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推广为何这样难
2012-04-29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传统的农家肥曾经是我国农业生产最好的帮手。但是如今,在很多地区已经很难看到农民使用农家肥的身影了,即便是商品化的有机肥,其使用率也在大大下降 。
近日,记者在江苏常熟市采访了一家从事有机肥生产的农业科技企业以及当地的部分农户,记者发现,在有机肥推广遇冷的背后,凸显出的是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限制下,农业生产者缺乏对土地长期投入与管护的耐心与热情,值得我们深思。
1有机肥和农家肥有何不同?
3月1日,在常熟市古里镇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门内的一片菜地,公司董事长高健浩对记者说:“你快来踩踩,这儿的土有多松软!”他笑着告诉记者,如果你夏天来这里,一场雨后,可以看到菜地旁的小路上爬满了蚯蚓,而其他地方的农田周围几乎看不到蚯蚓了。这都是施用了有机肥之后,土地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作为中国有机肥料最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南京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高健浩从十几岁起就和有机肥打交道,那时候他是村子里的积肥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推着小车四处收集粪便,用来种地施肥。如今,商品化的有机肥生产,同样成为他关注的事业。
“有机肥产业不仅能够变废为宝,对消除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含量,有机肥的缓释效应对于作物中后期生长和培育土壤肥力来说非常重要。” 高健浩说,对于消费者而言,用有机肥种出的农产品口感极佳,能够有效保持瓜果蔬菜本身的香甜,很受市场欢迎。
全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提出,与传统的农家肥不同,商品化的有机肥不仅无臭无毒,还加入了功能性微生物菌种或无机肥,成为高效、持久、抗病的新型微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
2好东西为何农民不欢迎?
虽然有机肥有着很多好处,但农民们并不欢迎。主要原因就是与化肥相比,有機肥费工费料。
“如果用化肥,一亩地只需几十公斤化肥一会儿就能撒完,省时省力。如果用有机肥,施用量就要大几倍。人工费和肥料成本每亩算下来,至少要多支付100元。” 常熟市古里镇的种粮大户徐建华说。
一面是成本增加的压力,一面却是优质难以优价的制约。徐建华说:“施用有机肥料虽然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但是目前的经营模式及市场机制下,我们种出来的农产品只能卖给粮站或者收购商,以量定价,至于你是用的什么肥料生产出来的、口感好不好,根本体现不出来,农民自然不愿意选择费工费料的有机肥了!”
另外,虽然有机肥的缓释效应对于作物中后期生长和培育土壤肥力来说非常重要,可是短期效果却比不上化肥。从1995年以来,徐建华曾经在四个地方种过地,没有一处超过5年。他说,单从有机肥提升地力这一点来算账,必须至少连续经营一块土地15年以上,才比较划算。
古里镇党委书记孙健对记者说,当地土地流转期一般都在3~5年,流转期一满,就要重新抓阄分配,下一轮究竟能否轮到你种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田娘公司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他们承包农民的土地,使用自己生产的有机肥种植出田娘牌大米,因为良好的口感和有机种植方式,大米的销路很旺,企业的经营也逐渐走上正轨。但是,对于毕生从事有机肥事业的高健浩来说,这并不是最完满的状态:“我的理想是希望能有更多农民用上有机肥。”
3未来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机肥推广遇冷的背后,凸显出的是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限制下,农业生产者缺乏对土地长期投入与管护的耐心与热情。
这种影响不只在有机肥的推广和使用上,在其他领域也开始显现。“因为种植承包前景的不确定,很多种粮大户不愿意购置农机,而且掠夺式耕种情况突出。” 田娘公司所在地紫霞村支书吴雪康对记者说。
这些潜在的变化已经引起了当地的重视。据了解,以古里镇为例,现在的土地流转合同大部分都是在2008年签的,5年为期,明年就要到期了,孙健认为,下一轮的土地流转不能再沿袭现在的这种模式。
“我们有三个想法:一要设立流转经营的准入门槛,不能谁想承包谁出的钱多就行,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资质,比如有大型的农机具、承诺对耕地有效保护等;二要适当延长土地流转的时间,让经营者能有稳定的预期和长期投入的准备;三要鼓励村集体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形式来自己经营土地。” 孙健更看重的是第3个方式,他认为这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既保证农民对土地长期经营的耐心,也能让更多农民分享规模化经营的效益(而不仅仅满足于一些流转费用),同时这也是联系村集体与村民的一种纽带,可以带动村庄的全面繁荣发展。
事实上,当地已经有一些村庄开始采取第3种方式,村集体通过协商的方式将部分租给个体种植者的土地收回,自行耕种,并保证支付给农民不低于以前的流转费用。这也给田娘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他们选择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田娘提供良种、有机肥料,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农民将产出的粮食提供给田娘销售,共同分享收益。虽然推广的范围还不算大,但村集体和田娘公司都很看好目前这种合作模式,“无论对于农民、村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或者企业来说,这应该都是一个多赢的发展方向。” 高健浩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