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再探析

2012-04-29刘茨,单新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45期
关键词:公共课课程目标

刘茨,单新涛

摘要: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效果长期以来没有质的改进,主要因为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来修正对其性质和目标的认识。该课程应该被确定为学生本位的素质类、应用性课程,它应该具有现实指导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类自我认识目标三个有先后顺序要求的目标。

关键词:公共课;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个体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2-03

一、对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性质和目标再探析的背景

《心理学》课程长期以来都被列为师范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自1978年高师院校恢复心理学教学至今,心理学一直是构成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也是体现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的特色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此课程却存在着种种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简单落后、教学模式与课程目标不甚搭配、考核形式与方法呆板单一等。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师范教育的成效,国家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关于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在课程体系、知识选择与编排、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基本上没有大的突破和质的改变。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此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还没有深入理解和准确定性、定位所致。在此背景下,我们试图对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目标进行深入探索。之所以从课程性质和目标的角度进行研究,是由其独特地位所决定的。课程性质是对课程的基本属性的界定及在课程系列中位置的确定,是一门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根本属性,它体现了一门课程独立存在的价值所在。是课程性质所界定的课程存在的独特价值的具体描述,同时也是一门课程及其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是课程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的首要问题。可以说,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性质和目标直接决定了课程设计的方向,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学实践的模式和方法。所以,明确一门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确定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分析

既然课程性质是对课程存在的独特价值的界定,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的具体体现,那么找到课程独立存在的独特价值,也就明确了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一般认为,课程的价值无外乎对以下三方面需求的满足。第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求。这是指个体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它不仅指社会当下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如当前人类进入国际化、信息化时代,就要求课程要体现这些特点。这一需求常常具体化为职业的要求和对个体素质的要求,如教育职业的需求和现代国民素质的要求。当一门课程主要以满足当代社会需求、以维持或改造社会生活为直接目的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社会中心或社会本位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在开发和建设时以社会需求的满足为出发点,强调课程对个体适应社会的促进作用,强调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第二,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需求。是指个体期望成为成熟、健康、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当课程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促进其修改发展为直接目的、强调学习者的需要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学习者本位或学习者中心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在开发和建设时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优先考虑课程对学习者当前和以后健康、卓越发展的需求的满足,强调培养完整的人、健康的人。第三,学科存在和发展的需求。是一门学科继续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发展充实自身内容的需求。当一门课程将学科发展作为直接目的、课程开发以发展学科知识为出发点时,这门课程就是学科中心或学科本位的课程。这种课程优先考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强调培养能够促进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即主要培养科学或学科专家。当然,由于个体、社会和知识都是复杂的,这三个方面又不可能完全分离,三者的需要也有一致统一的时候,所以一种课程在满足一种价值诉求的同时也会兼顾其它一种或两种价值诉求。因此在确定课程性质和目标时要重点考虑该课程必须优先、主要满足哪个方面的需要。

三、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性质再探析

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高师公共心理学是体现师范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实不然,这只是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心理学之所以被列为高师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体现师范特性的课程,之所以被教育界看得如此重要而开设,最初是因为教育专家们认为,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与人打交道、发展人的职业,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师自己的心理状况和建立在对个体及群体的心理正确深入认识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措施方法的取舍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以此而论,高师公共课心理学主要是优先满足以后职业的需求,课程开发和建设是以社会需求的满足为基点,是为了培养从事教育的职业人才。这是典型的社会中心课程。然而,心理学课程存在的独特价值不仅仅在此,它还有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教育的研究变革,各个国家都强调培养高素质的国民,强调教育对培养智力和人格协调发展的健康的完整的人的作用,其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复杂、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当前社会的剧变使当前大学生迫切需要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理解和规划自己的人生、改进自己的学习和人际关系。这种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提升的期望使大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期望很高。然而,目前的心理学课程仅仅是以介绍心理学的概念体系为主,仅有很少的事实性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一些也许没有那么重要或面向未来教育的心理学现象,至于教他们怎么去做的程序性知识更是少得可怜,而且大多也是面向遥远的未来职业的,与他们当前迫切的需求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当他们一旦意识到他们所学的心理学未能满足他们当前的需求后,对心理学的失望也就更大,心理学无用感也就更强。他们也就不会真正努力去学习心理学,而仅仅是应付科目考试而已。这样以来,他们也就没有真正学到应用于教育活动的心理学知识,期望以后促进教育活动更是一个泡影。如果心理学能够迎合大学生的强烈期望,在介绍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满足他们紧迫的当前需求,那么不仅初步解决了他们当前生活中的问题,而且也会使他们感受到心理学确实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这样他们不仅有兴趣也有信心更有决心去继续学习心理学,进一步学习以后职业中需要的心理学知识。如果是这样,也就同时达到了师范生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初衷。由此看来,心理学课程要首先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然后再满足社会需求得其它方面的需求。因此应该将心理学定位于学习者本位的课程。这样的话,它就是一门大学生素质课程而不是一门仅仅面向未来职业的师范专业必修课程。并且,不管是满足学习者生活需求,还是满足以后职业的需求,它都是面向应用的而不是面向学科发展的,所以它也应该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这样的课程要首先着眼于学习者素质的提升和实际需求的满足,提供大量可以用于生活和职业实践的程序性知识,并做一些初步的应用训练,而不能仅仅以心理学科内在逻辑为体系来介绍心理学的事实性知识。因此当前大多数师范公共心理学课程主要讲述一般性知识的做法是也与心理学的定位和性质相背离的。这也是深入探析心理学性质的一个主要目的。

四、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目标再探析

说到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目标问题,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为了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的。然而这些只是心理学课程的远期目标,鉴于学生对心理学的强烈期望,只有远期目标显然不足以激发学生当前学习心理学的动机。通过对学生的诸多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更多在于满足当前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生活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对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的理解把握能力,有助于解决当前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果学生发现心理学的学习不能解决自己当前的问题,他们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传统目标和内容下的教学效果相当差,学生缺乏兴趣,应付学习,仅仅为了科目考试而学习等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的需求应该被确定为心理学课程的首要目标。其次,我们刚刚把心理学定性为大学生素质课程、应用性课程,也是从心理学性质上来确定了心理学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其实,在心理学课程目标的确定上,蔡笑岳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类目标:一是职业发展目标,心理学课程的开设的首要目标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服务的,是一个指向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目标。这也是社会对师范生学习心理学期望的目标,是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二是现实指导目标,这是指向现实的最迫切的课程目标,基本决定了学生当前学习的动力。第三类目标是人类自我认识目标。这是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和目标。心理学首先应能够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其次才是满足远期的职业需求和认识需求。由此重新审视《心理学》课程,我们把高师心理学课程的目标确定为有顺序的三类:现实指导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类自我认识目标。当然确定心理学的性质和目标仅仅是第一步,确定性质和目标的现实意义在于为心理学内容体系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指明方向和确定标准。《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安排的标准问题,是知识本位,还是个体本位?是关注人,还是关注知识?当明确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目标以后,上述问题就很容易得到回答。我们认为,心理学显然应该关注人,是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所以应该从个体发展出发,围绕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去组织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基于这些理念,心理学的课程功能、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考试评价等一些列问题都要做相应的梳理和更新、变革。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会在以后专文讨论。

参考文献:

[1]杨宝山,孙福万.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32-38.

[2]傅岩.关于课程目标来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3,(3):56-59.

[3]涂锦红,徐林祥.六十年来课文课程性质研究之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6):97-102.

[4]蔡笑岳,刘百里,向祖强.高等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目标与改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8-62.

[5]黄希庭,陈传锋,陈红.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99-103.

[6]周宁之.对近代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问题的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57-161.

[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29-237.

[8]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121.

[9]张旭东.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的价值取向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35-39.

[10]陈红,黄希庭.关于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41-43.

作者简介:刘茨(1971-),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学与教的心理,教师教育;单新涛(1985-),助教,硕士,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

猜你喜欢

公共课课程目标
系统观下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结构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