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研究
2012-04-29蔡文波
蔡文波
[摘要]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从任务驱动法的基本概念和遵循的原则入手,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并对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31-02
1任务驱动法的基本概述
1.1基本概念
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设置成若干个任务,通过演示或讲解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完成该任务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寻找出正确的结果。任务驱动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掌握课程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当中,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合作精神和增强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法先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提出问题,通过交流合作,寻找出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对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充分肯定优点,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成就感,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总结,便于下一任务的拓展。
1.2遵循原则
(1)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是指教师所设计的任务难度应以学生的计算机最低水平为基础,以保证基础水平低的学生不会因任务的难度高而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所设计的任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较为简单的内容逐渐过渡到更深奥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提高每位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班的计算机水平。
(3)提高性原则。提高性原则是指在遵循基础性原则的前提下,对某些任务难度稍加提高,以满足计算机水平较高学生的需求,避免高水平学生因任务难度低而不想参与到任务教学中的情况出现,这样能够兼顾到计算机任务教学中的每一处环节每一名学生,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4)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指所设计和指出的学习任务应与当前所教的计算机知识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课程内容知识,又能够调动学生完成任务教学的积极性。
2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明确目标,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法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处于被地地位,而是起着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只起组织、引导、启发、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识知能力、文化知识和兴趣爱好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设计。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教师可事先予以演示,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再让学生自主探究。同时,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必须明确总体目标,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可将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并将每个小目标的内容细化成若干个易于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达到实现总体目标的目的。如教学Word版面设置时,教师可将制作一期电子期刊作为学生学习的总体目标,然后再将制作电子期刊的制作这个总目标细分若干小目标,如艺术字的设置、图片的插入、文本边框底纹的设置、文本框的使用、尾注脚注的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页面的设置等。
2.2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在整个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出具有一定情境的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便于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多种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创设出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情境,将学生的学习任务直观化和形象化,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如学习在 Word 文档中插入图片时,首先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事先制作好的两份主题相同的文档(“喝茶与健康”):一份是纯文字;另一份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要求学生观察这两种文档的排版特点,并比较这两种文档的排版效果,最后提出本节基本任务:插入剪贴画: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设置图片格式;图文排版,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很快积极地参与到本节任务的制作中。
2.3提出问题,分析任务
每个任务中都隐含着旧知识和新知识,提出任务后,教师先不要急于进行讲解,要让学生对任务进行讨论,分析,思考完成该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提出问题。所提的问题中,有些问题学生可以自行给出解决方案,而有些问题是隐含在任务中学习以前未学过的新知识点,这些问题正是此任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如在学习如何利用Word 制作表格时,教师先布置任务:制作个人简历表,学生接受任务后,应让学生对如何制作个人简历表进行讨论,分析完成该任务会遇到哪些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解决,对于已学过的知识教师应适当地予以提示,对于新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的基础上加以指导,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4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成绩出色的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对那些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地指导,但不要直接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可允许学生合作完成,若有必要,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可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再由小组成员集体选出一位基础扎实、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各小组根据小组任务进行讨论,最后组长综合小组成员的意见,归纳出完成此任务需要的知识和步骤,再由各个学生自主完成。这样通过合作交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优化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
2.5交流反馈,评价任务
任务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及时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交流反馈,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途径,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时,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程度,同时还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效果反映出来。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新的知识;是否能对新知识加以熟练运用;是否具备了创新精神和相互协作的能力;是否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评价要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应用为参照物,并遵循激励的原则,充分肯定优点,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2.6归纳总结,拓展任务
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对“任务”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在完成一个任务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及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可从中看出学习完成的任务所产生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了解学生完成任务时是否还需要补充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而及时掌握学习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目标存在的差异,以便顺利进行下一步的拓展任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创新能力。
3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1)任务说明:该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文件操作、熟练使用剪贴板、画图程序,并进一步熟悉显示属性设置。
(2)实施方法:将教师演示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第一,教师提出任务后,应先引导学生将任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找出来,如文件夹的创建、文件的复制、桌面背景的设置、剪贴板的使用、利用画图打开桌面图片、画图中关于图片的编辑和保存。其中利用画图打开桌面图片、画图中关于图片的编辑和保存属于画图程序的使用范畴,是新知识。第二,先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中的旧知识操作部分,即学生自主操作完成文件夹的创建、文件的复制、桌面背景的设置、剪贴板的使用,然后由教师对画图程序的基本用法进行讲解和演示,接着再由学生对图片进行编辑美化,编辑美化的过程中学生可自由发挥想象,最后,教师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第三,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作品的优点,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不熟练的知识加以扩充,最后对出现的新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第四,学生互评。要求学生相互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对完成每个任务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总结。如设置桌面背景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可以通过显示属性中的“桌面”选项卡进行设置,或右击图片→“设为桌面背景”命令进行设置,还可能利用画图程序中的“文件—设置为墙纸”来设置。第五,任务拓展:请利用画图程序绘制一幅漂亮的图片作为桌面背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总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要遵循实用性、基础性、提高性以及层次性原则,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出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