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探究教学
2012-04-29焦银生
内容摘要:拟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采取“讨论探究法”进行《登高》一课教学。
关键词:杜甫; 《登高》; 探究教学;
目前,新课程改革实验给了语文教学新的课题,新的使命。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再说诗歌内涵凝炼感情浓郁,解读难度大。我拟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采取“讨论探究法”进行《登高》一课教学。
《登高》是教给高二学生,他们已有较扎实的文学知识素养,且青春与诗心迸放,易接受。但须教得有深度,新意。学习《登高》,要抓住“诵读诗句、赏析联想、感悟升华”几个环节进行。
诵读体味。读解诗歌的第一步,首先要求熟读成诵。其次要读出诗的节奏,把握平仄的韵律。再次要读出真情实感。朱熹提出读书“口到”“心到”,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边诵读边体味,增强阅读效果
启迪新知。学生预习时,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杜甫的生平,弄清楚写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九月重阳,当时杜甫病居长江之滨的夔州,时年56岁。长期颠沛流离,生活困顿,身体病痛,又逢时局维艰,致使他忧愤成疾。诗人重阳登台,目接悲景,耳闻悲声,面临自然之秋,引发人生之秋的悲叹,加之伤世忧时的复杂感情,形成了《登高》一诗的悲苦基调。这些背景知识是理解这篇诗歌的前提。
泳涵文意。就是赏析《登高》过程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浸泡、泳动于诗意的蕴涵中,像水仙花一样吸收诗意的养分。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提问学生,教师评论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进一步分析物象与渗透诗人主观感情的修饰词:“急”写出了“风”的迅猛、强悍;“高”写出了天的辽阔、旷寂;“啸”是长声的吼叫,与“哀”字相配合,写出了猿声凄厉、哀愁,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氛围,催人泪下。“鸟飞回”是在急风中,不住地回旋翻飞。突出“风”这个中心意象,在“急风”的大背景中,诗人感触到“天”被风刮高了,“猿啸”是风从深山刮出来,因为“风急”才勾起诗人的悲凉情绪,这样抓住“诗意”,学生才能自然地融入诗中,才能透彻理解诗。
引发灵性。诗歌是智慧的结晶,培根说:“读诗使人睿智”,教学诗歌关键是点燃学生的性灵火花。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先向学生提出,这两句“落木”“长江”给你带来什么感触,从诗的节奏体会大自然的脉动,把握诗人感情的流程。意在启迪学生灵思,领略夔州秋天典型特征,从大处着笔,写一种壮观的景致,“无边落叶”言空间阔大,“萧萧下”拟声动感。“不尽长江”道岁月绵长,“滚滚来”,其气势磅礴,气象非凡。着笔于秋意深沉壮阔的境界,但由落叶勾起人飘零之感,流水引起人迁徙之思,从而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当理喻这些的时候,学生进入诗的崭新认知层面,这就是灵智的作用。
赏析联想。读《登高》时最花功夫的,从解词析句,而生发诗的意象。通过联想,想象再造诗的意境。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学习时,要从“作客”领会四层意思①作客,②常作客,③深秋作客,④万里作客。这样就会认知,客居他乡,无家可归,生活已够悲苦,又是经常作客,到处飘零,再加之身临万木萧瑟的深秋,还在万里之外的异地,极生无限悲苦;从“登台”角度写悲,①登台,②独登台,③多病登台,④百年(年岁大了)登台。在这四层渐次加深的思乡感怀的内容中,增入悲秋苦病的感情,这是多么长久又浓厚的悲苦,学生读到这里,也生悲郁之情。
感悟升华。读诗要靠感悟,这是窍门。解词析句,要直觉领悟,产生灵性。整合评述时,要整体感知,升华思想。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首诗字字悲,声声愁,人生愁苦固何在。学生能够感悟答案是“艰难”二字,也能生发联想“艰难”的双重含义,即自身艰难,国运艰难。杜甫仕途失意,年老多病,固然艰难,而社会动荡,国难家愁,重阳又因病断酒,已霜染双鬓,潦倒不堪,更为艰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诗薮》)
拓展能力。实质上在教学过程中,已渗透了思维能力、评论能力、欣赏能力的训练,课后作业等活动是进一步的强化。我又拟定了作文题,把《登高》改写成现代诗或散文,以此诗为学习契机,完成自己的新创作,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显著的。
焦银生,甘肃平凉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