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倾听习惯的探究

2012-04-29李月霞

成才之路 2012年32期
关键词:竖笛乐曲歌唱

李月霞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倾听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不仅对欣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倾听,才能不断地接触、参与音乐,从而让他们走进音乐艺术的殿堂。

一、歌唱教学中的倾听

1. 倾听“老师”的声音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歌唱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倾听“老师”的声音——老师的范唱、磁带、光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听清楚音准、节奏,体会到怎样的声音才是好听的,为下面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倾听同学的声音

倾听同学的声音,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能有意外的收获。在歌唱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我经常请个别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唱,其他同学通过倾听他的演唱,找出他演唱的优点和不足,并与自己的演唱习惯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足。比如在演唱《故乡恋情》时,有些同学不仅歌声好听,唱得准,而且表情丰富,其他同学不仅能纠正自己的不足,还能学到表演的方法,从而改正了自己的不足。而这样的倾听,还能培养学生文明欣赏的习惯,真是一举多得。

3. 倾听自己的声音

学习中也不乏“耳高嘴低”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听同学演唱时,能很容易地听出优劣,而对于自己,往往是自以为还不错,可同学的评价却不高,因此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只有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地调整。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学生录音,再将录音播放给他们听,孩子们特别激动——从录音机中传出了自己的声音,也能更直接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歌唱越动听越好,既得到了学习,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欣赏教学中的倾听

新课程中安排了大量的欣赏内容,有些欣赏乐曲学生比较感兴趣,而有些乐曲(如大型交响曲、管弦乐曲等),学生在欣赏时就会表现出不耐烦、无兴趣,加上小学生原本音乐素质就不高,因此造成学生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学会倾听在欣赏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闭目倾听法

教学中引导学生紧闭双目倾听音乐,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听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乐曲的意境。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时,我要求学生在回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的前提下,闭上双眼倾听乐曲,学生仿佛走进了故事中,与乐曲的情绪产生了共鸣。

2. 动静结合倾听法

好动是小学生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听到音乐时。因此在进行乐曲欣赏时,要给学生布置一些适当的任务性动作,如表情、律动、划拍、默数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等,让学生在参与欣赏活动的同时有序地动起来,动中静听,既满足了学生动的需要,又让学生有效地感受了音乐的主题。

三、器乐教学中倾听

在新课程中,有一个版块是器乐教学,旨在培养孩子们一定的音乐技能,同时对歌唱教学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在器乐教学中,倾听则是必不可少,否则整个课堂将是噪声一片,混乱无比。

1. 同步练习倾听法

在竖笛教学中,学生有大部分时间要练习吹奏,所以我總是要求学生先使用同步练习倾听法——即只练指法不发声,边听老师(或磁带)的范奏,边进行同步练习。这样,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节奏,还能感受到歌曲蕴含的情感。当学生掌握节奏后,再进行有声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对比倾听法

在小学阶段的竖笛教学中,断奏和连奏是两种最常用的表现形式。那么一首乐曲到底是用断奏表现好,还是用连奏呢?我总是把这个决定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对比倾听法,找出最合适的表现形式。如在吹奏竖笛曲《茉莉花》时,曲中有多处连奏标记,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吹奏时却忽略了连奏要求,我请个别连奏处理较好的学生进行吹奏,认真倾听的学生就意识到:对比断奏吹出来的效果,使用连奏吹出的曲子更加连贯而流畅,有一种柔美。当他们再看到这些标记时就不会无动于衷,及时提醒自己按要求进行吹奏练习。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乏团体合作,如合唱、轮唱、合奏等,而这些都需要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要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但我们可以教会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方法,培养他们一种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这也是令人欣慰的,同时也是让孩子们受用终生的。

(扬州市广陵区泰安学校)

猜你喜欢

竖笛乐曲歌唱
我交到一位新朋友
始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歌唱十月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