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12-04-29
2011年,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4.8:29.5:35.7,其中一产就业比重继2003年稳定下降到50%以下之后,2008年又进一步下降到40%以下;二产就业比重由2002年的21.4%上升到29.5%,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三产就业比重则由2002年的28.6%增加到35.7%,年均增加0.79个百分点。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
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3000多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先后有2800多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1.1%,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550.4万人。目前,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2万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13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总数分别达到2146个和2149个,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9万多人。截至2011年年底,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81.84万人。每年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达3000万人次。
2003年至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9801万人,年均增加1089万人。2010年、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分别达到1168万人、12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下的较低水平。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186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116.8力人,786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全国累计有1.2亿多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技工院校
为骨干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健全,2011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163.5万人,比2003年增长78.5%,技工院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2003年以来,全国共有1.27亿人次参加政府补贴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2011年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结果计算显示,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达252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5.9%。
省内务工人数首次超过跨省外出人数
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人。
在中西部就业的农民工增长较快,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就业的比重下降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828万人、5072万人,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3.1%和20.1%,比上年下降0.9和0.8个百分点。年长农民工比重逐年增加,农民工的供给状况在改变
调查显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2011年的38.3%。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岁。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