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百家”新解
2012-04-29冯一下
冯一下
战国时期,学术领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这一时期到底有多少学者?这个问题谁也无法明确回答。《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战国学者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者众多,且“各引一端,崇其所长,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汉书·艺文志》),必然会形成一个个学派。战国时期有多少个学派?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说,有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六家。[1]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班固则说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因小说家涉及学术较少,算不上重要学派,“其可观九家而已”(《汉书·艺文志》)。后世所说十家、“九流”盖源于此。
九流十家之说有较充分的事实依据,故广为流传。但笔者认为,和司马谈的六家说一样,这仍是狭义说法。放宽视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国学派显然不止十家。
在刘歆的《七略》中,“诸子略”之后,紧接着是“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在班固《汉书·艺文志》中,与“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并列的是,“凡诗赋百六家”,“凡兵书五十三家”、“凡数术百九十家”、“凡方技三十六家”。据此,广义的战国“百家”,除上列十家外,至少还有诗赋、兵、数术、方技四家。
将兵家列入战国“百家”之中,应是毫无问题的。春秋时期已出现兵家。战国时,涌现出孙膑、吴起等一大批杰出军事家和《孙膑兵法》、《吴起兵法》等一大批兵书,说兵家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学派,理由充足。孟子说:“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尽心下》)这说明,当时孟子就是把兵家作为一个学派来看待和批判的。如今,将兵家作为战国时期一个重要学派,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余下的问题是,能否将诗赋、数术、方技视为“家”,亦即作为学派?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既然“属于文学范围”[2]的小说家是战国“百家”中的一家,同属“文学范围”的诗赋家自然也可添列其中。当代学者中就有人是这样认识的,如《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就安排了专题介绍战国大诗人屈原。诚然,在当代历史著述中将诗赋家归入战国“百家”之中是个别的,但也应看到,大多数著述乃是将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分开论述的。就广义的或传统的学术而言,将诗赋家同小说家一样作为战国学派是可以成立的。同理,既然重技术重操作的农家可列入战国“百家”之中,那么,具有同样特点的数术家和方技家不是也可以列入吗?当代学者中早已有人将数术家和方技家列入战国“百家”之中。如杨宽著《战国史》第十章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安排专节介绍数术家和方技家。
总之,广义的战国“百家”包括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诗赋、兵、数术、方技等十四家。
按现今的说法,各成一体的上列十四家均为战国时期的“一级学派”。中外历史上凡大学派无不是派中有派,上列十四个“一级学派”自然不会例外。他们内部的学术流派属于“二流学派”。研究战国学派的构成和数量,不能忽视“二级学派”。
战国时期各“一级学派”内的流派分野,大体如下——
儒家:孔子在世时,儒家已出现分化的迹象,当时即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论语·雍也》)。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分化更为明显。荀子按品德将儒者分为贱儒、俗儒、雅儒、大儒等;按观点及行为倾向分为仲尼/子贡之儒、子思/孟轲之儒、子张氏之儒、子夏氏之儒、子游氏之儒等。[3]《韩非子·显学》更明确地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有子张氏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之儒。(这里所说的孙氏之儒即荀卿之儒。)
墨家:《韩非子·显学》说,墨子之后,“墨离为三”,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派。
道家:学术界普遍认为,“道家是一个庞杂的大学派,内部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和派别。”[4]对其流派分辨,学术界无统一的说法。一些学者指出,老庄学派、杨朱学派、列子学派、宋尹学派(一称稷下道家)、黄老学派等是战国道家的几个重要流派。
名家:主要有以惠施为代表的“合异同”和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别同异”两派。
法家:韩非之前,主要有任法、重势、用术三派。韩非综合三派而自成一家。
纵横家:大体上可分为合纵、连横两大派。
兵家:按《汉书·艺文志》的说法,有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家。
诗赋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赋、杂赋、歌诗三家。
数术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家。
方技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家。
至于阴阳家、农家、小说家和杂家,因资料有限,其内部流派本文只好付阙。
综上所述可知,粗略算来,战国时期的“二级学派”当有三四十个乃至更多。
十多个一级学派加上三四十个乃至更多的二级学派,说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绝非夸张。以往我们都以为战国“百家”纯为虚指,现在看来应是虚中有实,亦虚亦实。
当我们对战国学派的构成和数量有了新的认识后,对战国“百家争鸣”的理解也会更全面更深入一些。这就是说,战国“百家争鸣”,既包括儒、墨、道、法等十多个一级学派之间的“争鸣”,也包括各一级学派内二级学派之间的“争鸣”。两种争鸣交相辉映,使战国学术空前活跃空前繁荣,写下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辉煌的篇章。以往,我们只注意学派间的“争鸣”,忽略了学派内的“争鸣”。但若只有前者而无后者,战国时期的学术能那样繁荣那样辉煌吗?不过,百家“争鸣”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已超出本文讨论范围,当另文详论。
注释:
[1]参见《史记》巻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2]杨宽:《战国史》(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页。
[3][4]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页,309页。
作者: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退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