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2012-04-29景艳华

成才之路 2012年32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师生

景艳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陪伴着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了三年,三年来,坚持以新课改为理念、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为导向、以学生基础为基点、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摸爬滚打,很苦,很累,但也有收获的快乐。冷静回顾探索新课改的历程,多可喜,亦多思索。

一、回归本真,讲求实效,挖掘教材功能

语文课本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运用和传播语文的最主要途径。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发给学生预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写作背景以及相关故事,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同时在写作文时,若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也可巧借一下教材,也能够成就一篇考场佳作。

二、用心探索,敢于創新,构建学科模式

新课程强调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模式、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模式。

放手课堂,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在教学中,我给自己重新定位。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一个“教者”变成“学者”,即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有一位教师曾说“我们的教学从单口相声变为三句半,三句是学生展示,半句是教师点拨,是要说在点子上的”。放手课堂,敢于打破原有的课堂模式,学会等待与倾听,师亦生,生即师,师生相长。让学生问,说,黑板展示,下桌讨论探究,人人参与,个个精彩。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讨论、展示、反馈三步贯穿起来,学法灵活。学生的学习流程从“独学”到“对学”,再到“群学”,使他们回归原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给以点播,与学生形成互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师生共同探讨,使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通过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感悟,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把知识“以点连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的形式完美地呈现出来,从而构建出知识网络。

三、抓住学科特点,体现人文关怀,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对于极富感染力与情感性的诸多课文,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科技手段,上课伊始创设情境,引发情感陶醉,即“未成曲调先有情”。 提供引导性材料或激情导入,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兴趣,进而诱发学生自主地去品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体味文章的思想情感。自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到深处方动情”。有助于学生认识的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理性的认识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迁安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师生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麻辣师生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