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
2012-04-29李洁
李洁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税负高等困境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63-02
1中小企业的概况
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为民企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中,也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已经从采掘、一般加工制造、建筑、运输、传统商贸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到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在内的各行各业,从分散经营开始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从早期的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为面向国内外市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目前,受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方式转变等刚性约束,中小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中的小企业,受生产成本剧增等因素影响,发展面临挑战。表现在:
2.1融资难
融资一直以来就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发现,我国金融资源的实际供给与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存在严重矛盾,最突出的是绝大部分金融资源供给由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大中型银行金融机构控制,绝大部分金融资源配置由国有企业和非国有大中型企业获得,绝大多数(95%以上)小型企业得不到任何正规金融资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自身看,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业务发展不确定性大、资产信用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信息资料不完整甚至虚假等,都是导致银行不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因素。从银行方面看,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论是人力资源占用还是期间费用消耗,从单位成本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都远高于大企业或者大型项目贷款。只要大额信贷需求市场能够满足银行的利润要求,银行就不会将足够的资源投入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方向。很多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民间融资,高利贷对这些企业来说犹如饮鸩止渴。据了解,现在有些企业的月息达3%至4%,一般企业都难以承受,更无法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求。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小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据分析有关资料,在2009年年底之前上市的328只中小板股票中,大型企业219家,占66.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的企业7家;中型企业109家,占33.2%,没有一家小型企业。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家企业中,大型企业8家,占22.9%;中型企业27家,占77.1%;没有一家小企业。这种中小板企业的分布格局已经越来越远离创立中小板的初衷。
2.2用工难
近年来出现了中小企业“用工难”问题,许多中小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工人,尤其是一线工人来进行生产,与此同时却有大量的工人找不到工作。出现“用工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很多就业岗位,就地消化了大量劳动力,使得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用工困难。二是中小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和后备劳动力的紧缺程度,远比预测更严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公布的数据确认了中国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期即将关闭,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增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截至9月底,今年全国有18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9.4%。中小企业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三是新生代就业者择业观念发生变化,利益诉求更加全面,他们不仅仅是关心挣多少钱,更关心全面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子女上学、医疗保障、户口住房等基本待遇。他们首先是选择公务员,其次是国有企业,最后才选择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用人更难,成本也就更高了。
2.3用地难
一方面是国家日益凌厉的土地调控政策,另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土地价格,继资金之后,用地难正渐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瓶颈。用地难的根本在于征地难,随着工业用地的增加,用地指标严重超越,征用土地的难度随着成本不断加大。而用地难的另一个表现是闲置用地难以回收,“圈而不用”或是“用而不实”的现象客观存在,这导致了大项目排队等地、小项目无地安置的局面。更重要的是,由于多数民营企业走的是小规模扩张的路子,加之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相对滞后,造成小企业分散发展,土地利用率严重偏低。
2.4税负重
据有关研究指出,中国企业除17%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之外,还需缴纳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价格调节基金等多种费用,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加上各种收费和罚没,中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已超过30%,有的甚至高达60%左右。2011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增幅分别高达19.7%、24.4%和38.3%就是佐证。《福布斯》杂志推出的2009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内地排名全球第二。我国中小企业处于税费项目多、税费负担重的税制环境下,从税收负担上看,中小企业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高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税收占利润的119.6%,高于全国99.9%的平均水平。
3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
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既与其自身的“弱”“小”有关系,也与现行的一些政策导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由于我国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还相对滞后,行政力量的干预往往导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资源的获取上处于不完全平等的地位,致使小企业往往处于政策的弱势。因此,缓解中小企业的“内忧外患”,除了这些企业自身要千方百计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降耗增效外,最根本的还有待于从宏观政策入手为中小企业分忧解难。
3.1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一是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要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和比重。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在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应该制定相应的行政措施,采取行政手段,规定政府、央企、中小企业等,形成一个合理的压缩贷款比例,将缩小的规模合理分摊到各个贷款方,而不能一味地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
二是改革金融体制,放开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发展金融业,特别是加快发展中小银行、社区银行以及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平台,构建“大对大、小对小”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国外为例,在美国,资产1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银行就有7000多家,专门服务于小企业;在韩国,支持中小企业的银行资产高达1110亿美元。我国有民间资金5万亿,相当于1万亿美元,加以引导,完全有能力、有实力加快发展中小银行和社区银行,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板和创业板都亟待改进和完善,建议中小板和创业板以中型企业为主,适当增加小型企业的比重。大型企业特别是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宜进入中小板和创业板,已创立5年以上的企业不上创业板,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诸如房地产类的企业不上创业板,培育创业板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通过创业板市场培育未来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四是加快制定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级财政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在税前扣除。
3.2政府、企业、员工三方努力解决就业和用工难题
从政府方面来讲要把各个地区、各类企业用工荒的情况做一个相对细致的了解,然后面向社会发布,让人们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这些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用工信息,然后按照信息去寻求工作。其次就是要积极引导员工和从业人员提高自身技能,有关部门应针对“用工荒”的问题协调共管,搞一些相应的技能培训,这样使得人们有能力去就业,而且尽可能的有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员去就业。从企业来讲要加快企业的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提升企业经营水平,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要把员工当做最重要的财富,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完备的包括员工孩子入托、就学等一些社会保障,科学合理地构建企业、员工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措施、各种模式,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工人。从员工来讲,企业员工也应该放低“身段”,结合自身自有条件,进一步掌握工作技能,更好的适应就业环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3.3通过设立创业园、建“廉租性”标准厂房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用地紧张中小企业普遍资金短缺,无力大量投资永久性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创业园应由地方政府与工业地产商合作开发,中小企业在园区内可选择买地自建、租赁现有厂房、先租后买、按揭付款、代建厂房等多种方式。而建设“廉租性”工业标准厂房,一方面可以让中小企业摆脱用地要素的制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集中精力埋头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违法用地、以疏堵漏,真正实现工业集中到园区,避免因违法用地产生环保、安全等各方面社会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出现工业企业圈地闲置现象。因此,政府应制定规划和政策,积极引导、大力推行工业标准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另外还可引导企业通过厂房改建和加层、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产出率,实行“零用地改造”。引导企业用地模式向 “空中拓展型”“地下空间开发型”“标准厂房型”“提高容量型”“闲置土地盘活型”等集约用地模式转变。
3.4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调查显示,65.2%的企业经营者建议“加大对企业减税的力度”,这项需求位列企业当前的政策需求之首。2010年我国税收的增速是GDP增速的两倍,现在正是为中小企业减税的好时机。税收的过快增长,为减税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减税也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企业渡过难关。此外,通过减税,使企业净收入增加,让它们更多地进入实业、有能力为员工加薪,这也有利于我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降低中小企业税负,首先要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经营和鼓励创业的税收体系,具体制定税负标准时,应防止“一刀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实行税负优惠条件。其次,通过简化中小企业纳税手续的方式降低税收负担。要减少政府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罚款,减少中小企业的非税收负担,降低企业创业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杨苏琬.全国两会: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0(4):28-31.
[2]赵宇亮,侯瑞山.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及税收政策建议[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2):77-80.
[3]刘宗涛,姚秋晨,王庆红.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和对策建议[J].工会论坛,2011,17(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