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2012-04-29李建芳李丽军
李建芳 李丽军
【摘要】道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养分,但是,道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的典型内敛型特征与现代文化快餐的消费特征形成鲜明对比,并且两者形成的社会环境的差异很大。本文旨在通过对两者的异质分析,探索两者的融合途径,得出道家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家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道德建设
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道家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差异,探索二者的融合途径,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道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异质分析
第一,对文化载体理解困难导致文化传承的困窘。许多人对道家文化颇为陌生,主要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载体即古代汉语理解上的困难。在当前教育中,对古代汉语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曾经对在校大学生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你认为中国语言与英语比较起来,哪个更重要?”调查结果显示有85.7%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更重要。对中国古代汉语的重视不够,导致了道家文化传播和弘扬不足,亦或传承和理解上的谬误。
第二,时代背景不同。在旧封建社会形态下的道家文化,其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在力求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现代文明背景下,与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巨大的时代背景差异。
第三,传统道家文化的典型内敛性特征与现代文化快餐的消费特征形成鲜明对比。传统道家文化具有注重自身修养,追求完美人格的内向型文化特质,而在各类文化汇集的当代中国,特别是海派文化,力求以娱乐性、消费性、即时性为典型特征。这两种不同的特征使道家文化及其文化精华的传承存在一定困难。
第四,社会环境的差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封闭的内陆型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道家文化基于这样的物质环境而产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思想观念转变、国际情势变化多端、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文化冲突与融合并重,文化的时代性与多样性特征突出。
道家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第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之华,而愚之始”,意思是反对道德之“名”坚持道德之“实”。“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范畴,玄而又玄,莫可名状。老子持一种谨慎的态度来阐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在道家文化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政治智慧。“道”意指道德至真至诚的内涵,即,道德之“实”;与之相对应的是道德之“名”。秉持一种完美的人性至德,反对以“名”为目的的“下德”,是老子追求的一种人生目标;反对冠以道德之名的“仁义礼智”,《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人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老子认为礼是社会祸乱的根源之一,所谓的仁义是“大道废”的产物,是用来调节混乱的社会关系的规范。道家坚持一种朴实无华的厚淳之德,一种自然没有“非人”成分的最高道德,摒弃借道德之名,华而不实的市侩行为,一种形式主义道德。
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大力弘扬道家对道德形式主义的批判和对道德本真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对加深民众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识,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二、“始于足下”“言宗事君”“守柔处下”,这是对一种自强、诚信、内敛人生品格的追求。其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家思想一直被世人归为一种归隐于林的出世哲学,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一种慎终如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自强与踏实,是一种以“出世”态度低调“入世”的智慧。老子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其二,“言有宗,事有君”。“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倡导“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无信则民不立”(《论语·颜渊》)。道家认为诚信是人际交往和国与国交往和平交往的重要前提,古代使者坚持传言达意时谨慎客观的态度,“无毒无门”是明哲保身的良方。
其三,“守柔,处下,不敢为天下先”。“贵柔”是道家极力提倡的一种生存智慧,柔弱比坚硬、刚强的事物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强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第43章)。摒弃表面的刚强,守柔,处下,才能长久。老子提出“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才能达到“曲则全”的目标,他认为过度张扬会损伤实力,会招致争端甚至祸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道家这种“守柔”“处下”“莫争”的思想表达了一种不拘小节的豁达胸襟,也蕴含了一种谦虚慎行,韬光养晦的智略。同时也启发我们懂得谦下守柔,保存实力,厚积薄发的方略,包含了一种内敛且自强不屈的韧性。
第三、“正己而后行”“无为而无不为”,及轻外重内,后其身而身先的内在修养。“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命题。在道家经典著作《老子》、《庄子》中,“无为”出现了八十处之多。“无为”即顺自然而为,按规律办事。道家认为,天人同理,“天”意指自然,即“道”。这一命题有两层含义,针对治理国家方面,老子提出,要以百姓心为心,统治者则好静无为则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则民自朴”;另一层含义着重指人的“轻外重内”,“后其身”的一种内在修养。
“轻外重内”的思想符合道家“身国同构”(引《道学通论》)的内在逻辑,和儒家的家国同构比较更彻底,更注重内在修养,正己然后才能正人。《庄子·人世间》曰:“古之圣人,先存诸己,后存诸人”。具体而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修养呢?是一种“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后其身”“外其身”的一种忘我涵养;是一种“无门无毒”“寓于不得已”的智慧;是一种“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正生,以正众生”的一种自觉;是一种“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的一种处静、俭约的品德。在一种“推销自我”,“浮躁”弥漫的向外扩张的现代文化盛行的今天,这种“无为”内敛的修养恰是一剂良药。
第四、“不以物累行”“知足知止”“物物而不物于物”,这是对生命以一种“相忘于江湖”的深切关怀。如何解决利与身的关系一直是道家的思考的问题,集中的体现在道家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探索中。《老子》四十四章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忘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后来杨朱学派提出:“轻物重身”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概括。《吕氏春秋·本生》直接提出:“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以性养也”性即生也,物是用来养生的,而非用生来养物。《淮南子·泛论训》曰:“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作者深刻批判那些汲汲于得天下,追求名利之徒。对那些为了道义放弃高官厚禄的行为大力推崇,认为对财富和名利无所期待之人才是至尊至贵之人,“至贵不待爵,至富不待财”。
道家对名利超越达到追求“齐生死”“无所待”“道通为一”的状态是对生命以终极的关怀,蕴含着一种顺自然之道,相忘于江湖,出生入死达观的人生态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如何处理自我与外物的关系,处理名利与自我,面对多元文化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道家的这种对生命的终极思考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道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第一、重构道家文化的价值体系。我们要秉承创新的精神,坚持弘扬民族主体意识、古为今用的基本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道家文化中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优秀因子赋予新的内涵。将道家思想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和当前中国的主流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融合,产生植根于道家文化又高于道家文化的时代精神和价值体系。
第二、重视道家文化的研究与保护。重视道家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对道家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与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要保护道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如古籍文本、文物古迹,以及与相关的习俗、节庆活动等道家文化遗产。保护道家文化的原貌的基础上做创新性的研究,摒弃当前文化市场中存在的“文化快餐”大杂烩、精神内涵断章取义的不良现象。
第三、加大传播道家文化力度。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建议在中小学甚至大学开设相关传统文化课程;加大传统文化社会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介,依托各类道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激发引导民众对道家文化的学习热情,使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真正成为人们思想的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人文艺术系,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艺术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9CA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