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蜀中状元
2012-04-29陶易
陶易
据清人徐松《登科记考》记载,唐代289年间共取进士264榜。[1]其中代宗永泰、大历年间设两都贡举,每科有两名进士第一人。周腊生《唐代状元谱》主张称之为“分场榜首”,而不应当视为状元。唐代《登科记》至宋以后基本散佚,今天能考知姓名的唐代状元约151人,其中有籍贯可考者约近百名。[2]那么,唐代状元有几位是来自蜀中的呢?依周腊生所说,只有尹极、尹枢、李馀、范崇凯等四人。[3]据明人杨慎记载,则有九人;而依笔者所考,大约当在六人左右。
一、杨慎所述唐代蜀中状元有误
明人杨慎《升庵诗话》卷五“李馀临邛怨”条云:
李馀,成都人,文宗太和八年状元。蜀士在唐居首选者九人,射洪陈伯玉,内江范金卿,阆州尹枢、枢弟尹极,夔州李远,巴州张曙,绵州于环。[4]
杨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和学者,是四川新都县人,又是正德六年(1511年)的状元。作为一名川籍状元,他关注并记载唐代的蜀中状元,自是出于桑梓之情。但由于杨慎的大部分著作都撰述于充军云南时期,手头缺乏参考书籍,其中不免常有疏漏,当时就引来胡应麟等人的辩驳。[5]在笔者看来,杨慎关于唐代蜀中状元的记述就有几处错误,不尽可信。试作辨析如下:
1.陈子昂不是状元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杨升庵所谓“射洪陈伯玉”,显然是将陈子昂视为了状元。紧接其后的“内江范金卿”,也是称呼开元四年状元范崇凯的字。《新唐书·陈子昂传》云:“文明初举进士。”又据岑仲勉及《唐才子传校笺》所考,陈子昂开耀二年(公元682年)赴东都应举,落第返乡,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再入京,登进士第,则陈子昂当为文明元年的普通进士。而据明人《玉芝堂谈荟》和清人徐松《登科记考》记载,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的状元叫陈伯玉。此状元陈伯玉与诗人陈子昂是否即同一人,其中疑惑颇多。陈子昂字伯玉,且进士及第的时间二者仅差三年,这或许就是杨慎的依据。傅璇琮等编纂的《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也将《登科记考》所录陈子昂、陈伯玉并作一条处理。但据现存文献,找不到陈子昂曾中过状元的证据,且按惯例,其登第时的榜名也应是陈子昂,而不会是他的字。《玉芝堂谈荟》的作者或许曾见到唐代的登科录及其他资料,唐初的确有个名叫陈伯玉的状元,只可惜其具体的生平仕履今已无从考知,而这个陈伯玉是否为蜀人也不得而知了。
2.夔州李远、巴州张曙皆非状元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云:“李远字求古,大和五年杜陟榜进士及第。”可知李远并非状元,大和五年的状元是杜陟。除《唐才子传》有明确记载外,《登科记考》及现今各种《状元录》均将杜陟录为大和五年状元,而李远只是同年的普通进士而已。《玉芝堂谈荟》载:“李远,夔州(治今重庆奉节)人。”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引明刻本《笺注唐贤三体诗法》卷八:“李远,字求古,蜀人,大和四年进士,仕至御史中丞。”所记与《唐才子传》相差一年,但均非状元。李远为人豪放不羁,嗜酒好围棋。宣宗朝,宰相令狐绹举荐其为杭州刺史,宣宗引用李远诗句“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说:“疏放如此,岂可临郡治民?”绹答曰:“诗人托此以写高兴耳,未必实然。”后来李远到任,果有政绩,历任忠州、建州、江州刺史,官终御史中丞。
又据《唐摭言》卷十一,张曙中和初(公元881年)与崔昭纬在成都同时参加进士科举,曙自恃文才,人皆目为“将来状元”。及发榜,崔昭纬为首冠,张曙竟落第。直到十年后的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张曙始与杜荀鹤同榜及第,是年崔昭纬已拜相矣。张曙及第后曾任拾遗,官至右补阙。他擅长词赋,有《击瓯赋》、《鄠郊赋》,后者叙写长安乱离,时人比作庾信名篇《哀江南赋》。张曙是巴州(治今四川巴中)人,虽自以文才自负,在当时的举子眼中,也是个状元材料,但却最终没有考中状元。杨慎误将人们预测的状元当做了实际的状元。
3.“于环”当作“于瑰”
据《玉泉子》记载,于瑰为大中七年(公元853年)状元。《唐诗纪事》卷五十三云:“于瑰字正德,(于)敖之子,大中七年进士第一人。”本字匡德,宋人避讳改正德。《旧唐书·于敖列传》记载于敖原籍河南洛阳,寓居四川绵阳,有四子:球、珪、瑰、琮,皆登进士第。于瑰咸通后期曾任湖南观察使,后来受其弟于琮牵连,贬为袁州刺史。“环”与“瑰”二字的繁体十分相似,今所见中华书局《历代诗话续篇》本《升庵诗话》作“于环”,不知是杨慎原本有误,还是后世传刻之讹。
另外,杨慎谓“蜀士在唐居首选者九人”,但实际只列出了八人。不知是其本人的疏忽,还是后世刻本的遗漏。
二、唐代蜀中状元小录
1.范崇凯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状元。《玉芝堂谈荟》卷二以范崇凯为本年状元,字金卿,资州内江(今四川内江市)人,才志超卓,善属文。玄宗于兴庆宫造花萼相辉楼,以宴诸王兄弟,范崇凯献《花萼楼赋》。玄宗评其赋为天下第一。其弟范元凯亦以文才自负,时称“梧冈双凤”。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五云:“蜀士在唐居首选者九人”,其中有“内江范金卿”。
2.尹枢 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状元。《唐摭言》卷八云:杜黄裳第一榜,尹枢为状头。时杜公独自主试,未邀榜帖(同考官)。枢时年七十余,老于举场,遂自荐代判试卷,援毫斯须而就,考生咸称公道。填榜毕,唯空其元。杜问状元为谁,枢云非己莫属。杜黄裳遂亲笔填上尹枢大名,是谓“自放状头”,有唐科举史仅有二例(另一为光启二年状元陆扆)。唐代科举看重举子声望,行卷之风盛行,考试多走过场。尹枢是阆州(治今四川阆中)人,及第后仕履不详。其弟尹极为元和八年状元。杨慎所列唐代蜀中状元,其中有“阆州尹枢,枢弟尹极”。
3.尹极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状元,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状元尹枢之弟。《玉芝堂谈荟》和《登科记考》均以尹极为元和八年状元。易按:尹枢夺魁时年已七十,时隔二十二年,其弟又首冠,则兄弟俩年龄必相悬殊,且尹极登第时年亦老大矣。这是我国科举史上较早的兄弟状元,但俱因晚年登科,仕宦不显,生平事迹史传无载。
4.李馀 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状元。《玉芝堂谈荟》卷二:“大和八年状元李馀,成都人。”徐松因八年状元为陈宽,故系李馀于七年。施子愉《〈登科记考〉补正》因长庆三年已有蜀人李馀登第,认为“此两李馀籍贯相同,疑即一人,而《玉芝堂谈荟》有误,大和七年下李馀可删”。《状元谱》则举杨慎《升庵诗话》卷五、嘉庆《四川通志》卷一百二十二,以证李馀为状元。易按:《升庵诗话》卷五“李馀临邛怨”条云:“李馀,成都人,文宗大和八年状元。”当本自《谈荟》。然古人同名者甚多(唐代进士中多有同姓名者),两李馀未必是同一人,今仍从《登科记考》。
5.于瑰 大中七年(公元853年)状元。《登科记考》原作:“于玙”,系据《广卓异记》引《登科记》:“于玙,大中七年状元及第。”《玉泉子》:“崔瑰,宗人瑶门生也。同年首冠于瑰。”(其他内容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三节)
6.魏弘简(758-804)字裕之,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状元,祖籍绵州(治今四川绵阳),至其父魏镇方移居于吴(治今江苏苏州)。柳宗元《户部郎中魏府君墓志》载魏弘简“由进士策贤良,连居科首”。孙注:“建中元年,弘简中进士第。贞元元年,又中贤良。”据此可知魏弘简为建中元年状元,及第后授太子校书,历桂管、江西、福建、宣歙四府为判官副使,居幕职六年,人乐与交。贞元十二年末,魏氏被荐举入朝,任度支员外郎,转户部郎中,贞元二十年九月卒,年四十七。魏弘简居官称职,持身俭素,孝友淳厚,然生而不寿,殁而不嗣,人皆惋惜。易按:魏弘简祖上自唐以来世居绵州,将其视为蜀中状元未尝不可。又,当时有宦官亦名魏弘简,与元稹相善。《新旧唐书人名索引》将二者误作一人。
注释:
[1]参见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版)所载各年常科开科记载;也可参见拙著《唐代进士录》附录《唐代进士科一览表》(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3页-482页)。
[2]康学伟等编《中国历代状元录》(沈阳出版社1993年版)收录唐代状元137人;周腊生著《唐代状元奇谈·唐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著录状元151名,有籍贯可知者91人;拙著《唐代进士录》亦收录状元151名(与周著有部分出入),其中有籍贯可考者接近100人。
[3]参见周腊生:《唐代状元奇谈·唐代状元谱》第98页。
[4]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册第729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5]胡应麟著有《少室山房笔丛》(中华书局1958年版),其中《丹铅新录》专门驳斥杨慎考据的缪误,参见胡著第71页。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中文系(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