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有效教学中的激励策略
2012-04-29吴婷婷
吴婷婷
摘 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克服探究教学的低效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学习,是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激励策略主要包括:活化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多维的互动,激励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优化教学控制,提供适宜强化。
关键词 探究学习 有效教学 激励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036-03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并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学习方式。一直以来,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探究教学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科学教育工作者所努力的一个目标,但时至今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究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仍很明显。如:问题情境不能引发学生探究欲望;探究过程形式化;学生有活动没体验;科学探究费时费事……这些教学低效现象让大多数教师感到困惑和迷茫。而在这诸多尝试中,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无疑是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基于此.很多学校都在尝试着学习杜郎口,模仿杜郎口的课堂模式,但在模仿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该如何得到不断地激励,已使改革得以不断地进行下去,本文尝试提出几点激励策略,帮助教师适应新的课堂模式,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励学生的探究学习,以期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打造高效课堂。
一、活化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一)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首先,教师必须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参与意识,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地预习、小组合作、探究、质疑。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克服学习遇到的困难,保持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其次,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真诚、平等、共融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谋求平等、追求高质量;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生生质疑、共同探究,甚至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利用多元评价机制鼓励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与争辩。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虽然要引导学生发言有深度,见解独到,但对学生的发言、问答不应求全责备、失之过严,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善于制止学生问的讥讽嘲笑,互相鄙薄,引导他们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
(二)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适当的动机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努力、有效率、有计划,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教师要促使学生的认知失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研究表明,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过去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有关,成功经验能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在学习中越来越追求成功;而过多的失败,则会大大削弱学生的成就动机,在学习中就会选择简单的任务,尽量避免失败,以减少自己对失败的体验。因此,教师要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要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成就动机,主动发展内在的认识兴趣。
(三)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将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
教师不能填鸭式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示范操作技能,也不能用定性地、简单地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虽然在传统教学观念看来,这会有“讲解示范不具体”之嫌,但任何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创作的实现,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灌输往往难以奏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我的感悟、探索和尝试中进行学习,这样他们会学得更加丰动,会学得更加有收获。
二、实现多维互动,激励学生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独学、对学、群学、预习、展示、反馈、即时性评价等,是杜郎口中学“三三六”高效课堂模式的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互动是主体间的互动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的状态。教学交往观告诉我们:教学活动中,师与生、教与学是互动互生、良性互动的。教学中的互动除了表现为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小组间、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互动还是多元的,是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互动体。无疑,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营造良好互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一)营造有利于多维对话的心理环境
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学生享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学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竞争关系,而是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关系。探究合作学习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活泼、互信、合作的心理环境。创设“自由安全”环境的目的是保证学习活动中有真正的交流、对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创设相应的环境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基本保证。
(二)要搭建互动平台,营造相互合作、对话的同伴文化环境
课堂作为一个大集体,探究教学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进行,要使学生在探究教学课堂中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己的人格。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因为教师是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与“学”是师与生的互动过程,这要求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能够融洽地交流,相互促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能力,把学生放在一种人人参与、生生互动对话的人际关系中后,要采用激励机制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提高教学效率,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及培养多种能力的目标。
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创新
(一)鼓励大胆质疑、启发独立思考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常有疑点,才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探索,才能有创新。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是启发的关键。教师要做好导学案,在学生预习后产生共同疑问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茅塞顿开;教师还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展示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以获取新知识。“教学就应当是这样一个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去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确定一节课的探究问题时的过程中要有耐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要有重点,问题不能多,也不能蜻蜓点水;要有反馈,让学生去获得新知识。
(二)让学生主动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了不一定会创造。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景、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别出心裁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作为当代的教育者一定要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埋头苦读读出来的,也不是苦做习题做出来的。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主动思考、认真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环境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比较起来,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活动可能需要一些特定的资源、工具和环境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书本或者其他材料以及社会活动中提供这些资源,鼓励学生补充资源,并对小组以外的资源给予开发。学生探索他所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根据这些资料,每个人就自己的学习方式做出选择来他所发现新的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提供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之中积极探索,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四、优化“教学控制”,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教学控制即是教师在教学时对整个教学进行形成某种把握的心理体验,是有效教学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师实际调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必备的教学行为探究学习中的教学控制绝不是操纵和约束学习活动,而是对其进行调节与引导,保证学生的探究学习方向正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探究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引导与反馈,在暗中为他们搭建支架,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通过榜样示范,达到“身”控的效果。其次,教师可以指导性的言语为学生排除困境、指点迷津。最后,教师还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注视学生的表现,以无声反馈的形式,调控、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探究学习情景,综合使用各种调控方式,努力做到技能微观调控,又能整体把握全局。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降小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若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