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2-04-29王明远
王明远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对培养中学生的兴趣、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0-02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谁放弃这块阵地,就意味着谁将退出这场无声的战争,就意味着你是教学职业的失败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在教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1.注重学生的主体角色,培养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发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逐渐进入主体角色,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地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信息技术教育中利用光盘、网络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又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提高教学效率。“苦学之不如好学之,好学之不如乐学之”。从“爱学”到“学会”,然后“会学”,最终“会用”就是教育的目的。
我在教学生Word软件时,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份精美的班级电子报。在编制这份电子报时,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后,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选择内容、插图,自己构思、排版。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不拘一格。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学得开心而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而顺利,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要素已经不同于传统学科,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用的、可操作的内容,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1)基础的操作反复练习,如学习在电脑中新建文件夹,还可以用喜欢的中文名称命名(如学生姓名),学生就十分感兴趣,通过学习还能消除他们对电脑中密密麻麻看不懂的英文文件夹的神秘感与畏惧感。又如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设计等诸多学习内容,老师都可以事先展示准备好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垂涎”一番,进而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实现他们的愿望;(2)熟练的学生带相对较弱的,这样可以克服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心理作用,产生良好的效果;(3)开展学生之间的竞赛,通过竞争,使学生在良性的比赛氛围内完成提高。
3.激发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体验创新的乐趣
通过学习成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中学生性情活泼,精力充沛,求知欲、好奇心强,易接受新事物。中学阶段加强计算机教育不仅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要经常通过网络教室教学演示功能,多多展示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点评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如键盘指法与打字练习,其机械单调性很容易使学生厌烦。而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完全可以将教学设计得有声有色,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与练习层次,同时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如开展学习竞赛,看谁盲打掌握得快,比一比谁的打字速度快;老师还可以对学生的打字速度进行跟踪记录,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一个阶段下来,往往给自己一个惊喜,如此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激励意识的养成。这类做法有很多,如组织校内电脑作品比赛,选送作品参加校外各级各类比赛,向报刊杂志投稿等等,不论结果如何,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是立杆见影的,常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对学生影响深远。
4.训练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课堂中,鼓励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的约束,对所学的知识作出猜想和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创造新知识、探索新功能的基础,使质疑和疑问成为信息课的“主旋律”。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中,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提高。用信息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钻研能力。如在学习制作ppt演示文稿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多媒体作品。教完画图软件后,让学生自由创作电子报刊作品;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充分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创造出别具一格富有想象力的图画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细细道道。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其弊有四:(1)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容易被动学习。(2)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我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大力倡导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当今社会。作为信息时代产物的信息技术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最具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只有通过每位教师善教、乐教、创新性地教,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