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绩评价的关键要素刍议

2012-04-29裴宏波

商场现代化 2012年30期
关键词: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

裴宏波

[摘 要]业绩评价对于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利益相关者决策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业绩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其中较为关键的要素是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它们对业绩评价的结果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评价主体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业绩评价是特定主体依据企业财务活动所呈报的相关信息,将预先确定的标准与企业财务结果对比,以判断现在状况好坏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业绩是经营或管理行为的结果体现。经营业绩是由企业经营活动而带来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化。管理业绩针对企业管理活动所呈现的结果进行评价,它反映了企业人员努力程度所带来的结果,由于可控与不可控因素较难区分,业绩呈现的滞后性,评价侧重于可控因素范围内的努力表现。业绩评价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一方面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综合考核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水平,了解各行业企业竞争状况、资源配置、盈利水平,为制定经济政策,改善企业理财环境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还要评价企业交纳的税金、提供的就业机会,给予员工的社会福利保障、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借以强化对企业监督,更好地约束和激励企业行为。2.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业绩评价是对企业的基础管理、资本运营、债务状况、财务风险、经营能力、创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通过对经营者的评价,可以全面正确地评定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为企业所有者考核、奖惩、解雇、聘任经营者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职业经理人的优胜劣汰。通过业绩评价,可以全面系统剖析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的相关因素,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方位提高企业竞争实力。3. 提高利益相关者决策水平。投资者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以此制定投资决策,还要对企业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企业价值贡献程度进行评价,以决定奖惩力度。通过对企业信用状况、风险程度、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债权人才能作出相应信贷决策,供应商方能制定适宜的信用政策。客户则关心企业履行义务能力及自身权利保障程度分析,政府部门则要从行政管理和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价。

一个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其中较为关键的要素是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供应商、客户、政府部门等。企业业绩评价主体的变化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的历史,经历了一元评价主体到二元评价主体再到多元评价主体变迁的过程。为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的业绩评价传统模式,正让位于为利益相关者的业绩评价崭新模式。考察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政府部门是企业业绩评价主要主体,从评价范围的界定,评价指标的确定、指标权重的分配、评价方法的选择,全由政府相关部门一手操办。这种具有鲜明行政管理特色的业绩评价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业绩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应从“政府至上”的业绩评价模式,转变为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业绩评价模式,建构与多元评价主体相适应的业绩评价体系,以期对企业理财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与规范,促使企业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是评价主体根据评价目标对评价客体相关方面进行的衡量。从业绩评价的角度考察,财务指标是从财务数据的角度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努力程度,它是一种结果的体现,更多属于滞后性指标,非财务指标是从经营属性来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努力程度,大多属于先导或过程指标。当前企业短期思想盛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社会责任观念缺失,市场乱象丛生。这与现时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关系,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评价范围狭窄,财务指标数量众多,非财务指标无足轻重,造成企业业绩评价的片面性,不利于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必须拓展业绩评价指标、增加非财务指标,拓宽业绩评价范围。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反映关键成功因素,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易于理解沟通,符合权变管理原则,以此建立逻辑严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不断关注产品质量, 产品创新, 职工培训, 市场开拓,环境保护,公益事业。进而为演进到评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奠定基础。评价方法是业绩评价的具体手段。传统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有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法等,其共同点都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这些数据较易获得和较为规范,有利于业绩评价的顺利进行。但是它们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财务报表信息资料失真导致业绩评价不实,二是忽略企业外部市场竞争地位的考量,三是日常经营与战略管理严重脱节。现代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有卓越绩效模式,绩效金字塔,平衡计分卡,绩效多棱镜等。这些评价方法扩大了非财务指标的数量,拓宽评价的范围,但也带来许多的问题,诸如缺乏核心指标,资料信息难以获得,运行成本庞大,操作复杂成效不显著等。由此可见,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业绩评价方法都有优势也存在着局限性,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适合所有企业的评价方法,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绩效评价方法,使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更加完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更加协调,更好地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协调相关者利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不同评价主体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技工院校评价主体多元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