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政变”诉求
2012-04-29张静
张静
国内客车行业的发展经常会受到诸多政策的限制,随着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客车企业的生存空间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但中国客车市场的需求梯度十分清晰,存在即有道理。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市场营销部经理蒲延良对话《汽车观察》,阐述企业应对政策调整之道。
A=Automotive Observer
P=Pu Yanliang 蒲延良
A:您对今年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有何看法?
P:国家工信部公告对于整车的安全性、结构强度等要求把控得非常严格。对于客车企业而言,我们的每一款车型想上公告,那么所有的项目就都要做实验,所以前期的投入成本会大幅增长。按照新标准,增加的项目有燃油限值,这就要求目前全部的营运客车都要进行车身侧翻试验,而侧翻一次车身就会报废掉,所以成本很高,据初步统计,增加成本大概有50%左右。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公告管理越来越严格,新车开发的周期也自然会延长。以往很多企业可能只会做一款车型,如今都变得非常谨慎。
这在工信部即将公布的62号文件中(今年月)就能体现出来,从而涉及到在一些产品开发上可能会面临很大的调整,比如在9米至12米车区间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包括新的等级评定标准都有改变,如今12米车只限定51个座位,而之前的车可以有55个座位。
A:今年厦门金龙旅行车在核心竞争力上会有何突破?
P:厦门金龙旅行车在节油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目前我们最新发布的一款234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节油率已经达到以上,马上就会推向市场。这次来南京参加客车展的产品是第四代产品,增加了技术,节油率在35%以上。厦门金龙旅行车今年的销售额争取突破60亿元,其中天然气在公交和旅游车上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对于客车生产企业,如何把利润做起来其实比较难,国内多数客车企业的利润和销售额都很少。如今,国内主流客车企业都在进行产能扩张,以求增加市场占有率,而对于利润的重视力度则会在今年或明年有所加强。未来厦门金龙旅行车强调的是品质的提升,强调品牌战略,而今年的工作重点则是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
A:近两年,国内很多客车企业都有了车联网技术应用系统,但对于客运公司而言,这些系统在各企业之间并没有得到兼容,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管理上的限制,您认为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P:这个问题其实很普遍,我们的客户也存在这样的状况。目前以金龙集团牵头,旗下三家企业都在统一应用同一车联网平台。但就具体的客运公司而言,他们其实只需要一个系统,而不会去考虑买哪家的车就用哪家的车联网系统,他们都会按照自己原有的计划去施行,而不会去做出相应的调整。实际上,国内各个客车企业推出的车联网系统真正到达客运公司那里意义不是很大。在他们眼中,这些系统的内容差不多,只是形式上有所差异。建议未来可以由第三方来搭建车联网系统的研发、管制及营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