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012-04-29赵霞
赵霞
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到走进学堂直至走向社会是一个复杂又艰辛的历程,就像一粒种子在土壤里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直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外界条件,而人的成长就更加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大到社会,小到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社团,无不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自不多说,我想通过一些事例谈谈孩子在家里的生存环境对教育成长的影响。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十分令人担忧,甚至有的让人痛心。有一次我到一位学生家去家访,她家的情况就让我大吃一惊。倒不是因为她家的经济条件,而是那位学生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实在让我震惊。该学生在校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对学业基本上完全放弃了,几次提出想退学。我和班主任到她家里一了解才发现,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对立情绪几乎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在父母看来,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养这么大,孩子却不听话,把责任全推在孩子身上,怪孩子不争气,对孩子失望到极点,动不动就对孩子动粗。而在孩子看来,父母从来就不知道理解和关爱自己,无视自己的存在,甚至当众说“只当没有这个女儿了”。于是孩子便自暴自弃,放弃了人生追求,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甚至对社会的怨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叛逆心理。这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的结果。
我们所面对的孩子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千差万别,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家长都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都成为培养孩子的专家。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从他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就要用心呵护他、关爱他,当他对这个世界开始认知的时候要时刻关注他、支持他、尊重他。因为孩子不仅是一个生命,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世界——一个他自己眼中的世界。一定要让孩子看到的时刻都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有希望的世界。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他自己的,说他不爱孩子是不可能的。当初孩子从出生到长成一位漂亮的小姑娘这个过程一定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欢乐和喜悦。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点一点变成失望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孩子的路也越走越窄,越走越弯。这种教育的结果大多是父母的不良心态造成的。教育的出发点不正确,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把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完成,另一种是“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在作怪,父母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孩子就应该言听计从,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才孝顺,把孩子听话作为对自己付出的回报。这两种错误观念的共同之处在于教育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教育孩子必须以孩子为中心,围绕孩子成长的需要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努力做了,成也是自己的孩子,败也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鼓励,需要支持,需要尊重。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家长和老师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尤其是在孩子刚刚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这是最关键的。父母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所以说孩子是无辜的,孩子的错误往往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不少家长常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真是没法管教,严也不是,宽也不是,轻不得,重不得。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一点也不知道珍惜。想当年我们这一代人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发奋读书。如今这代孩子忘本了,一点吃苦精神都没有。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孩子能继承吃苦耐劳的革命传统。记得有一本书上介绍一位母亲为了给女儿上一堂“忆苦思甜”课,花了四百元买了两张《白毛女》的舞蹈剧票陪女儿一起看,看完后母亲问女儿有何感想,女儿说:“没什么感想,就是觉得杨白劳太不像话了,欠黄世仁的钱老拖着不还,害得女儿去抵债。不过这喜儿也太傻了,既然黄世仁那么有钱,就嫁给他算了,何必要躲到山里去当白毛女?”听了女儿的话,母亲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个事例就告诉我们,现在孩子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十几年前已经没法比了。现在的电视、网络等媒体那么发达,孩子们所接受的信息量,能跟十几年前比吗?现在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早已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了。培养孩子千万不能停留在给他吃、给他穿、给他钱花这个层面上,必须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注重孩子心理的健康。在物质生活相对满足的今天,心理缺失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今大学生犯罪率上升及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方式,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的心理缺失,价值观扭曲。在这物欲横流的复杂社会里,孩子们所接受的电视、网络等媒体中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良思想充斥于孩子们的视界,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教育确实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或三年五年的事情,必须从孩子刚开始认知这个世界开始,一直到走向社会,甚至贯穿孩子的一生。所以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开始教育孩子起,我们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能人人都有,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人是成才的前提。首先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然后才能考虑让孩子能成为什么“家”。如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大,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就是过于注重孩子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的培养。家长跟孩子在一起只谈学习,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从不关注孩子提出的一些想法,认为孩子的想法是幼稚的、错误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父母交流,甚至面对父母每天的唠叨产生对立情绪,故意顶撞父母。要教好孩子,首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孩子愿意把高兴事和烦心事都告诉你,和你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遇到事情,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让孩子在快乐中认知这个世界,在潜移默化中知道对与错,认识到真善美,让孩子的成长像一颗小树苗无遮无拦地享受阳光雨露,直至长成一棵笔直的参天大树。
教育孩子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父母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付出。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要身体力行地养育孩子,与孩子之间形成难以割舍的关系,建立亲密无间的沟通。如果我们每周能少几次应酬,少打几次麻将,少看几次电视,或者在劳动之余挤出点时间坐下来多陪陪孩子,孩子就会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