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教学伦理的核心
2012-04-29祝新宇曾婷
祝新宇 曾婷
教学伦理是指内化的应然价值,能够作为教学行为、教学目的的指引。按照韩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的过程就是“师道”的过程,教学伦理即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为师之道、求学之道。“道”犹如无形之手,把控着教与学全过程的正义与公平,明确了教与学的本质都是道法自然、遵循规律、保守本真;要求教师之“教”必须有人性的光辉,学生之“学”必须有成人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追寻师生和谐、幸福仰望的过程,循“道”而筑,担“道”而行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责任。
循道而筑:为师与求学的伦理品性
循道,首先是一种沿循传承。治学路数、学术个性、职业理想等都与教师有继承关系,循道使得学术、文化的精华得以延续与发展,也是创新的基础。是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般的人格仰望。循道而筑,即追寻师道的回归,坚守伦理的底线。
循道,亦指因循为师之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可视为简约而准确的诠释。教师要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必然离不开学高、身正,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与教育者的角色相对应的伦理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对于“有教无类”“正己修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这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教育伦理思想的传承与坚守。
不可否认,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也逐渐变得浮躁与功利,变得更加注重结果,特别是教师队伍中不断增加的年轻面孔,他们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耳濡目染并习以为常。于是,教育出现这样的景象:以新为诉求,年轻人的生活世界更倾向于自我建构,这意味着师道的传承与因循面临着现实的困难,而没有师道伦理基础的反叛与创新必然带来最后的伦理缺失;以利为诉求,年轻人更倾向于现实,看重眼前得失,而不是献身教育,教学的功利导致了教学情境中情感的缺失,使得教学的伦理被边缘化。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下城教育强调教师应该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应有人文情怀,应有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卓越的向往;要理解教育真谛乃是人格感化,要保有教育的良知。进一步明确了下城教师职业精神的具体要求,引导教师努力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有源自内心的教育理想,坚定不移的教育追求,发自内心的教育责任和持之以恒的教育实践。
于是,“校园因你而美丽”感动校园人物的评选应运而生。和其他荣誉不同的是,感动人物强调的是平凡岗位上的点滴坚持,闪耀着的是普通人生里的责任之光,诠释的是教师生涯中的道德师魂。下城教育将一批又一批忠诚于教育事业、默默无闻的教师推上荣誉舞台,用他们的故事作为鲜活的范本,并挖掘这一类教师的师德精神,以此来重温“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朴实道理。
循道,也指学生的求师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无贵无贱,无少无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论述表明,亲师信道、恭敬乐学、从善如流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责任所在。求师、亲师、信师,并不是因为教师至真至美,而是对于师道的遵从和向往。求师而闻道,学习而成人,应是学生个体的主观诉求,亦是社会对个体的要求。
因而,还原一种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生态课堂成为必然。课堂是师生关系呈现与维系的主阵地,也是师生教学和生活的地方。生态的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造就他们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下城教育始终在探索与践行生态的课堂,在平等共生的课堂中达到师生同情同义的理想追求。
担道而行:教学的责任担当
担道,也即有道德担当;担道而行,就是要追求师道的创新,促进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在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实践探索中,下城教育提出了“更加坚定,以价值立信念;更加清醒,以责任铸卓越;更加努力,以转型保领先”的发展新对策,并明确:讲责任,不仅是生存意义上的责任,生活价值上的责任,更是生命理想上的责任,倡导并践行责任应当成为一种信念。在教育转型期,必须主动认知、自觉接受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011年6月的一天,杭州某电台广播了这样一则消息:某校今年的小学一年级招生,不仅孩子要考试,连家长都要参加考试,学校根据孩子和家长的分数相加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录取。消息是否属实姑且不论,这个看似有些匪夷所思的招生办法折射出的一些问题却不得不令人思考:为了吸收好的生源,学校违背了规定,偏离了教育正义,抛弃了教育者的责任与道义;为了挤进好的学校,家长屈服于世俗,忘却了作为父辈的形象与榜样,教师、家长在孩子面前共同上演了一场闹剧,以此作为孩子入学启蒙的第一份“礼物”。
教育被平庸的“恶”所异化和妖魔化,教学伦理常识被随易地抛弃和践踏,随着社会转型、教育转型、价值观念不断多元演变,坚守责任、担当道义、活在责任和义务里,应成为师道誓言。
自觉担当,就是要敢于涤清恶俗、庸俗,坚持按规律办教育,因为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生命成长是有规律、有季节的。下城教育探索区域教育理论,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打造教育学术之区,做国家级课题,倡导草根课题、生态课堂,目的都是为了探寻教育规律、提高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开展特色品牌建设、教育文化建设,探索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目的也是自觉遵循教育规律,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担道而行,关键是能够自觉自省地厘清利与义的关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活于现实中的教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是非得失,如有偿家教、急功近利、热衷形式、随波逐流,在利益的诱惑与驱使下,不再耐得住寂寞的人也不在少数。孟子说:“知耻之心,义也。”作为师道之载体的教师必须有知耻之心,坚守内心之义,有道德担当,活得精神与纯粹一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淡化师生交往之美,更不能只注重作为结果的分数与成绩;在是非得失前,不能抛弃内心的恒定和对师道的守望,更不能只谈论个人的荣辱成败;在世俗的舆论面前,不能忘却师道的尊严和崇高,更不能只泯然于众人而丧失了道义。
犹如历经辗转颠沛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成为孔子向往的生活和理想的家园蓝图,生态智慧下的道德担当,就是还原回归教育原本的朴实无华,甚至“平淡无奇”。下城追求的稳态教育的旨归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人才,把教师培养成师者,把学校办成师生成长的乐园。学生有个性、教师有风格、学校有特色、教育有内涵,教育才能有实力、有生命。
任重道远:师生同情的教学关系
教学伦理就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将师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如同一个个意趣横生的生态场景,滋养着师生,使其不断生长。在下城的学校里、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应该是教学伦理的重要基础。下城的每位教师,在践行生态课堂的过程中,始终追求师生间达到同情同义,心意相通、相融的境界,形成一种生态和谐的教学伦理关系。通过建立师生间的同情,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的交流,而是教师、学生的水乳交融、共生共长,从而让教师在同情中完成自身价值的实现,学生在同情中实现在自我、自然、社会等多维关系中的全面成长,这是下城教育对教育发展和师生成长的永恒追求之道。
【祝新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教育博士,副研究员;曾婷,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闫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