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纸币发行与通货膨胀(下)
2012-04-29黄毅
黄毅
明朝的纸币发行与通货膨胀
明朝初年在货币制度上实行纸币制度,禁止使用金银,只许向政府换纸钞。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设立宝钞提举司。翌年,开始发行“大明宝钞”。虽然关于大明宝钞的发行数量缺乏相关的记载,但透过对大明宝钞币值的考察,也就可以相应地加以推断。
以宝钞与铜钱的比值看,洪武八年(1375年)钞1贯值钱1000文,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值160文左右,洪武三十年(1397年)只值71文,到永乐中期只值得十几文,宣德年间值钱10文;正统年间已是10文以下。景泰、成化年间或为2文,或为4文。到了弘治元年(1488年)值钱1文,宝钞已经贬值为原值的千分之一。到了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仅值钱0.1文,贬值为原值的万分之一。
宝钞通胀如此,贬值如斯,其发行量之大可想而知。由是,人们对宝钞自然是避之唯恐不及。实际上弘治以后,官方和民间大都使用银两和铜钱,不再用宝钞了。大明宝钞已名存实亡。
明代的纸币通胀在洪武、永乐年间最为明显,币值从1000文一路下降到10来文,原因就在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军事、营建等财政开支十分浩繁,政府需要依靠印发纸币来维系财政开支。根据《明史》的记载,洪武年间军事行动经年不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如洪武初年西征敦煌、北征沙漠,洪武十年征吐蕃,十一年讨西番,十四年伐北元,同年至十六年征云南,二十年征纳哈出,同年北伐沙漠,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大举出兵塞外。至于盗贼起事、部族反叛、倭寇袭扰等相对较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从洪武八年到三十一年基本上无年无战。永乐年间,明成祖一方面继续征讨北元,亲自督师五次北征漠北,另一方面迁都北京,大兴土木,营建新都城所需巨靡。到了正统年间,又有土木堡之变,钞价更是一落千丈。最终到了弘治年间,虽有大明宝钞1贯却已不值铜钱1文。
明朝大明宝钞发行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没有发行准则。大明宝钞的发行与宋代交子、会子,元代的中统钞等纸币不一样,大明宝钞既不设定发行限额,也无任何准备金之说。相反,明太祖以为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行宝钞,解决财政之困,因此不是控制宝钞发行量,维持宝钞的购买力,而是粗暴地禁止民间使用金银等金属货币,甚至以追究刑事责任来威胁。可惜,历史证明缺乏发行规则约束而单纯依靠政治权力支撑的货币是不能长久的。弘治之后,宝钞事实上已经被废弃,白银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可悲的是,帝国末期崇祯帝对此仍一无所知,误以为可以依靠权力推行货币补救财政之困。崇祯末年,有大臣提出印制纸币以解决财政困难,崇祯帝深以为然,立即设立了印钞机构,日夜督造,无奈民间却无人响应。大臣蒋德璟即指出,“百姓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
清朝的纸币通胀与财政
清朝入关之初曾在顺治八年(1651年)开始短暂地发行过纸币,但随着清廷逐步镇压了各地抗清力量,大规模军事行动大致停止,很快就停止了纸币发行。清朝吸取前代发行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的教训,在以后的近200年中坚持不发行纸币。
清廷第二次发行纸币是在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后,军费激增,军饷就要耗费2000多万两,而国库枯竭。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军事形势严峻。咸丰帝上谕军机大臣时明确指出“军兴三载,糜饷已致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余两……现在部库存仅存正项待支银二十七万七千余两,七月应发兵饷尚多不敷出……”。为了筹措资金,经过商议,最后清廷决定于咸丰三年(1853年)开始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两种纸币。
咸丰三年二月,官票发行100万两,宝钞100万串。四年七月,宝钞增至600万串。咸丰年间共计发行了27113038串,增加了20倍。官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咸丰三年到咸丰十一年共计发行了9781200两,增加了将近10倍。
官票、宝钞发行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清政府当局只顾发行,不管回收,币值自然不断下降。按官制,银票1两相当于制钱2000,宝钞2000相当于银1两。但在北京,咸丰四年四月,宝钞1000就只能兑得制钱700~800文。官票1两只能值制钱800~900文,而钞1000就只能值制钱400~500文。在河南,咸丰五年,宝钞1000只值制钱400文。在山东济宁,宝钞在咸丰六年(1856年)开始推行时,每1000尚可以兑换制钱600~700文,次年就只剩下200文,第三年已然变成废纸一张。
清代本来以金属货币作为主要货币,咸丰年间发行纸币的动因完全是为了挽救财政。因此,清代纸币发行从一开始就走的是一条邪路。与明朝一样,清帝国的统治者也以为凭借政治权力就可以发行纸币。为了推行官票与宝钞,咸丰帝曾三番五次地下诏斥责不肯接纳票钞的官员,认为是不肖官员未能全力执行政策导致票钞未能全面流通,因此要求各省务必推行票钞,并设定具体的工作时限和要求,同时表示要严惩阳奉阴违的官员。
但是,货币自有其运行规律,即使是皇权也奈何不得。完全出于填补财政窟窿发行纸币最终必然导致通胀。票、钞大幅贬值的戏剧性效果就是,官府在征纳税收之时,居然都不肯接受自己发行的纸币。甚至于河道官员申请朝廷下拨经费之时,也不得不要求少拨钞票而多拨实银。到了咸丰十年,当初支持发行官票的惠亲王绵愉也上奏,痛陈官票、宝钞的弊端。清廷不得不正式停止发行官票与宝钞。
结论
抚史沉思,宋元明清纸币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清晰地揭示出了我国古代通货膨胀形成和发展的两个规律:一是在国家控制纸币发行的制度安排下,只要当局开支浩繁、财力紧张,就难免无视或者破坏既定的货币发行规则,饮鸩止渴、滥发纸币;二是滥发纸币产生的恶性通货膨胀或可解一时之渴,暂时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但其对社会经济总体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危害,最终反而会使政府财政陷入恶性循环,并从根本上使人们对纸币本位货币体系产生怀疑和摒弃。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尽管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已经不可与宋元明清时代同日而语,货币供给受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流动性构成和货币自身流通速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毋庸置疑货币发行与财政之间仍有着紧密关系,这不仅因为公共部门的开支在现代经济体中仍占据重要地位,还因为货币发行权仍操之于政府之手,当政府财力窘迫,或有其他强烈政治意愿之时,仍有十足动力动用货币发行权以解燃眉之需,转嫁公共治理成本。就此而言,历史经验可以给我们三点启迪:一是政府为了短期需要通过大量发行货币的方式获得财政资源,恶性通货膨胀就在所难免,无论存在着多少种解释,恶性通货膨胀的本质仍然离不开滥发货币;二是通过发行货币和通货膨胀为政府财政和支出带来的短期好处,要远远小于社会解决通货膨胀需要支出的成本和代价,也要远远小于政府自身未来需要支出的纠错成本,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不经济策略;三是避免滥发货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根本,在于建立规范而稳定的货币发行机制,通过法制强化货币发行和供给约束,使政府自身无法或无力打破既定的货币发行规则,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的短期行为和财政冲动,切断包括财政在内的各类利益力量对货币发行的不当干扰,防止货币发行沦为政治需要的权宜之计,最终酿成流动性泛滥的局面。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