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学习方法
2012-04-29姚剑辉
姚剑辉
数学是一门高深而奥妙无穷的学科,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
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可以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得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可以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自己再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再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一、编写预习提纲,提高自学效率。
预习是上课前对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熟悉所学内容,并掌握重点和难点所在,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已学过的知识,并对旧知识重新温习、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预习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师必须给予具体的指导,给出预习提纲,“强迫”学生进行预习。比如,在学习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上)中的“集合”这节内容时,可提出如下提纲:
(1)什么是集合?(2)什么是元素?(3)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什么关系?用什么符号表示?(4)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等等。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教师要专门抽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二、师生共同研讨预习提纲,突破重点难点。
听课是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对于如何组织教学,内容的引入,问题的提出等,都要结合学生的预习提纲,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切忌单纯灌输。在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基础上,可再提出一些引申的问题。课堂教学必须理清所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和能力。把每节的内容有详有略地记录下来,尤其是不明白的地方,便于课后复习和质疑。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做笔记的方法,教师要专门抽时间讲授如何做笔记,并针对笔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讲评。
三、以指导解题为突破口,提高知识转化能力。
数学学习往往通过练习、作业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形成技能、技巧。解题是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环节。
数学教学要结合例题,讲清审题、解题的步骤。首先是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审题,弄清已知和未知、本题所涉及的知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其次是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方法,要开拓思维,从所学知识中,找出已知与未知的所有联系,回忆与本题有关的基础知识,例题、解过的题目,从形式到内容,从条件到结论,看能否找到与该题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条件分开,通过变更、重新组合,达到求解的目的。总之要通过联想、比较、模仿等,使学生逐步学会解题的方法,并形成技能、技巧。理清解题思路之后,要着重规范解题的书写格式,力求把解题的过程简单、明白、完整地写出来,在书写中要做到每步推理和运算都有理有据。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类、记忆和推广,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四、自觉地进行复习、预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在完成当天作业后,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问,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都做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再做一些拔高题。做这类题时,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看一看参考书,或请教师和同学。
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才是关键。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解题练习在基本学习方法中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教学中始终要以教给学生基本学习方法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止这几种,各人都有自己的绝招,只要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