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分合合话欧洲

2012-04-29吴倩

世界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欧洲民族文化

吴倩

欧洲文化的多元构成

与其它大洲相比,欧洲在相对狭小的地域中容纳了众多的民族和错综的语言,这使该地区的历史演变显得更为繁复,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征。

欧洲在1016万平方公里的地理面积中容纳了7.28亿人口,共有大小民族160多个,使用着40余种语言,是世界上民族分布最为集中、语言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尽管欧洲的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但却包含了罗曼语族、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希腊语族等十余个不同的语族,不同地区的方言更是不计其数。这种民族和语言的多样性导致了两方面结果:一方面,欧洲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这种多元构成的文化蕴含着文化认同上的差异和张力,致使欧洲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处于诸国分立的状态,很少出现东方式的统一政权。

究其原因,欧洲民族和文化的多元化在相当的程度上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地域空间来看,欧洲在宏观上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大半岛,曲折的海岸线绵延近四十万公里,境内分布着诸多半岛、岛屿和港湾,十分有利于海上商贸往来和殖民活动。从地缘结构来看,欧洲毗邻亚非,与古代主要文明交流便利,地中海沿岸向来为强者必争之地,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舞台,不同种族的征服者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更迭十分频繁。从地形分布来看,欧洲地貌变化丰富,培育了不同体格、心理的民族及其文化,加之欧洲大陆以平原为主,与亚洲内陆之间没有天然屏障,有利于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因此不断有外来的民族融入,如凯尔特人、匈奴人、蒙古人等,使得欧洲的民族种类更为繁多。总之,较之于亚洲的主要文明(如中国、印度),欧洲的地理环境展现为一种开放性和多样性特征,这使得其历史发展更具有变动性,多民族在竞争与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之间的内在差异导致了欧洲长期以“分”作为历史的基调。

欧洲文化的核心观念及其历史演进

然而欧洲文化的发展在“分”的基调之上不断奏响“合”的乐章,各个民族尽管文化各异,但都倾向于肯定某种共同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成为“欧洲认同”的基本标志。这些核心价值观念根源于“轴心时代”的思想创造,并在历史演进中不断衍生出新的文明成果。

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欧洲文化是“双希文明”结合的产物,古希腊文明为其注入“理性”的因子,古希伯来文明为其注入“信仰”的因子,两者之间既相互对立又互补融合,共同塑造了欧洲文化的基本性格。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表现为逻辑的“科学精神”和个体本位的“民主精神”:在认知方面建立了几何学和逻辑学的方法,力图以清晰简明的形式表征整个世界;同时在实践方面赋予每个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的权利,将对合理秩序和社会正义的追求视为个人神圣的职责。古希伯来人的宗教信仰在罗马帝国的支持下逐渐成为每个欧洲人的人生依归,基督教所宣扬的一神论、原罪说、末世观和天国理想等教义深深影响着欧洲千余年的政治体制、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祈向上帝的灵修生活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方面。这看似对立的两方面在历史演进中却互相作用,一方面科学方法对宗教教义给予了论证,构建了一整套严谨而细密的神学理论体系,使得上帝的临在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神秘体验,而成为一种可以通过理性加以思考、言说和理解的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宗教对终极实在所作的规定为经验世界的存在和科学探索的可能提供了依据,“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进一步强化了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在“理性”与“信仰”的奇妙交织中,欧洲人形成了一种严谨有序而又勇于探索、向往崇高而又心存敬畏的基本性格。

这种共同的文化性格作为一种内在凝聚力,将欧洲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诸多民族整合起来,成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以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形态。在欧洲千余年的历史演进中,尽管真正意义的大一统帝国很少出现,但是新兴的民族和国家都一定程度上浸润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学术传统,基本上都皈依基督教并尊奉罗马教会的权威,使用拉丁语作为教会共同的官方语言。曾经盛极一时的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拿破仑帝国等都试图塑造欧洲的统一版图,加速了欧洲内部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往,使之在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日益增多的共同性。因此,我们看到欧洲的历史演进在政治上分裂的表象之下,蕴藏着诸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这种认同的基因在根源上来自“双希文明”的恩赐。

欧洲近代化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如果说欧洲的中世纪是基督教所笼罩的“千年王国”,那么其近代就表现为这个千年王国的瓦解和各个民族国家的兴起和独立,可以说,欧洲的近代化的总体趋势是在“分”的主题下寻求自主和个性,同样也在“分”的过程中探索文化的整合与重建。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昭示了欧洲近代的初曙,这场持续近三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鲜明地张扬了“个体性”,一方面高度肯定个人的情感欲求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将每个民族的自我传统突显出来,重新寻找更具地方性的民族认同。文化精英们不再尊奉教皇的圣谕和教会的成规,纷纷用自己民族的方言俗语取代教会的拉丁文进行写作,从而为新的民族国家的确立奠定了语言认同的基础。

随之而来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国家的分离趋势,经历了这场深刻的信仰解放运动,基督教的教义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革新,不同的教派对正统天主教教义构成了挑战,改宗新教的新兴国家具有了自身独立的信仰认同方式,由之形成的新教伦理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同时,宗教改革进一步推进了由文艺复兴所开启的欧洲社会世俗化进程,从此宗教信仰逐渐成为个人的内心追求,每个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能够决定自身的行动而不再跟从教会的指令亦步亦趋,同样各个民族国家的行动决策也不再唯罗马教廷马首是瞻,欧洲诸国赢得了独立的政治权威和发展空间。

17—18世纪展开的“启蒙运动”将欧洲近代化的思想进程推向了高潮。正如德国哲人康德所指出的,启蒙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目的在于“人类整体摆脱自己加之于自身的蒙昧状态”。启蒙思想家对于科学精神的弘扬、对于政治合法性的批判以及关于民主制度的设计为各个民族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使得欧洲诸国纷纷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并展开工业革命,逐渐成为相互竞争的利益主体。

如果说启蒙运动的核心观念在于肯定了“理性”的绝对权威,那么兴起于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则力图肯定“情感”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个兴起于德国的文化运动催生了一种影响深远的“民族主义”思潮,这种思潮的核心在于强调个体的存在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民族”,后者基于共同的人种特征、血缘关系、地理疆域、语言文字、历史记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而形成,“民族主义”强调上述民族认同对于个体存在的优先性,突出自身民族的独特性质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甚至采取排外的方式维持这种民族认同。这种“民族主义”对于巩固民族国家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保守性和排他性,进而加剧了近代欧洲分化的趋势,使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竞争演化为军事对立。

现代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洗礼,现代欧洲人普遍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在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欧洲必须赢得自身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因此各国不能再各自为政,必须团结起来“用一个声音说话”,开启了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真正意义上的欧洲一体化始于1951年西欧六国缔结的《巴黎条约》,在该条约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规定了这一组织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 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着手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和农业共同市场。1965年六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将以上三个组织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于1967年7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此后欧共体的成员国逐步增加为12个。1992年12国正式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进一步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该条约次年生效,标志着“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以十二星旗作为盟旗,以《欢乐颂》作为盟歌。2002年欧盟发行欧元取代成员国的本国货币,完成了经济和货币的一体化。2009年欧盟27个成员国都签署了相当于欧盟宪法的《里斯本条约》,选举产生了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及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从此有了自己的“总统”和“外长”,由经济实体进而成为政治实体。

战后欧洲在经济和政治逐渐实现一体化的同时,文化观念层面的“欧洲认同”问题也突出地提上议事日程。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关于“欧洲精神”的思考一直没有中断,比较集中的讨论出现在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德、法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和德里达联名发表文章提出建构“核心欧洲”以及重建“欧洲认同”的设想,一时间引起欧洲思想界的一场争论,艾柯、瓦蒂莫、乌尔里希·贝克等知名学者纷纷撰文回应,甚至连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哲学家罗蒂也参与讨论。哈贝马斯深刻地揭示了欧洲文化自我认同的困境:源自欧洲的西方文化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已经遍及世界,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现代文化”,那么欧洲文化中还有什么是自身独有、无法移植的呢?他进而追问:在美国所主导的西方世界欧洲扮演什么角色?什么是欧洲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哈贝马斯将“欧洲性”归纳为:严格的政教分离、正视科技进步的两面性、整体伦理重于个人特权、承认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并对国家的潜在暴力保持警惕,以及以自省的态度面对“去殖民化”所衍生出来的边缘弱势等,这些都与美国文化区别开来。

可以看到,欧洲知识分子的这种忧患意识在根本上针对美国所奉行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和话语霸权,事实上,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对欧洲事务频频插手,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不断设置障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与欧元相互竞争,在文化上不断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念。正如眼下的这场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除了欧洲国家自身的问题之外,美国的因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体化的欧洲希望更为主动地处理自身和国际事务,更为积极地重建体现自身特质的文化认同,如何处理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行文至此,关于分分合合的“欧洲演义”已经从远古讲到了当下,欧洲就是这样一个复杂而神奇的地方,自始以来就是在“分”与“合”的胶着状态之中展开其历史、创造其文化,也必然在这种分分合合的交织中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欧洲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