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培育有素养的现代公民
2012-04-29谢文忠
谢文忠
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就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把现阶段所倡导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在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传递,得到师生共同认可,从而达到琴瑟和弦的共鸣效果。思想的共鸣首先要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还要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下苦功,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也影响着学生。
一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后的今天,为人师表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依旧,但每个时代都应该体现其时代特点,赋予其时代内涵。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强调的“育人”,就是要培育具有健全人格,懂得社情人情,散发魅力人性的现代公民。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为初中学生开启了思想成熟之窗,推开了品德奠定之门。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点。思想是人的情感、态度、观念、认识的汇聚,每个人的思想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就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把现阶段所倡导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在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传递,得到师生共同认可,从而取得琴瑟和弦的共鸣效果,这些主流思想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在处理各种关系时的情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在处理自身与集体的关系上,要热爱集体,敢于竞争,善于合作,有奉献精神;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上,要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二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地球上最宝贵的是生命,要珍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人立足社会要知耻、自尊,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体现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形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要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勇于创新。
三是对国情、国策的认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但我国还存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我国要制订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才能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要认识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只有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才能提高全民素质。要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四是对国家法律的认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对未成年人,法律规定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特殊保护方式。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是争当负责任、有见识的合格公民。要遵纪守法,追求公平,自主自立,增强公民意识。要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勤俭节约。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要善于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要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要树立全球观念,有为世界和平作贡献的意愿和意识。
二
思想、情感、观念的认同,是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亲切的、自由的、融洽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思想共鸣、情感共鸣。我认为思想的共鸣首先要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具体体现为“四多四少”。
(一)多联系实际,少空洞说教。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任何超越认知阶段和思想实际的做法,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真实的、可触摸的生活,而不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充分挖掘出生活中的人性至善至美的东西,使教学充溢着人情美、人性美。贴近生活需要正视社会现实,而不是回避或歪曲,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公共生活环境中一分为二地认识和对待现实,促进道德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内化和外现,使人文火种在学生心中播种和成长。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上思想品德课最忌陷入抽象、空洞的纯理论说教,这样易脱离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兴趣降低。
(二)多双向互动,少单方灌输。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应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发现,形成一种良好的双向运动。教师要改变灌输式和填鸭式方法,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施教,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审美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让学生与教师的创造性潜力都在教学进程中得到激活与发挥,达到共同的精神愉悦与自由的目的,在互动交流中启迪真、善、美,从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多关注成长,少关注成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习惯于重学习成绩,轻学习的过程与参与;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教师往往“目中无人”,一味地教答题技巧,强迫学生记答题要点,教学的人文性被分数淹没了,对思想品德课所体现的人文情怀、思想观念、情感情操却进不了脑,这显然违背了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的教学初衷。思想品德课的首要目标在于“育人”,即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同其他文化课程相比,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的有效评价方式。考试特别是笔试,只是测试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手段之一,绝不是全部,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唯一标准。
(四)多主动探究,少被动接受。思想品德课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它能使人丰富知识,涵养品德,健全人格,发展特长。学好思想品德课,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终生受益无穷。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应由学生在主动探究、亲自体验中实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说教师的导向作用是催化剂的话,那么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则是内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学生逐步形成了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后,被动接受的习惯才会被压制下去,才能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实现教学目标。
三
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共鸣,光有观念上的转变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下苦功,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与教师的互动上。思想品德课教师还要做到“三个善于”。
一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习情绪,竞争的学习机制,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最佳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要宽容大度,懂得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参与教学。其次,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增强自信心。再次,应引入竞争的学习机制。教师要提供开放的平等公正的学习机会,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把参与学习的程度作为学习成绩的衡量标准之一。这样,学习的气氛和学习的情绪将更加浓烈。
二要善于创新课程教学的形式。教师讲学,学生听讲,课后做题,这种沉闷而机械的教学形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手段要跟得上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克服慵懒思想,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教师要善于把单调的教学过程转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过程,变单一简单的课堂为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多手段的综合立体大课堂。如开展研讨、交流、辩论、对话、表演等活动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收获到知识,体验到情感。
三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人文资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之上,即要有东西可合作、可探究。而合作探究的重点不是课本上现成的结论和观点,而是这些结论和观点形成的过程,它们对人自身的意义及我们如何地运用它们。因此教师要不断搜集富有人文价值的生活事件或历史文化作为教学素材,通过设计仿真的情境或引用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置身其中,通过主动思考、民主讨论、合作探究,感受道德的力量,接受熏陶,收获喜悦。
当然,除了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手段外,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的内心。优秀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从内心热爱思想品德课教育事业,对工作充满热情;(2)有渊博的知识和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能力;(3)具备宽厚的人文情怀,无时无处不流露出关爱、仁慈和宽容之德;(4)具备关注社会的意识,对社会充满责任感和大局观。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的成功教学,必须着力于唤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感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引导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步出课堂走向社会时,有了思想品德课的理论积淀,有了道德力量的支撑,他们就具备了投身社会实践的底气,他们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步履会因此变得稳重、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