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找准切入点 训练整体性思维
2012-04-29刘立昌
刘立昌
2012年秋季学期,全区高中将推行新课标与新教材。与原来的课标相比,地理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描述、阐述、分析运用以及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广西近年来使用的全国文综卷地理部分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一、 考题回顾
2008年到2011年广西高考采用的全国文综卷地理简答题考点统计如下:
综合研究2008年至2011年的高考全国文综卷(广西)地理简答题,从2008年的刚果河、土尔扈特人东归路线,到2009年的尼罗河、三角贸易洋流路线,然后到2010年的地中海沿岸葡萄种植、古代黄河水运,再到2011年的恒河三角洲黄麻种植、中国西北军马场区位,尽管考题的常规设问仍然是主流,但在设问角度上越发新颖深刻,对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单题赋分达8—16分。学生在掌握我们多年备考积累下来的各类题型以及答题思路后,在应对这些高考新角度设问的问题上还是感到吃力。其中许多考题的答题切入点难以把握,成为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因此,研究新课标背景下的高考地理备考策略势在必行。
二、 案例分析
【案例1】(2008全国文综Ⅰ卷)36.(36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答案:(3)a.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b.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位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推断,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分析:这是一道设问角度新颖的题目。河口三角洲没有形成,是因为泥沙沉积过少,而泥沙沉积少有可能是因为河流流速过快或河水含沙量少导致,而影响河流流速和含沙量的因素分别是地形和植被,所以答题点须是围绕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如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构成的整体性(如图甲)切入。
【案例2】(2011全国文综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4) 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
答案: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分析:【案例2】是常规设问考题,考查的是农业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要素对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有着深刻影响,而工业生产也受自然条件(如土地、水源等)和社会经济(人文地理)因素(如农业原料、交通、市场等)的影响。可见,人文地理区位的全面分析必须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从来就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如图乙所示。
【案例3】(2011全国文综)39.分析下图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2) 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
(3) 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8分)
答案:(2) 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3) 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因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分析:本案例的第(2)题仍然是农业区位中的自然因素考查,属常规设问。第(3)题则是一道对人文地理区位原理的深刻考查,要求考生必须扣住题干中的“军马场”这个题眼才能切入答题,难度很高。深入分析考题答案,得出其思考切入点是从该区域的特殊位置去分析。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是整体要素特征中的先决要素(如图丙),本题的思考依然离不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综上分析,高考试题中新角度的设问,是简答题中的大区分度考题。但无论常规设问还是新颖设问,答题思路的形成最终是建立在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因此,在日常复习备考中,培养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是应对新课标背景下高考地理的制高点。
三、 备考策略
1. 高屋建瓴,教学中培养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
(1) 理清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类。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如农田、人工牧场、工厂、村落、城市、道路等。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组成的。 自然环境深刻影响人类的各项活动,如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聚落的形成与分布、交通运输建设等等;而人类活动反过来又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说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2) 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现行教材和新教材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都有深入阐释:①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渗透,构成一个整体;②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力求保持协调一致;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④某一区域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⑤每个地理要素除了具有独特功能外,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人文地理环境中的农田、人工牧场、工厂、村落、城市、道路等要素是人类工农业生产、城市和交通建设的场所,而人类从事的各项活动实际上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2. 开设小专题,构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思维体系
运用整体性原理,帮助学生构建小专题知识体系。
(1) 在河流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将河流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看成“果”,影响特征形成的因素看成“因”,可以将河流问题的知识构建如下图的整体联系:
(2) 在区位分析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整合人文地理区位问题,大体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六大区位问题,其全面分析方法离不开下图所示的整体性思维体系。
(3) 在环境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而产生的,次生环境问题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过度采掘、开发,或者向自然环境过度排放有害废弃物而引发或诱发的。因此,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从下面两幅图的含义切入,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
3. 强化训练,选题训练与讲评渗透整体性思维
教师在平时的选题训练中要注意有的放矢,讲评分析时注重整体性思维的构建与渗透。地理知识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只有通过平时地理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让地理整体性思维扎根学生心中,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受用一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
(责编 阮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