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育学理论精髓与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处理方式探析
2012-04-29雷华清
雷华清
摘要:合作教育学理论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础,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合作教育学中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与师生合作论的简要介绍,初步总结出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理论的处理方式,以期实现对具体的教育实践工作的指导。
关键词:合作教育学理论;中职学校师生关系;处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74-02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合作教育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这里通过其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师生合作论的具体内容的介绍,从中初步提出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处理方式。
一、从人道主义思想中看合作教育学的落实
人道主义是合作教育学理论实践的重要前提。它反对教育工作中的强制执行性,主张以人道的方式教育学生,以人道主义思想作为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主线。其代表人物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与人道主义教学方针相互依存的理论,认为只有将师生交往的整个过程看成是人道主义的教育过程,才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积极性发挥最大作用的过程。简而言之,真正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教育观念,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渴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的教育观念。基于这种认识,合作教育学者们力图从人道的角度出发,以建立起人道的师生、生生关系为导向,形成一个人道的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贯穿于整个的教育改革措施当中,如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人格尊严,以鼓励的方式管理学生等等。由此,不难看出,这些措施和思想都是建立于人道主义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是合作教育学人道主义思想的践行之处。
二、从合作教育学中解读师生关系的理论
合作教育学的理念在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师生关系是其重要的落实之处。其实所谓的合作,最基本的就是师生间的合作。合作教育学的践行者非常重视师生关系,认为师生关系是学校顺利开展行政工作、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决定因素。在这里对合作教育学的师生关系理论的三个方面做具体的介绍,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学生观、教师观和师生合作论。
1.合作教育学的学生观。合作教育学者认为学生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体,是具有个性的发展潜质的个体。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有其主导性和主动意义的。他们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受教育者,而是独立存在的个人,具有发展的、创造的一面。合作教育学者主张教育是学生自主的一种成长性的需要,所以学校所承当的整个教育过程必须环绕着儿童的种种需要和对全部生活的渴望来进行。在合作教育学的学生观中,学生是自主的,是具有内在的积极性的个体,也同样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人。学生偶尔表现出来的惰性,只是由于不恰当的教育影响的施加,使得他们的能力被强制的束缚了,而这种束缚的根源是教师不合理的师生观念与传统的教学形式。合作教育学者认为,学生不仅具有主动性,而且有着光彩夺目的内心世界。可以说,合作教育学的学生观,是人道主义的学生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以打破以往的教学强制性与教师“掌权”性的学生观。
2.合作教育学的教师观。在教师问题上,合作教育学者也有他们自己对教师的理解。在他们的眼中,教师并不是单纯的教育者,他们同学生一样,是主体性和创造性协同作用的发展个体。他们与学生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教师在学校与学生所从属的性质不同,学生是学习的对象,而他们是教育工作者。但是,这种教育工作者的定义,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一味的“高高在上”,一味的以施加给学生教育影响为主要目的。作为教师,应当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发挥自身的个性,实现不断的自我更新,在自我更新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影响。这种自我更新也是两方面的,一是学校外部环境的自我更新,需要学校整体形成人道主义的教育观,以保障教师的权益为前提,实施民主化的管理与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二是教师的自我更新。在肯定了教师创新作用的基础上,也要求教师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合作教育学的教师观还特别强调,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视学生为合作人,与学生共同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人。
3.师生合作论。基于对学生和教师的新的认识,基于对以上的学生观和儿童观的具体论述,合作教育学者们提出了师生合作这一师生关系理论。在以合作教育学为基准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不融洽、相互抵触的师生关系是导致整个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教育工作不能够正常运行的根源。只有改变教师的主导性,才能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发生质的变化。教师应领会到教育学中的主张一致的原则,这种一致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老师与学生的一致,一致地朝着良性教育发展的方向努力,这也正是师生合作观念的体现。应强调师生是教育过程的共同主体,是平等的教育伙伴。师生合作,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均发挥各自个性的力量,积极进行个性交往的活动。也就可以将师生合作说成是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共同负责教学活动,形成真正的平等协作的合作关系。并且,在合作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当中也提到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方面。在合作教育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包括个性内容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必须在关注自身道德素养、文化传扬的基础上,在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给予学生最优化的教育;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品质包括,责任感、自由感、主动发掘、自我完善等等。个性发展主要体现的既是人道主义的教育又是重视发展个性的教育的原则。这是个性内容与个性品质的统一,是人的潜能与创造性、情绪情感与行为习惯的有机结合。作为教师,也应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方方面面,以此为前提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从合作教育学的师生关系理论中反思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
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在校教育者,笔者认为,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是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潜能的关键因素。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学生方面,对学生应采用具有人道主义儿童观的尊重之法,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关注;在自身的发展方面,应关注实现自身在无论是教学能力与技能,抑或是心理品质与情感各个方面的自我创新;应重视师生双方均作为教学主体力量的促进功能的协调共进;应学会实现教育角色上的真正转变。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视自己为合作者而非教育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对象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师,这才是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的核心理念与根本途径。
总之,在合作教育学工作的开展中,师生合作是合作教育学的基点。作为长期实践于中职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尊重与信任,适时对自身工作的理性审查并追求最终的师生平等与协调创新的实现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关注的。这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依据对合作教育学的深刻认识反复论证,才能够使其发挥真正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阿莫纳什维利,等.到新学校去[J].外国教育资料,1989,(1).
[2]阿莫纳什维利.游戏在小学生认识活动中的作用[J].全球教育展望,1987,(02).
[3]王坦.合作教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