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2012-04-29于瑞杰刘丽孟海峰赵敬朋

会计之友 2012年32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对策研究财务管理

于瑞杰 刘丽 孟海峰 赵敬朋

【摘 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在改革的进程中,其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列举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运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先进模式解决这些问题等,以期达到优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对策研究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息息相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讨是在1985年,当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里首先提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从1985年开始,到1999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标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推开,全国绝大部分高校组建了后勤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各个高校后勤集团有的成绩斐然,如河北大学,职工股份制的建立、职业化后勤的创建、在全国率先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再比如在江苏高校后勤改革中以创新性、引领性、公益性、包容性为特点的“江苏模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组织性质定位不清、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财务管理体制尚处于过渡状态,仍然是高校财务的二级单位,缺乏独立性。本文旨在探讨目前高校后勤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明确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每股市价最大化,一般企业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高校后勤因为社会化改革的进行,其身份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教育服务功能,逐步转变为教育服务与企业盈利的双重身份,其追求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再单纯是对师生的服务质量最优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也逐渐成为其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定化,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单纯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是利润最大化。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服务师生的目的,背离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师生的意见很大,所以是不可取的;有些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目标仍然沿用社会化改革前服务师生的目标,而没有讲求利润,导致后勤微利经营;有的是亏损经营,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可取的。

(二)筹资渠道单一,不能形成合力

筹资渠道是企业取得资金的方向和通道,是企业筹资的源泉。从筹集资金的来源角度分析,筹资渠道可以分为企业的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企业外部筹资渠道主要有: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其他企业的资金、居民的资金;企业内部筹资渠道主要有:企业自有资金、企业应付税金和利息、企业未使用或未分配的留存收益。相对于高校后勤来说,原来一直是高校的二级单位,和系部没有区别,筹资渠道主要是靠财政预算拨款,筹资的规模受地方财政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且方式单一,对高校后勤的快速发展不利。笔者调研发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在筹资方式的选择上,仅有少数高校后勤开始趋向多元化,利用了除财政拨款之外的资本,加快了高校后勤的整体发展,而大部分高校后勤仍然沿用旧有的筹资模式,依靠财政预算拨款,对多样的筹资方式不感兴趣,造成其资金来源单一,并且有限,不利于高校后勤的快速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投资管理

投资,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货币资产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并且希望从中获得收益,投资可以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多年来,有些高校在投资管理方面做得很好,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投资管理还很陌生,不知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产转化为资本,尤其是暂时闲置不用的货币资金,没有盘活,在一些主要的投资领域失去了高校后勤集团的身影。投资意识没有形成,更谈不上对投资的管理,比如对风险与收益的控制、对行业生命的周期分析、每股收益的预测、对投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分析、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分析等等。

(四)利润分配不合理

由于长期形成的高校管理后勤的体制,使得在人员的收入分配上也纳入高校统一管理,高校后勤人员在收入分配上没有自主权,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对形成的收益,绝大多数后勤集团是以利润的形式上缴学校,自己没有决定其分配的权利,一些员工的收入分配方案,也要由学校统一规定,没有真正按照后勤工作的特点确定员工奖励规则,使员工逐渐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对后勤集团乃至学校的整体发展不利。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高校后勤集团缺乏市场意识

尽管后勤集团在形式上已经剥离长达十多年之久,但是仍然有一种高校二级单位的思想,单一地去申请学校的资金支持,不想积极主动去开拓市场,思想意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长此下去,必然导致其资金的不足,难以应对越来越庞大的后勤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高校后勤的身份,使其财务管理目标模糊

长期以来,高校后勤始终是学校的二级单位,公益性不言而喻,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高校后勤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与学校剥离,有其独立的法人地位,在形式上已经与学校脱离关系,要求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主经营,但是服务对象实质上仍然是学生,仍然具有公益性,所以财务管理目标划定比较模糊。由于后勤集团在学校特殊的地位,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保障,如果使其完全市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必定会损害师生的利益,但是如果完全以公益性为导向,不计成本地运转,也会使后勤集团难以长期发展下去。所以,高校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既不能完全市场化,也不能全部公益化。

(三)高校后勤独立法人地位没有真正确立,运行机制不完善

高校后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绝大多数高校组建了后勤集团,从表面上看,后勤集团已经完成了从行政组织到经济组织的转化,但是实际上,这种剥离只是形式上的转化,高校后勤的不少服务经营单位或者不少服务经营环节上还存在行政手段,造成后勤提供服务却得不到相应的收入,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经济纽带中断,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意义上的经济组织并没有真正成立,也不可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参与市场竞争。

三、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目标

高校后勤具有公益性和市场经济属性,公益性是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后勤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先进的育人理念,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好。后勤集团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后勤的公益性,必须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再去抓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性质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后经济实体的重要特征,要求后勤按照经济规律来做好高校的后勤保障服务,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规则,引入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作为高校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既要兼顾其公益性,又要考虑其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实质上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笔者认为,高校后勤集团在兼顾公益性的前提下,追求其价值的最大化,是其应该追求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努力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证后勤集团的更大发展

正如上文所述,高校后勤集团仅仅依靠财政预算的单一筹资渠道,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后勤集团更大发展的瓶颈,资金的缺乏,使之管理上也很难做到精细化。就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来讲,高校后勤集团首先应该尽可能多地争取财政预算资金的支持。作为高校后勤集团,财政资金一直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占有的份额也是最大的,财政资金是高校后勤集团在筹资时首先应该争取的对象。其次,高校后勤集团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政府的支持,尽量争取到低息甚至无息贷款,这样既可以保证后勤集团充裕的资金支持,也不必为此付出太多的代价。再次,后勤集团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共建校园,比如由于资金的匮乏,后勤集团在食堂的饭菜质量上、就餐环境上难以有大的提高,可以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引入企业的资金,同时给予企业在食堂经营方面相应的优惠待遇,达到双赢的目的。最后,高校后勤集团可以在集团内部实行股份化,鼓励职工投资入股,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集团募集到需要的资金,同时也给企业员工增加了福利;另一方面由于职工入股,员工与集团的整体利益形成一体,集团发展的好坏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后勤集团的更大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达到集团与员工的双赢。

(三)积极树立投资的理念,提高投资管理的质量

对于高校后勤集团来说,投资理念的树立还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由于长期作为高校的二级单位,后勤集团自身没有更大的自主权,在投资领域,几乎难以发挥作用。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十多年中,尽管高校后勤集团在形式上已经与高校分离,但是对于手中的货币资金如何转化为资产为自己增值,还没有很好的思路。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后勤集团的决策层一定要树立投资的理念,把手中的实物资产、货币资产等盘活,去投资到各个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为壮大后勤集团的实力积蓄力量。一是充分利用手中的资金注册诸如房地产公司、培训公司、旅游公司、餐饮公司等子公司,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环境为后勤集团服务。注册这些子公司,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参与市场竞争,在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市场、培训市场、旅游市场、餐饮市场争得一块蛋糕。如果这些子公司发展良好,既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润回馈学校师生,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达到双赢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手中的资金选择优良的项目进行投资,比如参与一些大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利用一些优惠的政策为学校服务;再比如通过购买一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方面进行投资。二是在投资领域的选择上要有所侧重,一定要考虑那些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的领域进行投资,不能盲目地投资,否则可能造成投入很大,但是收益并不理想的局面。投资领域专业人才的引进是投资管理成败的关键,对后勤集团来说,由于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学校的一些教师家属成为了后勤集团的员工,在后勤集团员工整体结构不合理的前提下,盲目投资,必然造成投资管理的失败。笔者认为,高校后勤集团应该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吸引有经验的人才加盟高校后勤集团,为进行高效的投资管理做好准备。比如风险与收益的控制、通货膨胀率的分析等等,如图1所示:

(四)调整利润分配方式,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对于高校后勤集团,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收入分配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后勤集团的特点,不能简单地按照各个系部津贴、课时标准来确定收入分配方案,要完全按照企业薪酬的管理方式,在编制方面,不区分在编与非在编,努力实现同工同酬。一方面,后勤集团的所有员工都要参与集团管理,通过参股的方式把员工的利益与集团整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保证其基本薪酬发放的基础上,后勤集团的年收益按比例对员工进行分红,让员工真正体会到做企业集团主人的自豪感,增加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后勤集团要建立薪酬制度与考核制度相结合的体系,员工的收入与本人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对于管理岗位实行按岗位职责和贡献大小取得报酬的办法,对技术岗位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定量考核报酬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对普通岗位员工的工资标准要与后勤公司效益相联系,同时对于有经验的普通岗位的老员工,要比照对后勤集团的相应贡献分配收入,让普通的老员工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后勤集团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业务比赛,重奖业务能手等方式,提高能力、锻炼人才,激发各级员工的工作热情。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集团社会化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论述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了一些看法,论述的观点不是很全面,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

【参考文献】

[1] 韦德洪,农艳红.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3).

[2] 谷爱国.论新形势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3] 牟起玲.浅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J].高校后勤研究,2009(3).

[4] 张羽.基于多元产权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商界,2010(11).

[5] 葛洪朋.关于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思考——基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视角[J].财务与金融,2010(6).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对策研究财务管理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