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先接受教育再教育孩子
2012-04-29阿里亚
阿里亚
为了教育孩子,父母要先学一些关于儿童生理、心理及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科学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父母只有以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孩子成长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正确地教育好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父母所盼望的。从家庭、学校、社会这漫长的人生旅途里,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找到好工作,将来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言传身教,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生活理念,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与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
如何培养好孩子,如何与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要调擅自己的心理,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乐趣。其次,把耐心、爱心投入到孩子身上,走进孩子的心灵。
二、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性格很重要
培养孩子这一性格有利于孩子的情商发展,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加深与孩子的感情交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让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具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可为他指出前途总是光明的,使他在恢复快乐心情的环境中寻找安慰。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孩子的爱好广泛,自然就拥有了快乐的性格。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三、先接受教育,再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以今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孩子。儿童有着独立的人格,应该平等地对待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应该在家庭中培养平等、民主的气氛,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
孩子的兴趣转移得很快,不少孩子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电脑、后天再学绘画,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学好。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对培养毅力有负面影响。应当 鼓励孩子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他感兴趣的事,即使遇到挫折也会不打退堂鼓。
遇到困难多鼓励。对于尚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孩子,在接受考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意志消沉往往是难免的。此时,来自家长、教师乃至小伙伴的鼓励至关重要。一旦突破难关,孩子的意志力会像打铁一样百炼成钢!
五、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肯定和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同时,先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要发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以此来改变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抓住契机,进行正面引导强化自信。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予以支持和适当帮助,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父母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因为父母的每一声赞许犹如一束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每一位孩子,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肯定,都渴望得到鼓励、赞许的目光。孩子心理上的满足,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要注意把握赏识力度。对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对好孩子、任性的孩子要适当赏识,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可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孩子尝试错误,放手让孩子去想、去做;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为孩子代劳,每天给孩子布置简单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当然,在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不能过分控制孩子,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但也不能过分放纵,一切自行其是。父母应从日常生活入手,适时、适宜、适当地提出目标要求,给予独立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六、激发兴趣,培养特长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他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什么教材才能使他工作得最起劲、最有成效。” 我一直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应他的兴趣,引导他的兴趣。对孩子的爱好应该充分尊重他自己的选择。对于孩子不愿意学的、或者需要付出很大精力、估计坚持不下来的,就坚决不学。
七、帮助孩子学会制怒
“我孩子的脾气太臭了,动不动就发火丢东西。”“我的孩子脾气太犟了,说他几句,便赌气摔门,跑到外边半天不回来。”这是常听到一些家长发出的无奈的感叹。那么,家长如何改变孩子 的易怒情绪呢?
孩子的言行举动多半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要使自己的孩子不动辄发怒,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让孩子看到自己暴怒的样子。要和善待人,为孩子营造祥和、宽松的气氛,使孩子长期地受到熏陶。父母要多关心爱护孩子,多过问孩子在生活、学习、交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给予指导帮助、鼓励安慰,使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要多让孩子出外散心。晚饭后可以带孩子散散步,看看花草,听听风声,放放风筝。让孩子感受人生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中陶冶情操。
孩子发泄脾气时,父母不要“硬碰硬”。要等他气消之后,以低沉的声音,难过的样子,指出这种行为太伤父母的心,太不应该,并帮助他认识坏脾气的害处。父母动情的样子,会让孩子感到难过、后悔此时可“趁热打铁”,鼓励他树立信心,把坏脾气改掉。
参考文献;
[1l埃·德·阿米琪斯,“爱的教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长江文艺出版杜,2004年4月H张自学,“好孩于是夸出来的”,新华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