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2-04-29王娟

考试周刊 2012年30期
关键词:课文生活语文

王娟

我非常喜欢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数人喜爱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似青丝暮成雪。”只是,若无杜甫少年时的壮游,怎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满怀?若无李白的少年壮游,中国文学史上怕又少了一颗璀璨的明星。若无李煜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又怎写得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纵观历史,在文学史上留下灿烂一笔的文章,大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那当今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否可以脱离生活呢?其实这早已是一个被证明了的命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曾说:“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朝霞那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充满了情趣,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致,不仅获得了生活的经验,而且获得了美感体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杜威,针对学校教育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号召力的教育信条。这一命题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儿童生活相结合;二是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直接参与儿童的生长过程,建构一种美好的生活。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早就发现,教学内容若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则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反之,则学习热情就低。

如何做到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呢?各方人士都在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顾黄初先生指出:“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强调语文教育应把视线扩展到校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

在现有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在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方面做了一些探究。

一、语文教学环境和形式要贴近生活。

教学要注重创设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合作学习提供安全、民主、和谐、宽松及信息资源充分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应用多种手段,营造贴近生活的氛围,将静态变为动态,调动学生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特别在今天,多媒体的适当运用,可高效实现这一构想。以前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学生们读起来,总觉得别扭。最近一次讲时,我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当哀乐声响起,学生们都变得肃穆,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的眼睛红红的。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若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或许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北京一位名师,为了让学生感受飞的感觉,特意带学生乘了一次飞机。当然,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但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思想: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发生密切联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为了创设贴近原文的环境,可将语文课堂搬到小山坡上,在浓浓的春意中,让学生尽情享受、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体味春天的色、香、味。开放式的教学场景,明媚的春光,定能使学生完全融入课文之中,得到亲身体验,畅所欲言,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不仅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而且可以将课堂模拟布置为“新闻发布会”、“逛商场”、“小品表演现场”等。如在讲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伽利略和记者,进行人物专访;在讲授《威尼斯商人》时,学生们又变成了表演者。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

二、语文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

在苏教版语文书的编排中,既有以往的课文,更增添了专题、语文实践活动课,就连是单元的编排,也突破了以往以文体划分的窠臼,转为以思想内容为划分的依据,整册书的编排,体现了对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作为老师,我们要尽力挖掘书本中能与学生生活发生联系的内容。

在讲读课文时,我们一方面要关注文本,赏析语言,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感受,既要有对文章本身的体会,更要有对生活中相似情境的品味。在《晏子使楚》中,让学生去发现晏子的闪光点,拓展阅读其他有关晏子的文章,对比自己的言行;在《岳阳楼记》中,让学生去体会先贤的宽广的胸襟、伟大的政治抱负,联系现实,想象自己的未来……在与生活的联系中,学生能感受五千年中国文学的丰厚浩瀚,去碰撞文人墨客字里行间悸动而孤独的灵魂。

在专题、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突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像在日常生活中一样自由。

其实语文教学本应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既让学生懂得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让学生在思想方面受教育,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当然,旖旎风光、惊险遭遇,可遇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态。平平凡凡,寻寻常常,随处皆是,方是生活的常态。可以说,在和平年代我们绝大多数人处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之中。所以,语文课堂我们应该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张开感知之网,学会感受这平平凡凡的生活,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感受时代的鼓点、真善美的所在,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寻常中洞察不寻常,并能将这发现诉诸笔端。

三、语文训练要关注生活。

提到语文训练,人们就会想到字词的默写,语言的评析,包括写作。其实语文远远不止这些。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炫目的精美画面的描绘,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都是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自身的独特感受吗?

其实,语文的训练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进而指导生活。

观察,是语文训练生活化的最简单最易行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自然、人文、媒体等资源,引导学生去观察。日出日落、秋月春风、名川大泽等形成了无比奇妙的自然奇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前人的活动,在镇江地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人类文明不断延续,影视、网络等新形文化形式不断涌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课文,有意识地让学生从身边做起,注意观察、搜集资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引领下,学会观察生活,探寻尘封的历史。

思考,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提高。观察自然,可让学生思考自然现象的科学原因,观察人类活动,让学生去思索人性的复杂。在语文训练中,我们可以利用家庭、社会、校园文化资源,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容易形成自私、人性、傲慢、偏激、脆弱的不良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充分利用家庭的资源,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回忆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是否尝试过关心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这方面学生有着难以叙说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指导生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我们要观察生活中人们的嬉笑怒骂,思考人生的成败得失,反思人该怎样活着。只有将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我们才能指导学生们的生活,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信在语文教学这一广阔的天地里,只要充分运用教育艺术,将“生活”这一活水引进课堂,必将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教学和谐地统一起来,必然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艳。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2]李镇西.追求“语文—生活—人格”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通讯.

猜你喜欢

课文生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