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必要的“以旧换新”
2012-04-29夏庆高
夏庆高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89-01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是系统的、互相联系的。在数学教学中新旧知识的矛盾,是整个数学课程设计的必然,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强烈的矛盾,如何运用旧知过渡新知就是各位同仁面临的问题,如何启发学生来完成过渡呢?现将个人愚见介绍如下。
一、由浅入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数学知识逻辑性强,环环相扣,知识衔接密切。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迁移规律,巧妙地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的问题,缩短已知与未知的距离,给学生架起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降低了教学难度。在一系列知识之间,往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所以,“以旧引新”是必要的。然而新知识既是发展,就与旧知识有所不同,其间是有提升的,如何做好牵桥搭线,即是关键。
一个新知是由一个旧知和一个矛盾组合而成的,教学中则要突出过渡点。如“乘法的验算”。学习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的“因数×因数=积” =>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相连,例如“2×3 = 6 => 6÷2=3或6÷3=2”前者表示“3个2相加等于6”或者“2的3倍等于6”,后者则演变的是“6里面有3个2和6是3的2倍”,教学时,则需要复习乘法的定义,并重点理解。验算时是用什么为依据?只告诉学生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能行吗?可能学生无法理解,应该怎么办?启发学生讨论。这就抓住了一类知识的共同点,仿旧知识学习新法,再把新法归为旧知识,衔接自然,学生容易理解记忆。则可顺利地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乘法的验算方法。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学生通过生活实际、直观演示和实践体验得到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和形成表象的前提下形成实用、抽象、概括,继而强化训练、反复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由形象到逻辑是必然的。然而生活实际则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能接受的。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与某些生活实际和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如果一开场就让学生“不知所云”,搞得“这与我们生活无关”,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学这个东西没有意义,或者说不实用。所以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换汤不换药”,把例题中陌生的题目背景,更改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例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第54页第10题,“一种微波炉,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炉腔内部尺寸400×225×300(单位:mm)这个微波炉的容积是多少升?”我们是生活在农村的,可能学生就不知微波炉是什么东西,它是不是想我们家的火炉一样,烧煤烧柴、把锅放在上边烧水炒菜、用来起暖……,从而让学生无法形成表象,如果把它换成我们家的水缸,“哎!这个我家有,它是什么样子?用来干什么?”我想各位同仁就不用“多此一举”来解释了吧!再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们可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定时投篮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