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分析
2012-04-29陈丽军
陈丽军
摘要: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意义。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典型模式,指出文化观赏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转变是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862-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过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农耕文化所形成的理念、思想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精神内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耕文化成为新时期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重要资源,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也成为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农耕文化的范畴、内涵及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等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农耕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
关于农耕文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界定。但一般认为,农耕文化是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总和[1]。从广义上来看,农耕文化是对农业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总称,既包括法律、法规和各式各样的规则,也包括社会风俗、习惯、价值形态等。从狭义上来看,农耕文化等同于小农文化,通常也被称为小农意识,主要包括农业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农事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耕文化就是产生于农民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农村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风尚起着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同时也铸就了各地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特别是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激励着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理想,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要的文化基础。
2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农耕文化因素,这部分文化因素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从类型上来看,农耕文化因素可分为有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和无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两类:一是指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农业耕作的耕地类型,由耕地类型决定的耕作方式、耕作器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而来的特色服饰、器皿、饮食、交通工具和民居、庙宇等各种建筑;二是指不具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因素,如农事节日、风俗习惯、乡村礼仪、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
农耕文化区别于其他非农业文化的重要特征,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某种精神文化需求,是各地开发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然而,不是所有农耕文化因素都能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只有那些特色鲜明,具有原真性(Authenticity)的文化因素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美的旅游动机[3]。可见,只有开发具有特色和相对优势的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才有可能支撑起一个地区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于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如何发掘、发展自己的特色农耕文化旅游产品,是在制定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3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模式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十分重视的项目,特别是对于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尤其如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结合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同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乡村旅游的不同模式,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3.1成都农家乐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成都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依托当地的花卉、盆景、苗木等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业,成为我国“农家乐”旅游模式的发源地。此后,成都市近郊的区(市)县相继出现了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的旅游接待点,经营内容由单一为游客提供周末休息、餐饮、茶水、棋牌服务逐步发展为提供观光、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养生、会议等综合服务。目前,成都农家乐的特色类型主要包括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舍型、花园客栈型等4种,“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其共同的特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都近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发展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4]。“农家乐”也正在向纵深层次发展,旅游者由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和感受不同于城市文明的乡土文化。
3.2北京民俗村
北京郊区农村民俗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北京郊区农民充分利用区位、生态及民俗文化资源优势,适应城市居民观光休闲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突出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旅游,形成了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民俗风”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乡村旅游。与成都的农家乐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北京民俗村同样也可以称为“农家乐”,但北京这些郊区农村不少都是以历史古迹或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为依托,且郊区农村各区县的文化都是有着浓厚的地域性特色的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门头沟民间音乐和舞蹈丰富,顺义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项目众多,怀柔、延庆和平谷民间舞蹈较为盛行。根据北京民俗旅游的发展特点,“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实施了“一村一品”工程,以期进一步提升京郊民俗旅游的品质和档次,表明北京民俗旅游正由大众农家乐、趋同化的统一模式向内涵式的特色模式转变。
3.3皖赣古村落
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发的热点之一。古村落旅游是以古民居建筑、寺庙宗祠、文物古迹、民俗服饰等为物质载体,以民风民情、古文化氛围为旅游体验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5]。以民居建筑、民俗服饰以及字画楹联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景观是古村落旅游的最主要物质载体,也是最具吸引力的要素。皖赣两地在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出来的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艺术、建筑和科学价值,成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典型代表。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早在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地处皖浙赣交界的江西婺源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其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遍布乡野的古民居建筑以及幽静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婺源魅力,使之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胜地之一。
3.4云南哈尼梯田
梯田旅游是一种以乡村梯田景观及其文化为旅游主要吸引物的资源吸引型旅游,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而倍受关注[6]。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哈尼梯田文化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它被民族学家称为“山地农耕文化的最高典范”[7]。哈尼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传统手工业技能等文化要素,与独特的梯田景观的有机融合,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旅游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尼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特别是2004年4月,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哈尼梯田首次以文化景观项目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尽管未获通过,但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哈尼梯田文化品牌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不断提高,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每两年一度的“中国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云南省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元阳多姿多彩的哈尼风情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哈尼梯田的旅游效益逐渐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4结语
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传承传统农耕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提升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我国各地较为成功的具体模式来看,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主要处于文化观光型阶段,游客参与度低,内容较为单调,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有待提高。加大文化体验型产品的开发力度、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未来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罗建军,雷锦霞.山西省農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74-76,82.
[2] 刘於清. 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6(4):24-28.
[3] 杨时进,沈受君. 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409-410.
[4] 刘沙. 成都近郊“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24-7326,7453.
[5] 白露,张晓红. 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比较研究[J]. 价值工程,2010(23):30-31.
[6] 王浩,叶文,薛熙明. 遗产视角下的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基于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J]. 旅游研究,2009(3):23-27.
[7] 罗继霖. 浅谈元阳哈尼梯田的旅游前景与开发保护[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1):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