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二):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2012-04-29

体育教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改革

【编者按】: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有其最适合的主客观条件,也应有其最科学的推进过程,对以前的体育课改,许多学校体育人满怀着期待,信奉着新颖的概念和理念,燃烧着自己的工作热情,带着对体育课问题的朴素的认识就参与到了其中,如此感性与理性不对等的课改行为,势必会给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一些方向性和方法性的问题,为了配合新一阶段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赖天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于素梅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杜晓红等就“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主客观条件”进行了讨论。

赖天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要进行课程改革就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也就是说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只有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课程改革才能顺利实施。今天我仅从课程改革的理论准备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是,要搞清楚时代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如何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落实到课程改革中去?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课程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

二是,要搞清楚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是什么?课程改革需要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我们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人说这次课程改革是以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这些思想理论能不能作为我们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建构主义的理论,据一些教育学专家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有许多流派,不同的流派有其不同的学术理论。到底哪种流派的学术理论更适用于体育课程,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弄清楚的。

三是,要搞清楚我国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状况,也就是国情。课程改革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国情。再先进的理论,再美好的愿望,如果脱离了现实,改革就难以取得成功。一谈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了刘泽化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时代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唤起人们反思一下历史,以便弄清楚自己背靠的是什么,自己的起点在哪里,自己处于历史发展链条中的哪一环,以及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中向前迈进。”课程改革必须考虑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我们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否则,再先进的理论与经验都有可能造成“水土不服”。比如说教师队伍问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如何?他们对课程标准的执行力怎样?如果对这个问题缺乏充分的认识,再好的改革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何况我们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兼职体育教师。另外,就是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能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对待这个现实情况,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课程改革应当以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为依据,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先进性与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利于发挥其引领作用,促使尚不发达地区积极创造条件赶上来,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状态在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课程改革如果不充分考虑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再先进的课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都要值得我们重视。我的观点是,以前者为主,兼顾后者,不走极端。

四是,要深入认真地系统总结和研究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与问题。我国自1903年正式开设体育课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体育课程建设到底有哪些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吸取?这也是我们应当搞清楚的问题。

课程改革需要具备必要的主客观条件,但我认为,改革所需要的条件是相对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不能要求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准备得十全十美了,才进行改革,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十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

我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是现实存在的,也是可以并应该分开进行讨论的。我认为所谓主观条件主要指参与体育课改的各种人的认识能力适应课改的状态如何,无论是课改的宏观指导者(如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们和国家培训的讲师们),还是从事体育课程研究并对课改有影响力的专家群体(如在各种期刊杂志学术大会发表观点的学者们),还是课程的实践指挥者(如地方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研员),还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也就是体育教师们,他们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解度、热情度以及知识技能的准备度等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观条件。我把主观条件细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是上述人群对体育课改目标和问题的认识。试想,上述人群对体育课程所面临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对体育课改目标的准确定位,那么,任何时刻的体育课改都是绝没有可能获得成功的;

第二,是学校体育人的改革能力,以及基于这个能力的工作与我们课改的目标是否相适合的问题。有些教育的问题并不是通过体育课改就可以改变的,这些问题与国家诸多改革有着联系,比如说有些问题与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有关,可能需要国家对整个教育方向进行调整,也可能是牵扯到教育结构的完善和改革,这些都不是我们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人所能办到的。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课程的改革到底能做哪些事情,能完成哪方面的任务,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识,不能贸然承接我们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说彻底扭转应试教育倾向的事,就不是体育课程改革能解决了的,甚至通过各学科的课程改革也不能解决多大问题。我认为应试教育倾向是因为中国人口多,优质工作资源相对少,老百姓对孩子从事优质工作的要求又比较苛刻,每个家庭都在追求理想的工作,而教育又是这些追求的唯一路径,因为在和平社会里也只有这个路径,是这个复杂的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其实每个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国家都会有应试教育,日本有,韩国有,中国的台湾也有,但澳大利亚就基本没有,因为澳大利亚人口少,资源多,很多家庭基本上都是农场主,人们未必非得都当公务员,当大学教授。所以应试教育是个国情的问题,绝不是通过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改革就能解决的,这也是我经常主张“实现在当前应试教育倾向条件下的素质教育”的原因所在。体育课改一定要记住:有些事情是我们能做的,有些事情则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是能力问题,也是策略的问题,更是智慧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体育课改的主观条件。

第三,是我们体育改革的基础理论。实际上,此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是不清晰的,甚至还是有错误的。比如说,后现代的教育理论能不能成为中国当前体育课改的指导理论(当然也包括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传播是不是正确和准确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固有的知识?如何有效和有保障地发展人的主观构建能力,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的,而哪些不是等等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还比如刚才说到的兴趣问题,我想每个教师都会认同要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要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什么是运动的乐趣?乐趣和兴趣是怎样的关系?兴趣是如何发生的,强迫是不是一定泯灭兴趣?什么强迫泯灭兴趣,兴趣与学生成长是什么关系,兴趣是怎样消失的,短时间的兴趣能否转化成长远的习惯行为,这样的理论我们好像都没有,至少是说清楚。其他似是而非的、错误的理论就更多了,诸如“目标统领内容”、“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色彩”、“淡化竞技性运动技术”、“教材不要过于系统、细致和规范”、“教学内容要生活化”等说法都有着明显理论缺陷的。所以说,前一阶段体育课改的基础理论准备是不足的,是有问题的。

第四,是学校体育人对课程改革的适宜的热情度,以及适宜的动机。在此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初期,体育教师和专家学者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涨,这里有大家对应试教育倾向不满的因素,也有体育教师对自己学科地位低下不满的因素,有希望通过改革让眼前的诸多条件得以改善的因素,更有通过课程改革平台发展自己的动机,而且,最后的动机是最直接的。所以,基层的体育教师都期望快速的出成果,快速的拿出一节被大家认可的优秀课,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体育课改的先进典型,实现自我的跨越式的成长。这种热情无可厚非,也是需要提倡和支持的,但如果学术的冷静被这种行为的热情所淹没时,体育的课改依然会面临着危险。

体育课改的主观条件应该有上述几个方面,即:准确的问题、清晰的目标、与能力适合的工作、必要的基础理论构建以及适宜的热情度。

我认为,体育课改的客观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国情。我认为,国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说到国情,特别是中国人说到国情往往强调相对落后和负面的东西。我们要认清国情,尊重国情,但困惑的是要不要改变国情,现在由于国情而产生的争论也在这里。但无论是尊重、适应还是改变国情,都要首先认识国情。比如说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存在是中国的国情,我们要认识这个现实,又要正视它和适应它,同时还要改变它。我历来的主张是“要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实施素质教育”,我比较反对“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说法,不是说它不对,而是说它不够现实。因为那是国家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现实来决定的,总之,国情是体育课改的最大客观条件。

第二是体育课的基本质量。体育课改一定要建立在当前体育课的基本质量上去做改善、提高及改革,如果这个基本质量和基础没弄清楚,或者是它的水平特别低,那么我们的体育课改也要从一个最基本、最现实的基础上往上提升,这个基础必然决定着我们的体育课改问题认识、目标设定和工作方略,因此它是客观的条件。

第三是物质条件。这是最基本的,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客观条件,因为体育是一个“玩物”的文化,体育运动一定要有器材和场地设施作为基本条件,这一点与其他学科相比,要明显的不一样。

对于上述客观条件的准备,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理清体育课程中的基本问题,如,我们过去都做了什么,问题在哪?做的那些工作已经为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如果改革之前没有理清这些问题,那么要按部就班地推进体育课改一定是很困难的。前一阶段的体育课改在清理问题的工作和思路方面有以下几个缺陷,第一是太冲着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去了,而且有把《体育教学大纲》完全当做改革对象的倾向,这使得我们理清问题的视野过于狭窄,就课程文件看课程文件,就课程问题看课程问题的现象明显;第二是对过去成果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因为要突出新课改的独特性和分界标志性,因此找过去负面的东西多了,看过去的优良传统少了;第三是把其他学科的课程问题也当体育的问题来解决,由于对体育课程的基本问题研究深度不够,导致体育课程在前一阶段的目标不够清晰明确。

第二是努力构建体育课程教学基本理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没有发展,体育课改就必定原地打转,现在明显缺乏的课改基础理论主要有六个方面:

(1)体育课程的编制理论,这是统领性的理论,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体育课改前期,一些课程领导者就坦言说编不出有体系的体育教学内容,可想而知,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制是一个怎样的随心状态,这样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条件和基础会怎样?

(2)体育学理研究。运动技术掌握是什么样的学习活动?什么叫“会”和“不会”,其标志是什么?不同的运动技术是怎样被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状态的学生学会的?各个运动技术在不同学段的学习终点(大致的)在哪里?各个运动技术的教学单元计划是怎样的?各个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与教法和学习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最基础的教学理论如果不清楚的话,我们可能永远只能提出泛泛的教学要求,我国的运动技战术教学一定还是“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教到哪算哪”“十二年什么都学不会”的低质量中徘徊,终生体育一定还是遥遥无期。

(3)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的研究。当前很多的课改教改问题都出在“体育与健康的结合”上,最简单化的结合就是把健康的东西加到理论课中,我想应该不是这样的,我理解“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名称变更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是为了提高体育的效益,是要引导学校体育人把课程的效益更加清晰地指向“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为学生一生的健康生活服务”的课程终极目标上来。但是,这个“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应如何构建?是不是提一些健康的目标然后增加若干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就可以?体育为主的课程要教的健康教育内容是什么?运动技术教学和身体锻炼应怎样与健康教育融合在体育的课堂里?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不足,体育人对此疑惑,提倡健康教育的人很焦急。

(4)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理论。人的社会化到底是什么?体育促进人社会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要改变什么内容和什么教学形式来提高促进社会化的效益?合作学习方式能解决什么?集体主义教育和合作学习是怎样的关系,关于这些方面的基础理论应该说不是够不够、足不足的问题,应该说就是个空白。我认为如果暂时说不明白,倒不如还是提“组织性”“纪律性”“快、静、齐”等这些已被大家理解的目标和要求为好。

(5)体育运动与人的情感及其发展关系的研究。通过体育调整人的情绪,促进人的情绪优化是社会对体育很期待的事情,甚至外界对这方面的期待和承认已经超过了体育人的理解和解释,但体育人在这方面的基础理论是不足的。如果我们在课程改革中要强化这个功能和目标,我们就必须先说清楚,让体育教师们更明白。我还认为如果暂时说不明白,倒不如还是提“勇敢”“坚毅”“顽强”等目标和要求为好。

(6)参加体育的兴趣、乐趣与成功体验的研究。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再重复了。

第三,就是要非常有针对性地、有限度地、有目标地提高我们体育教师的素质。为什么说是有针对性、有限度、有目标地提高呢?现在,80后的孩子都已经上完大学进入工作岗位了,他们逐渐会成为体育教师的“新生代”,他们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工作能力和教研能力能否适应课程改革?这是一个有些让人担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针对这些新老师,目标主要放在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提高上进行培训。今后的重点不应该是热热闹闹的、大范围的、理念宣讲式、蜻蜓点水式所谓全员的培训。这种全员培训在现实中也很难实现,前些日子我去某省培训,发现来的一半是数学老师,在某些地方,这种培训成为了一种福利待遇,培训单位还无法控制培训老师的资格,试想这培训能管什么用?如果我们的培训是指向特定人的、指向运动技术内容和教学技能培训的,上述不良现象就会减少。我认为应该为基层的体育教师编非常具体的教材和教师用书,比如说编写《课课练1000例》《中学运动技术教学单元计划200例》《体育课中的3000个知识点》《体育课中的优秀教育实例200》等等,为广大体育教师做好最基本、最需要的服务,并不断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特别是年轻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吴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

在对课改基点的认识上,专家的主观愿望相对于教师的能力和其他一些客观条件而言是不一致的,在某些方面,专家的主观愿望远远超越了教师的能力,超越了现实条件的载荷能力。其原因可能是专家或者课程设计者把教改和科研混淆了。我们可以把科研设置在一个“理想状态”,控制很多干扰因素,只剩下自变量和应变量,最好还是用“定因定果”的科研方法。在这样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教改实验,或者叫“准实验”研究,比如我们在城市,或者条件较好的地方实施,实验结果比较可能理想一些,符合设计。但是我们教改面临的是全国,是一个差异性比较大的国家。事实上,来自教学实践的很多实实在在的因素是不能排除、无法控制的。因此,教改如果脱离了现实,就不可行,不可信。

我认为,十年的课改,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教师的能力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换个角度说,课改的设计者没有提供适合教师执行的实践方案。就教师而言,问题在于,教师的知识储备严重达不到课改提出的一些愿望。比如说,新课程提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领域,但是,事实上,教师或者教研员缺乏有关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执行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一知半解肯定不利于教改的实施。没有必要的、基本的知识更新和观念转变,就注定了这两个领域课改执行力乏力的后果。刚才说的是知识储备,第二点是教师的能力储备。近两年来,我在设计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当下体育教师能力低、技术差的情况。当然,有部分教师是非常优秀的。当下的体育教师,运动能力、技术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与十年前的体育教师比较,距离课改的要求都存在巨大的差距。造成的原因是,现在一线教师教龄在8年左右,他们正好赶上高校扩招,考入的时候条件就差,加上高校教学资源缺乏,所以他们基础就不好。他们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后,又没有机会获得系统的培训,所以造成我们教师的能力培养不够。

上述问题,显然是上一阶段课改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导致主客观不一致,因此,需要下一个阶段的课改予以足够的重视。

李小伟(中国教育报记者)

10年前课改还是有必要的,现在看当时的课改存在很多问题,不太成熟。但是改革就是这样,等到所谓成熟了(事实上什么是真正的改革成熟期谁也说不清楚)再搞,也不见得就比现在好。不过我认为,课改中最大的成就是观念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大家发生了很多观念上的变化,比如说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面,而非单纯的智育;过去讲的是灌输,现在讲引领。

现实是城乡的差别非常大。因此,在推进新课改中,我认为,一个从下而上的推进比从上而下的推进更重要。这就要求专家提供一些东西,让教师跟着走。专家们提供的标准是大众都能够做到的标准,一些做不到的教师跳一跳也许就够着了,如果有教师感到专家提供的东西不能满足需求,他自己就可以向前走,而不必跟在专家后面走。我希望体育学科能够有这样的教师,在他自己的努力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为学校体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也带着专家和整个学科迈进了一大步。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迈得快一点。我认为,观念的碰撞非常重要,在改革这个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观点去碰撞,只有各种观念碰撞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才能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进步。观念的碰撞不一定非要分出输赢和高低,事实上这种碰撞本身就是一种提高。现在体育改革中存在一些观念不同的问题,我认为是好事,专家意见不同、见解各异,大家可以拿出来共同探讨,学术嘛,就应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不要搞人身攻击。其实,每个体育老师也可以进行观念上的碰撞。这样才会显出这一学科的活力和学术氛围,因为观念就是在不断的碰撞和讨论中发生改变和进步的。

我认为,课改最关心的还是人的全面发展,这里面包括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一个人小时候的动机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决定他的一生志趣和发展。我做过一个调查,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让他很好的参与体育运动,即通过兴趣吸引他,而是强制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会非常糟糕。因为他当时是被强制参与了,但也许这辈子就恨上体育了。因此,体育如何让孩子养成一辈子锻炼的习惯,需要在方法、方式上进行讨论。不要因为我们在农村,缺少体育器材和场地,就放纵自己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去为他们创设最好的适合他们的体育情景进行教育。同样,也不能由于在一些城市和地方,体育教育不受重视而缺少对体育教学的开拓和挖掘。因为只有真正的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角度着想,体育教师的作用才会真正体现,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健康奠定基础。

于素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一、主观条件

主观条件主要是关于人的条件,我想谈三类人。

第一类是专家,专家在课改中有什么样的主观意愿。专家在整个课改过程当中对课改进程的把握水平和能力越强,积极影响性越大,所以专家的这种意愿、能力是决定课改能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第二类是一线教师,他们的兴趣、态度以及能力,也是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课改最关键的主导者还是教师,因为教师的能力水平能否达到课改的需要,对课改方案能否理解、能否执行、能否实施也决定了课改能否成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教师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资源开发把很多项目、内容都搬进课堂,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做了积极的探索,但对新课改提出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把握的还不是很透。如,老师给学生问题,让学生回答,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学生真正的探究有时候不是老师给予的,需要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探究。在现实中大多数老师缺乏如何发现学生的探究和引领探究的作用,而往往是教师的探究能力还不够时就设定问题让学生去回答,好像这就是探究,所以教师的能力不能够对现在课改提出的新的方法很好地把握和运用的话,就很容易走向偏差。教师不能够理解上级和专家对课改的意愿和要求是什么。再一个是教师的观念能不能转变,教师观念的转变,在主观条件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教师观念转变不过来,只是在迎合、应付课改,那么就不能彻底的完成课改。再有就是实施的能力问题,教师有没有独立的思想、方法和主见,如果理不清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缺乏对课改中对错综合判断的话,也很难在课改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第三是领导的态度和支持度,各级领导是否理解、支持是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保障,如果领导支持度不是很高的话,主观上的条件也是不充足,不完善的。

二、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我理解为是关于物和人的综合条件,其一是场地器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场地是必不可缺的。很多地方的场地器材都配备了,但是质量还不太过关。要实现课改,场地器材的种类要丰富,数量要够,质量要好,这是保证安全很重要的一环。

其二是师资力量,就是人的要素,包括教师的数量。但是目前教师数量不够,满足不了课改的需要。

农村的兼职老师很难保证上课质量,让他接受新的理念和知识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专职教师的配备问题解决不了,课改也是很难推进的。另外,教师教的能力、讲的能力、示范的能力确实是有差异性的,所以师资力量方面也是客观条件中一个很重要需要的。还有,有没有为教师创造这样的环境,有没有充足的时间,有没有精力。一个教师一星期上了20多节课,正常应付课程就已经很累了,再让他思考和探究学习,他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的。因此,新课改后,教师工作量的问题值得探讨。

第三,教材资源,课改提出以后,新的教材一定要是高质量的教材,以前在统计教材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教材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错误,这是很可怕的,其他学科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做的要好得多,所以课改更需要有高质量的教材支持。

第四,课标解读,老师不容易理解课标,理解了半天有可能理解错误,出版比较通俗的带有案例的课标解读也是极其必要的。再有就是教学参考资料,刚才毛老师说“课课练”,这是非常重要的。

杜晓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副教授)

体育课的核心任务是运动技术和方法的习得,教学过程中有关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因素往往是非预料的出现在一些情境中,教师要结合着这样的情境来实施一些心理或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这才会有点儿效果,但这种情境在实际课堂中也并不是经常出现的。而且在一个技术教学单元里很难提前确定哪一点与心理健康有关,哪一点是社会适应,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往往更多的是老师社会认知、人格修养方面的影响,所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影响或干预是不现实的。这也导致在对教师的培训中,给予老师有关的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知识也都很虚,并不是实践教学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内容或者方式。

说到社会适应的问题,比如贯穿在小学整个学期的班级足球比赛,在足球比赛过程中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开始责骂队友,有的很不服气等,教师和家长很快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借机进行团队合作的教育,调整孩子面对比赛的心理素质等等。这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适应的问题,集体运动竞赛对孩子的促进是非常明显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之间的冲突不断,队长与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对问题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些方面是他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很难学到的。

关于运动兴趣,我在形体课的教学中一直在积极探索学生是怎样一步步形成兴趣的。比如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练习时身心的愉悦感和舒适感,这是首个兴趣点。在几节课后学生对技术基本掌握后,肌肉力量、控制等有了明显的提高,就要关注学生在技术层面的兴趣点,兴趣点也是要不断增加的。学习技术后她的下一个兴趣点就有可能是他对技术学习的进一步认识,想要了解技术的学习基础是什么?以及她们以后不断学习、练习的兴趣在哪里?兴趣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去引申,不断地深化兴趣,最终一定把它导向喜欢这个运动项目,喜欢这个运动技术,最终是一个综合性的认识。这种兴趣和喜欢是有层次的,如果他喜欢这个运动仅仅是因为好玩,那还是一个浅层次的乐趣或者兴趣,很可能玩几天之后,就找不到进一步深化兴趣的点了。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改革
改革之路
体育课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瞧,那些改革推手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