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折射德育新路
2012-04-29李洵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从2006年起,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个人课题”研究。“个人课题”主持人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研究内容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因此,德育类别的“个人课题”研究均为实践层面的问题。本文借鉴杨小微教授主持的“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与德育环境重建研究”课题研究思路[1],并根据“个人课题”的实际情况,对框架进行了修改。研究从学校德育实践中的“班集体建设、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德育活动、德育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纳入统计的“个人课题”共计703项。由于703项“个人课题”数量较多,对其一一分析有难度。本文以数量超过总数10%的三个方面的课题,合计636项,作为研究的焦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 “个人课题”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一个侧面了解南京市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了解教师对德育问题的思考,归纳梳理出中小学教师探寻德育实效性的新思路。
一、中小学教师探寻德育新路的聚焦点
本研究从班集体建设、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德育活动、德育环境五个方面对703项课题进行的统计(见表1)。
从表1可看出,教师德育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德育活动和班集体建设三个方面。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德育过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变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的就是将道德教育在学习生活中落实,在学科教育观念上体现。我市教师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德育,此类课题为338项,约占德育课题的半壁江山;讨论德育活动、班集体建设的课题分别是162项和139项。比较而言,教师对于德育课程教材的挖掘,以及德育环境的改造两方面的问题关注不多。
二、中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与
德育融通的探寻
教师德育课题研究关注到“课堂教学与德育融通”的数量居于首位,共338项“个人课题”,学科主要集中在思想品德课上。思想品德课堂仍是中小学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中,教师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以及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教育,课堂上不仅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有益尝试可谓是百花齐放。如一些课题采用辩论演讲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各种道德现象,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其道德情感。有的研究怎样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让课堂回归生活,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还有的研究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等等。
令人欣喜的是,其他各科教师也较关注课堂教学与德育融通的研究,课题数量约为20%。如语文教师在文本阅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历史教师利用历史事件与人物,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水平;地理教师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英语教师利用英语警句格言以及祝福语等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有意识地将外来的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体育教师在身体锻炼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敢于拼搏的顽强意志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与帮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中小学教师对德育实践活动的探寻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点的辨认。[2]”善恶的理念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的理念。道德教育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善,引导我们如何做人,“是使人向善的,是促进人的德性健康成长,为创造人的幸福服务的”[3]。它挖掘学生心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铸造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德育是如何渗入学生的心灵,融化到学生自觉的行为之中的呢?
品德培养过程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4]。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的多为道德知识,他们还需要在活动中践行。教师寓德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和探索活动,以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感性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参与升旗仪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学会怎样尊敬师长;通过让学生识记“名人名言”培养其坚韧的个性品质等等。
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第一,前习俗水平;第二,习俗水平;第三,后习俗(原则)水平。他指出:“在道德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个体是一次一个台阶地通过各个道德阶段的,9岁以下的儿童大多处于前习俗水平,9岁至15岁是发展道德判断的最合适时期,16岁是开展原则的道德教育最合适的时期。[5]”教师在实施德育时,应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主题为“德育活动”的课题数量共162项,占23%,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小学至初中再到高中的德育活动,从方式到内容并无太大变化,均为参观名人伟人故居、瞻仰烈士陵园、观看爱国教育电影等。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尚需丰富活动的形式,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四、中小学教师对班集体建设
有效方式的探寻
班级生活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更有着各自的特点,班级生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作用。一个有着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会始终激励着学生积极进取,主动、自觉地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去。研究如何引导、组织好学生建立起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是各学校班级建设的关键。我市中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主题为“班集体建设”的课题数量共136项,占19%,对相关研究文本分析发现,近几年的班集体建设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班主任对学生不再采用空洞说教的方式,而是从孩子日常的学校生活入手,“润物细无声”地将德育渗透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如调查孩子不愿佩戴红领巾的原因,研究怎样调整座位利于孩子之间的互帮互助等。
其二,班级管理形式的改变。教师转变观念,信任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管理班集体,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会自理、自律、自立,学会思考各种复杂的问题。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6]”从以上中小学教师对班集体建设规律的探寻中可以看到,教师正在将道德教育的基础植根于生活之中,通过生活履行德育的使命,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内在的德育要求,调动他们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1]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卷 [M].吴潜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3] 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3—80.
[4] 朱洪发.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24—126.
[5]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1.
[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48.
【李洵,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