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2-04-29潘海锋沈文敢

体育教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竞争体育

潘海锋 沈文敢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三维健康观的概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而且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领域之一,在教学中也是不容疏忽的。可见,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是否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已成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合作竞争能力的培养

合作与竞争能力将是在当今社会中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在小学中注重对这方面的培养将有利于我们的学生早些适应社会环境。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很多形式多样的合作小团体,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力的舞台。在团体中,小学生要讲合作、讲良性竞争、讲交流等,为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展自己小组如何合作又如何竞争的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胸怀大度的良好性格。要教给学生了解,如接力赛中,不仅要求每个队员速度快,还要求在跑速相等的情况下配合默契、不能出现失误。哪个组配合得好,哪个组就可能获胜。

案例:我在教学小学高段的肩肘倒立时,让两个小朋友一组,他们既是相互合作的对象,又是相互竞争的对手,我让他们两名学生相互帮助学成这个动作,提出对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帮助对方完成动作,同时还要比一比,谁做得好。这样的合作竞争过程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是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树立良好的合作竞争观,使学生在面临困难或问题时,摆脱了原来旧的“单打独斗”的局面,共同合作来解决困难和问题,正应了一句俗话:“一个好汉三个帮”;同时在面临竞争对手时不怯场,做到相互竞争,共同提高,越战越勇,并在竞争中做到不违规,最终使小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拥有好的人际关系,不但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增进心理健康,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想拥有好的人际关系靠什么?就是靠一个人的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与人正常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1]

正是由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并及早对学生进行培养,而我们体育教学有这方面的优势:第一,课堂组织没有了教室和课桌椅的束缚,这让我们平时很少有交往机会的学生相互之间也有了交往,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更近更有利于交流,交往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站着,可以坐着,可以边做技术动作边交流等,这种多样化的交流能让学生更放松自己,大胆发言,提高交流效果。第二,团队分组与其他课相比更为灵活多样,我们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采用固定团队和临时团队交替的方式,使学生与不同的伙伴合作与交往,团队分组的形式也可多样化,可以是两人一组的,可以是三人的,可以是四人的,也可以自由组合不定人数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分组的期待和兴趣,有利于团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例如:在游戏障碍接力中,我采用了纸牌分组的方法,学生先通过所得到的纸牌,分成红、黄、蓝、绿、紫等组,然后,我让每个小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障碍接力比赛。比赛后,我重新撒纸牌,让学生重新组合,再比赛,这样,让学生在不同的组合中与不同的学生交往。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由于没有教室与课桌椅的束缚,把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拉得更近了,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更容易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有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团队之中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第四,体育课堂教学与其他课相比有更多的教学比赛,容易形成团队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学生在解决团队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

例如:我在教学生前滚翻的时候,在初步完成技能教学之后,让2~3名学生进行展示学习成果,然后让学生们说说刚才展示的同学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要加强练习,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还可以与同伴探讨一下,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得到提高。

三、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培养

耐挫折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体育教师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也要渗透耐挫折教育,担负起培养学生挫折教育指导的责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既敢于参与竞争,又善于竞争,在竞争中增强耐挫折能力,具备输得起、达得到、能吃苦、不屈服的优良品质。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课堂中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耐挫折的能力。其特殊性在于:其一,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比赛,作为比赛,那就必定有输有赢。比如:让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最后肯定有一队胜一队输,因此在比赛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要学生在面对胜利与失败时,都坦然处之,输的不要耿耿于怀,要相信自己经过刻苦的练习,还有赢的机会。经常性的这样教育,我相信学生会逐渐具备输得起的精神。其二,体育课的有些教学内容是很艰苦的,比如中长跑,在教学中,我们就要让学生有一种能吃苦,坚持就是胜利的意识和信念,完成全程的跑步。同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如此,不要遇到一点点的困难与艰辛就打退堂鼓,要有一种“再坚持一下就能成功”的意识,如果松口气就会被困难与艰辛打倒。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再缩手缩脚,而是勇往直前。其三,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人为的给学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增加一些困难,给学生多一些磨练的机会。如在学习前滚翻中,在学生学会之后,我还让学生在一个较小的藤圈中做滚翻练习,或让学生在滚翻起来后接另外学生抛来的球之类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前滚翻的动作,还多给了学生一次磨练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2]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将会直接影响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其人格品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只有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了,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相应的也就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比如: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团队活动中,当学生们认识到只有团队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取得胜利时,学生才会自觉地放弃个人英雄主义,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例:在水平一的“传接球拉力”练习中,就需要整个小组齐心协力,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第二,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游戏,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水平一的教学中设计一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学生在做游戏时必须要遵守规则。例:在练习“红灯停、绿灯行”时,一定要强调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当看到“红灯”时,在原地不动,看到“绿灯”时,才能自由行走,不然就会被“除名”。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了解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学生逐渐地从被动了解转为主动遵守和为他人着想,并及时地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

五、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说过:“依赖本身就是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而懒惰就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天敌”。处处对孩子包办,并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还是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体育教学也有别的学科所没有的优势:1.对于教学器材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回收,都可以当成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摆放器材,当然如何摆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课后,让学生将教学器材回收到体育器材室内,并摆放整齐。2.给学生一个劳动的阵地——体育器材室,规定学生要定期打扫器材室,并有分工,如:谁扫地,谁擦窗,谁清理垃圾,谁整理器材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劳动。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做的事情学着做”的劳动意识。

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时,首先,我们要相信学生能行,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行。其次,对于学生在劳动中碰到的困难,教师要在一边加以帮助和指导,但切忌包揽,否则学生会有依赖思想。再次,我们对学生的能力要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评价,不能要求过高,学生毕竟还小,能力有限。

参考文献:

[1]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杨丽珠.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竞争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感谢竞争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2016体育年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