袖知多少,您最英明万代传。”(《颂胡总书记之二》)歌颂的是党的总书记;

“扬正气,荐心香,南巡讲话洒春光。”(《千叶莲·邓小平诞辰百年祭之三》)歌颂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六十春秋业绩煌,中华巨变正沧桑。”(《醉梅花·六十春秋业绩煌之一》)歌颂的是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来取得的辉煌业绩;

“卅年改革边疆变,黎庶千家财若潮。”(《题文笔塔之四》)歌颂的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将军连共驱国辱,留得千秋万古名。”(《怀念张学良将军之三》)歌颂的是国民党抗日将军;

“中华民族心凝聚,风雨同舟美德扬。”(《抗震救灾》)歌颂的是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不屈不挠、风雨同舟的美德;

“风情无限大元江,伟岸娇山展画廊。”(《大元江之一》)、“气势恢宏系白云,永把边防镇。”(《黄鹤洞中仙·重登老君山之六》)歌颂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耕田受补不收税,盛世清平众口夸。”(《作客瑶家》)歌颂的是党的惠农政策;

“中国军团谋勇备,金牌标榜闪辉煌。”(《金牌标榜闪辉煌》)歌颂的是为国争光的中国奥运健儿;

“远处催牛田野闹,举家致富借东风。”(《边关新村·马尾冲》)歌颂的是脱贫致富的边疆新农村;

“高贤勤政黎元贵,社会和谐天下安。”《鹧鸪天·社会和谐天下安》歌颂的是和谐社会;

“韵曲桃符扬国粹,抒怀咏志意拳拳。”(《贺省楹联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之三》)表达的是诗人决心弘扬国粹,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

总之,颂扬,是本诗集的主流。正如苏轼将沉缅风花雪月的婉约词风改为气壮山河的豪放词风一样,栾兴阶先生将颂扬之气注入诗集,将传统诗词的崭新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看到前程是那样光明,生活是那样美好,便会充满豪情,毅然投身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洪流之中。

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有些句子对仗不那么工整,如“草绿军装除苦难,白衣天使勇扶伤。”(《领袖箴言最闪光》)中的“除苦难”与“勇扶伤”就不对仗。个别词语似嫌生涩,如《苗族新村看咪彩荡秋千》中的“宕荡”便是。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这里不一一列举。然而白璧微瑕,总是不能掩瑜的。

这里再提出一个音韵问题,作为一种探讨。

汉语语音,发展到现在,已有很大变化,隋代陆法言根据“诸家音韵,古今字书”著作《切韵》。到了唐代天宝年间,孙愐对《切韵》“复加刊正”,改名《唐韵》。到了宋代大中祥符元年,陈彭年、丘雍奉诏对《唐韵》重加修订,改名《大宋重修广韵》,共二百零六部。宋淳熙十二年,江北平水人刘渊并二百零六部为一百零七部,通称《平水韵》,一直沿用到明清。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音韵也在不断改变,为了适应语言发展的需求,所以才会有以上韵书的不断修订。

到了近古,古代汉语中的入声字消亡了,其变化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这就给现代人学习古代诗词带来困难。当然,要学习和研究传统格律诗词,非学好并掌握好古韵不可。然而,要创作格律诗词,就不一定非要按照古韵来写,因为,现代人是按现代汉语的音韵来说话的,现代人写的格律诗词,是写给现代人看的。古人都能够根据音韵的变化适时修订韵书,为当时的阅读和创作服务,我们为何又不能按现代音韵来写诗呢?

因此,中华诗词学会在声韵上提出“介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崇尚古韵,是为了学习和研究;提倡新韵,是为了普及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时代风采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栾兴阶先生写诗,一贯坚持使用平水韵。但这一坚持,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平水韵中某些韵部的字音,现在已发生变化,如果按照现代语音来读,就不是同一韵部了。

譬如,“岁月艰辛磨难多,龙王作孽祸山河。风狂澜卷居民苦,屋倒人亡逐逝波。团结紧,斩阎罗,中央号召战洪魔。军民凝聚赢精怪,共谱英雄胜利歌。”(《醉梅花·六十春秋业绩煌之六》)。该词的韵脚“多、河、波、罗、魔、歌”押的是《平水韵》下平声五歌韵。但是,“多、波、罗、魔”的韵母现代汉语为“uo”,在《诗韵新编》中为“波”韵,“河、歌”的韵母现代汉语为“e”,在《诗韵新编》中为“歌”韵。

再如:“执鞭风范众人尊,茹苦含辛恋普园。思想开明善亲友,诗词集卷惠贤昆。描山赞水歌俊杰,写景抒情放胆言。社会清平红日艳,桑榆非晚福临门。”(《贺高天培先生<文华韵飞>出版发行之一》),韵脚“尊、园、昆、言、门”押的是《平水韵》上平声十三元韵。但是,“尊、昆、门”的韵母现代汉语为“un”,在《诗韵新编》中为“痕”韵,“园”的韵母现代汉语为“uan”,“言”的韵母现代汉语为“an”,在《诗韵新编》中均为“寒”韵。

当然,根据音韵改革“双轨并行的方针”,栾兴阶先生坚持古韵并没有错,这里只是作为探讨,既然是写给大众读的诗词,还是用大众易于接受的新韵为好,让音韵也变新,岂不美哉?

“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是清代袁枚《山中绝句》中的妙句,诗人写他在山腰寻求香花芳草,多么开心,但他不写出来,只说衣服熏透了百花的香气。读罢《雨斋新咏》,也有这样的感觉,仿佛衣服也熏透百花的香气,可知读后是多么开心啊!

猜你喜欢

诗词诗人
新锐诗人
遇见一名诗人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晒娃还要看诗人
关注诗词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