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2-04-29卢建科
卢建科
摘 要:如何激发、唤醒学生饶有兴趣地研读文章,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内容与方式,使其更加艺术化。文章将从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重难点的突出、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教师只有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善于提问呢?
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和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因此提问也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重要复杂的教学艺术。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中,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唱起“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没有高潮,学生听起来也是迷迷糊糊,思维积极性根本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和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使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化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有艺术性。具体来说,应该包含下面几点:
1. 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是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我们更应让学生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的胸襟这一深意。而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会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这一点。
2. 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认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3. 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要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例如,教学《小石潭记》第一段、第二段后,我问学生:“小石潭的景物美不美?”学生齐声回答:“美!”如果接下去问:“如果我们把它当做一处旅游景点,需要大家拟一份简介来吸引更多的游览者,大家愿不愿意帮忙?”学生们会拿起笔来,挠着头在座位上苦想。这样,提问的效果就会好得多了。
三、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的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
2. 难题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实际上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 “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
总之,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2]汪明帅,徐筱英.从教学法透视什么问题值得提问[J].中小学教
师培训,2008(2).
(通渭县花兰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