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2012-04-29张永康莫纪平
张永康 莫纪平
2012年3月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强调要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高校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强化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合、高效的新模式[1]。这意味着,协同创新已经超越了“产学研合作”的校企联合模式,为今后的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出了新的方向。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2年,在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同志的倡导下,中科院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这是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此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等政策法规,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如今,随着高校“2011计划”的开展实施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且,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能够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所拥有的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一、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じ咧柿咳瞬诺目尚行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变革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但是总的来说高校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还不够,而且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欠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薄弱。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既符合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又顺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从企业和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具有契合性,高校与企业协作可以促进教学资源配置的合理利用,实现双赢。
自然科学与社会实践是相统一的,自然科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它也能为社会生产和技术创新开辟新的发展方向。产学研合作就是要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很朴素地阐述了这个道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高校在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国家的需求,根据国家需求的多层次性培养多层次性的人才。人才培养要围绕国家需求,科学研究也是如此。光有“屠龙之术”①是不行的,科学研究必须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现在国家很多重大项目是以企业为主开展的,高校不与企业合作,就没有机会承担大项目,形成不了重大科技成果。最近几年江苏省各高校所完成的重大成果和获得的重大奖项,都是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结果,其中,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团队承担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破解了世界性难题,推动了一场通信领域的产业革命;河海大学刘汉龙教授主持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已投入使用,产生了直接经济效益184亿元;南京医科大学引进美国代谢疾病专家团队,在“转基因猪”领域的研究轰动业界;南京农业大学参与的“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江苏姜堰、兴化两地推广,以亩产9038公斤和9372公斤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水稻高产的世界纪录。
企业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校的扩招,研究生的规模逐年扩大。1989年时江苏省40多所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仅有2 000余人,而到了2011年,全省招收研究生达到442万人(其中博士生053万人,硕士生389万人)[2],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要求更多的课题和经费来支撑学生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让研究生深入到企业,不仅可以减轻学校的压力,还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江苏高校大力实施“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科教兴卫工程”、“五个一批”等高层次人才工程,造就了一批中青年高級专家。
因此,高校应该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共建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以及教授进企业、研究生挂职锻炼等举措,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以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此外,产学研协作创新有利于促进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产学研协作创新获得的重大成果又可以支撑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杰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二、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じ咧柿咳瞬诺睦Ь澈臀侍
在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实践过程中,随着实质性合作的深入和合作领域的拓展,一些影响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困境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思想观念问题。不少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讲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真正认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第二,高校职称晋升制度及考评体系削弱了高校教师走向企业的动力。职称晋升中关于论文和纵向课题的考评体制,如同指挥棒引导教师去写论文、争取省部级和国家级的纵向项目,哪怕是经费不多的小项目。同时,也导致了教师闭门造车,发表了一系列不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和没有实际应用的发明专利。每年一度的年终工作量考核使得教师十分关注学校的考评体系,而现有的考评体系中尚未有产学研合作和创新性培养人才方面的要求及指标。第三,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体制严重减少了教师深入企业的时间。均布式的课时安排使得教师很难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深入企业,不能与企业高度融合,就不能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发现不了深层次问题,从而造成了与企业的合作浮于表层,注重形式而不能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第四,松散的团队结构制约了教师与企业合作的发展空间。高校教师之间的联系以松散型为主,喜欢以个人为主体申报项目和与企业合作。尤其是从外面引进的年轻教师,他们如果不参与紧密型团队,个人与企业洽谈就没有优势,能够为企业解决问题的空间舞台也不大。第五,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在实际工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行业的不同其技术问题也不同。这些专业的技术难题是目前通识教育模式下课程体系中所没有涉及的,不要说是学生就是资深的教授初次遇到这些技术难题时也非常茫然,无从下手。第六,小富即安的心态降低了教师走进企业的原动力,很多教师与企业合作抱着成则意外收获,不成则毫无损失的心态。觉得与企业合作太累,还不如轻松上上课,业余时间打打牌、钓钓鱼、养养花、种种草,轻松自在,生活惬意,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尤其是评上教授职称之后更是如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思想观念、职称晋升制度、教学管理体制和提高教师素质上着手,打破旧的观念和制度约束,与时俱进,在时间上保证,在空间上拓展,这样才能做得更好更优,为企业技术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三、 学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高
质量人才的有效机制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与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尝到甜头,使得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合作的高校大多数为全国性重点大学,如“985”、“211”工程高校,一些地方性的综合性大学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机会较少,协同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也有许多困难的。面对自身的不利因素,每个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与各方面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新路子。
(一) 走出校门,主动适应企业
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如何开展合作创新,要根据企业的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高校教师要放下架子,摆好心态,主动走入社会、深入企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和交流。其次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切入点,尽快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再次要发扬肯干、实干、苦干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做事先做人,这样才能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为后续的人才培养铺路搭桥,只有企业认可了学校的教师,才会欢迎学校的学生。最后要转变认识,改变习惯,主动适应企业的节奏。企业与高校的时间观念不一样。高校教师相对自由散漫,没有紧迫感,对他们来说,科研不是硬要求,只要上好课就行。而企业靠产品吃饭,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需要不断技术创新、打造品牌,有着非常强的紧迫感。高校教师与企业进行合作,就必须转变时间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科研效率,同样与企业协同培养的学生也是一样要去锻炼适应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要求,在参与项目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 改革学生教学管理体制
要与企业协作培养学生,首先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目前的授课安排每周学时少,但时间跨度大,导致高校教师没有连续的时间深入到企业,阻碍了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有效进行。如果将授课时间集中安排,教师就可以有整段的时间在企业从事科研工作。其次,适当调整研究生课程体系。尽可能减少课堂教学的课程,鼓励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引导他们主动深入企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完善对教师的考核体系。考核教学工作量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满足于完成教学工作,而把科研看成软任务。对横、纵向课题绩效的评判,往往会导致教师不愿到企业去啃“硬骨头”。因此,高校要通过修订一系列政策,完善对教师绩效的考核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尤其要把培养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落实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三) 提升自身創新能力
产品创新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方式,高校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吸引企业的注意力,赢得更多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创新的来源主要有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等形式,我们特别强调的是原始创新。当一个理论十分完美的时候,就会失去生命力。高校要引导教师和学生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在否定自我中实现创新。现在企业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进行思维创新,通过管理出效益。同样,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创新。现在高校学生实践环节已远远落后社会的要求,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部2010年在全国一批重点工科院校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原先培养模式相比,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一年企业实习,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涉及教材和课程体系。除了强调重基础,还更应进一步完善重理念、重思维的教育模式。现在编写的一些教材以及教师的讲课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培养的要求,就拿讲课比赛来说,更多的是注重讲课技巧,而忽略了创新思维的提炼。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要加强学业引导、企业联合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不能只有工科思维,要学点人文知识。鼓励学生学习要超越,文章不是写而是做出来的,要抛开以分数为主的衡量标准,注重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出高水平的论文、专利。
参考文献
[1]张男星协同创新筑起高校合作办学“新天地”[N]中国教育报,2012-03-28(A4)
[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统计局2011年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OL] [2012-03-06]http://wwwecjseducn/art/art_4567_66222html
(责任编辑 东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