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明确思路
2012-04-29王向阳
王向阳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2012年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已全面铺开,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深悟命题理念
按照素质教育的本源和新课程的要求,我对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基本理念总结如下:
第一,依据课标,注重“双基”,联系实际,难易适度,考查能力,关注发展,提升品格。
第二,彰显课程性质,注重价值引导,强调能力立意,体现教育价值,渗透人文关怀,强化德育功能。
第三,关注“热点”,兼顾“冰点”,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体现时代性,注重地域性。在突出思想性的基础上,增强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努力实现从“应试”到“应用”的转变,突出考查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坚持“科学考查‘双基”,进一步减少纯知识性或机械记忆类的试题,力求跳出“教教材、背教材、考教材”的怪圈。
第四,关注重大主题,突出地方特色。创设情境,搭建平台,鼓励探究,倡导创新,挖掘潜能,展示个性。
第五,照顾不同学情,扩大选择空间,坚持活而有度。摒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杜绝繁、偏、怪题,充分尊重考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六,按照“回归生活,回归品德”的要求,贯彻“考试即生活”的命题理念,干预生活、参与生活、反映生活、透视生活,增强生活气息,卷面生动活泼,材料新颖鲜活,设问适切恰当,努力营造和谐的考试氛围,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
第七,关注国计民生,培养社会责任感,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结合。
第八,考查呈现多维、立体、发散的特点。学科知识的考查从过去的孤立、静态转变为联系、动态;命题构思追求高立意、低切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把握课标精髓
课程标准是一个学科课程实施的总纲,是课程的灵魂所在。课程标准不仅阐明了本课程的定位、性质、目的、作用、意义,而且规定了学习内容,提出了活动建议,是教材建设、资源开发、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把握课程发展状态、保证课程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要求是对各类学习状态的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的基本要求。中招考点的确定源于课标内容而非教材或别的什么学习资料。
因此,深入研究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本学科教师的职责所在。在教学实践及复习备考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对课标的关注和研究,这是非常遗憾的。大家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认认真真、深入细致地从研究课标入手,抓好教学,认真备考。
通晓教材内容
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演绎、拓展和细化,是教学实施的重要蓝本,是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教材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经过充分论证和实践检验,内容权威,表述严谨,体现了学科的基本精神,教材的案例、图片、知识内容经过严格精细的挑选推敲,教材的编排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规律。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钻深钻透一种版本教材的基础上,最好关注、了解一下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做到视野更宽、站位更高。
另外,要非常重视对《中招考试说明与检测》一书的研究,因为其性质相当于考纲,其内容吸纳、整合、浓缩了各种版本教材的精华,同时对学科知识也做了补充和完善,既有题型示例又有题型解析,既有宏观指导又有微观提示,有助于师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关注时政教育
时政,指近期已经发生或当下正在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党建、军事、外交等国计民生有关各个领域。它也是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各校在教学实践中对时政教育都非常重视,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为:对时政材料的筛选加工不到位,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日常教学力度不够,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考阶段搞突击灌输等。所以,教师应下苦工夫,采取得力措施,从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积累,巧妙渗透,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探索题型特征
思想品德试题的题型从大的类别来看,分为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两种;从具体分类来看,常用的有填空、连线、判断改错、选择(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概括、简答、辨析、材料分析(分析说明)、观察与思考、讲述与评论、活动与探索、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不同的题型承担着不同的考查任务,各种题型的性质、定位、功能、特点各不相同,每种题型的呈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作为一线教师,要全面把握各种题型的特征,对其性质、功能、定位和考查目的要深入研究、了如指掌,尤其是对当年中招考试拟使用的题型,更要做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答题要领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把握规律,吃透精神。
注重考点研究
以下是2005至2011年度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各类试卷的主要考点,我把它们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珍爱生命,磨砺意志,调节和控制情绪,坚强面对困难和挫折、乐观向上,培养高雅生活情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团结互助,勤俭节约,做负责任的公民,培养亲社会行为,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人的全面发展,禁毒宣传。
第二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文明礼仪,孝亲敬长,诚实守信,学会感恩,公民道德建设,道德实践活动,崇尚科学,学会合作,奉献社会,以人为本,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教育公平,正确处理网络语言与规范汉语的关系。
第三方面: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耕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落实“限塑令”,“三农”问题,水利建设,粮食生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航空航天,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改革开放3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汶川地震灾区重建。
第四方面: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网络问政,食品安全,学习用品安全,依法维权,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意识,依法纳税,未成年人保护,遵纪守法,消费者权益,理性消费,艰苦奋斗。
第五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永远的丰碑”,“双百”人物,红色旅游,红色经典,爱国歌曲,红色影视,红色箴言, 感动中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三平”精神,社会诚信,中华传统文化,节假日调整(传统节日与洋节日),全民读书,开卷有益,反“三俗”文化,“四个新一代”,胡锦涛对全国青年学生的“三点希望”。
第六方面: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外交成就,国际地位,综合国力,中国年活动,国际影响力,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和平。
第七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校园,安全生产,城管执法,留守儿童,老龄化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八方面: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经济强省,“河南粮仓”与“国人厨房”,中原福塔,文物保护。
教师认真研究这些考点及其相关的问题,如考查方式、角度、原因、地位、频率等,对于学科教育教学教研、复习备考工作,将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掌握试卷特点
对于思想品德学科的试卷来说,紧密联系实际是其生命所系,关注重大主题是其使命所在,突出地方特色是其活力之源。一份优秀试卷,必须做到:导向正确,理念先进,主题突出,主线分明,结构合理,选材鲜活生动,内涵丰富厚重,贴近生活实际,注重道德践行,突出时代特征,奉行自主创新。
按照以上要求,各位教师在备考指导时,一定要依据河南省近年来中招试卷呈现出的以下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备考对策。
(一)唱响主旋律,深化新课改。把握时代脉搏,突出重大主题,关注国计民生,体现地域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学以致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二)科学考查“双基”,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考查的有机结合,注重考查素质、提升能力,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三)为考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为考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既注重考查内容的覆盖面,又注重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考查,重在考查综合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一贯坚持“二三三四”综合考查:“二”即基础知识与重大时政两个方面,第一个“三”即课标“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条主线,第二个“三”即初中三个年级所学内容兼顾,“四”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律常识、国情国策四大板块。
针对以上特点,我总结了两条对策,供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参考。
一曰:“课标里面找考点,教材里面找观点,时政里面找热点,权威报刊里面找素材,相关资源找链接,核心内容找综合,生活里面找依据,现象里面找本质,命题理念里面找支撑,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里面找方向。”
二曰:“深入细致研课标,教材观点务通晓;知识基础要打牢,核心能力不可少;国计民生很重要,时代主题要围绕;大海捞针找材料,生活实际少不了;典题研究是个宝,系统复习应做好;勤学精练有绝招,审题作答切忌草;发散思维求实效,把握精髓方为高;社会传闻不可靠,押题幻想不能抱;功在平时多思考,灵活运用心存妙;取法乎上始于道,科学备考贵在巧。”
(本栏责编 朱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