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与真实

2012-04-29王满张德安

山花 2012年4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思潮文学

王满 张德安

近几年来,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热播给人们带来娱乐感官享受的同时,也從一定程度上传递了历史文化知识。如二月河的小说《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一被搬上银幕,就立即吸引了大批的历史剧爱好者,不仅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还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评议。历史、文学、影视的结合,共同打造了一批“历史正剧”。这些“历史正剧”兼具娱乐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通常将真实的历史事件通过虚拟与真实并存的情节描述,以引人入胜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剧中被活灵活现地演绎出来,带给我们的是最直接的感官感受,并由感官经验转化为生活经验。更有甚者,已完全用由历史剧中得来的经验感觉来品评历史人物、解读历史事件。正如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导论》中所言,“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在当今文化传媒发达的时代,“历史正剧”已被生活节奏加快、读书时间不多又渴望精神追求的人们像吃“文化快餐”一样迅速接受,并且难免存在用“虚拟的历史”代替“真实的历史”的现象。一些旨在打造文化消费品的、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也给了人们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和进行颠覆历史的可能,或者不承认历史事实的真实存在,或者无视历史的真实存在而随意编排杜撰。

遗忘、漠视或否定本民族、国家和文化的历史存在、发展历程以及杰出的个人形象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历史正剧并非完全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但它的热播和影响却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历史虚无主义展现的两种图景。其一是对历史客观存在的虚无:它的表现就是无视民族和国家在以往的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情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人格境界、社会关系等),完全用现代的思维和精神去填充和演绎。其二是对于客观历史有选择性的虚无,如通过主观意向进行编排,只谈光荣、不谈腐朽,只谈胜利、不谈失败,或反向组织以及对人物定性的矫枉过正等。这种历史表述方法也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正剧代表了一种传媒文化,而这种文化脚本的形成至少需要历史科学、文学和影视传媒的支撑,并且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又会反作用于文化思想领域。在艺术与科学、虚拟与真实之间,历史虚无主义的幻化与影响,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并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角度去分析和审视。

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本源与基本特征

“虚无主义”是从尼采思想中首次出现的,意即“真理的历史”的全面终结。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是一种历史过程。19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虚无主义思潮只是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而尼采则是从哲学角度来关注和思考虚无主义,并赋予它新的哲学解释:

“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于目的的回答。”尼采的“上帝之死”将虚无主义推至极限,并用重估价值的积极的虚无主义完成了去价值的消极的虚无主义。在尼采的哲学思想中,虚无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否定性概念。历史虚无主义曾经在前苏联泛滥,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摧毁人们的社会主义信仰,并最终使社会主义在苏联人民心目中失去了其存在的历史客观性,进而导致了共产党让位于反对党以及国家解体剧变。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也充斥于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在文学、历史、大众传媒等思想文化领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在当今国际国内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既弥补了新自由主义侧重于经济和政治领域、从现实的角度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在文化领域、历史维度上的相对不足,又改变了新文化保守主义曲折隐晦的表达和难于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尴尬,成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支重要力量”。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内容上,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是否定某一阶段或某几个阶段的历史,具体地说就是否定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取得民族独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概括地讲,就是两个否定:否定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否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步性;反对暴力革命,鼓吹改良,集过去历史虚无主义之大成,主张中国现代化以英美为师,全盘西化。第二,在方法上,一是以历史选择论为指导,以假设为前提,不对历史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认真分析历史事件展开过程的实际联系,把现象当本质,根据历史现象的表面特征进行主观臆想,推断历史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新瓶装旧酒,得出所谓“新结论”。二是把支流当主流,以点概面、以偏概全,随意放大一些历史事实,以达到论者既定的目的。第三,在思维方式上,无论是在史学界还是文学界,对凡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得出的结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胜利和成绩,都统统发难,动辄全盘否定,非此即彼,形而上学猖獗。第四,在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上,一是以学术研究的面貌出现,在学术刊物、研讨会上和学术著作中发表意见,以显示论者的观点是科学研究、理性思考的产物,是理论创新的成果;二是以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形式,利用电视、电影和网络等途径,影响社会舆论,诱使人们“重新认识”某段历史或某个人物。历史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思潮的影响下,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重新泛起的一股政治思潮。它所反映的不仅是文化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更是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它脱离客观历史事实,以自己的主观价值尺度,尤其是政治的价值尺度对历史进行剪裁、重塑,背离了最起码的客观性标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

文学和影视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在历史虚无主义语境中,文学艺术完全颠覆了与历史过往的关系。中国新时期以前的文学中,文学家们对历史还心存敬畏和向往,作为复活“历史”的一种方式,文学为那已经逝去的久远的年代书写民族的史书而广为流传。正是对“己死”的过去的书写,文学才具有沟通人类与历史、个人与民族、生存与愿望的永久力量。沿着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贯穿其中的是话语表达的欲望及欲望背后的焦虑,从新时期文学的诗性启蒙到理性意识的拯救与悲悯情怀,从对社会、历史的主动介入和改造精神到对一切有形遗产的颠覆,反映出中国文学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从“偶像”到“偶像的黄昏”的不断被边缘化的发展历程。从中心到边缘,从群体到个体,从完整到破碎,从积极到消极,从建设到颠覆,从深度到平面……伴随着文学地位从“偶像”到“黄昏”的跌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开始了对传统价值观特,别是对唯物历史观的盲目批判,含有一种明显非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在历史虚无主义叙事中,文学不再被视为是对生活、现实和历史某种本质的反映,反而注重创作主体的想象和虚构,呈现给读者的只是支离破碎的景观,而所谓整体性只是这些支离破碎景观的幻觉。历史感的丧失成为后现代主义文

学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

伴随着文化领域的这种思潮,影视创作领域在娱乐至上、感官效应的利益驱逐下,变本加厉地使历史虚无主义的观念得到了极端的发展。影视作品不再关心内容是否真实反映了生活,而更关心叙事本身。当前,影视创作领域的“戏说”热、对历史文化的刻意颠覆和“无厘头”等都是这种虚无主义的具体反映,其客观上起到了宣传虚无主义的历史教育的作用。在一种“什么都行”的态度和立场下,历史剧无疑被当成一种表达和宣泄方式,体现出拆解中心、拒绝规律、游戏化和无主体化的倾向。应对和预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化传媒领域泛滥的思考

警惕和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文学作品和大众娱乐传媒,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批评标准,以恩格斯说的“历史的和美学的标准”为最高标准,同时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使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文化的娱乐功能,而是要分析娱乐中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的提升问题。特别是要以积极的历史价值观推动消费文化的高雅化和艺术化。在影视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在历史材料的取舍上开阔视野,可以兼顾受教育者今天对历史的期待和需求,还可以在历史叙事的表达上多下工夫。在史学领域,已有许多著名学者不惜笔墨和精力进行历史通识教育,语言优美,赏心悦目。同样道理,影视文学代表着一种新时代的消费文化,体现的是消费群体对文化形式的兴趣和取向。如果认识不到这点,不重视表达和编排,不重视历史叙述的通俗化,停留在三段论式的背景、事件、结论的模式上,结果只能使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要么变得毫无吸引力,要么被癫狂的纯娱乐化所替代。

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来看,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影视文学等大众文化领域的腐蚀和危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正确的社会引导,帮助人们化解思想矛盾,重建精神家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唯有如此,历史虚无主义才能不攻自破。而这更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创作群体的自我修养和把持,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和努力。

第一,我们应在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中坚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摒弃“一根筋”思维和简单化逻辑,防止“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幼稚病,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二,文学、史学、大众传媒等领域容易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要多在学术上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更加科学和本质的意义上把握其实质,加强文化批评。

第三,史学工作者更应树立责任感,通过对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史学研究成果的评论,倡导积极正确的歷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如果史学研究者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能客观地对待历史、讲清历史,实际上就把一个又一个解释真实历史的机会拱手相让,给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话柄和空间。因此特别要建立历史的学术化与通俗化的桥梁,使史学成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众传播。如当前《百家讲坛》节目以学术普及化的形式讲解历史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虽未必完全客观,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真实的关注和思考。

第四,在全民范围内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教育。认真开展尊重历史的教育,增强青少年对历史、对祖先、对前人的敬仰与敬畏之心,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这也是关系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工程,我们绝不能让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充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头脑,进而付出忘却历史的沉痛代价。

第五,相关文化部门应对大众传媒领域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规划和引导,真正落实正确舆论的引导功能,培养共同的理想、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凝聚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余数,不卑不亢地书写历史[J],当代电视,2007,(09).

[3]李舫,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表征[J]文艺理论与批萍,2007,(03).

[4]梅荣正,杨军,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05).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思潮文学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我们需要文学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