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后反思的几点思考
2012-04-29于松峰
于松峰
我们已对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多数教师也有了进行课后反思的习惯,那么怎样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并借此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呢?
一、反思要及时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所教的学生往往是同一个年级的数个班,同一个教学内容会上数节课,这就更加突出了课后反思的重要性与及时性。
第一节课下来,就要及时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梳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达到预设目标了吗?主教材的教学是否顺利?针对本节课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再次梳理或及时调整下节课的教学手段;在第二个班级,即使学情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上节课出现的主要问题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然后进行再反思调整,在最后几个班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或必须呈现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为了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教师采用“S”形绕人追逐跑。第一节课全班四队,两队成纵队散开,要求学生前后距离3m,其他两队进行绕跑,在控制3m距离中,因为没有固定的标尺,耽误了比较长的时间,进行绕跑的学生前后距离不一,出现了拥挤情况,效果很不理想;第二个班级,教师调整了练习队形,全班两队侧平举散开,然后转身成纵队,“1、2”报数,数2的同学先进行绕跑(空出了很大的空间,并且相对均等),绕至排头处分别从两侧快速跑到排尾,再绕至自己的原位置结束,这样比较有效地解决了上节课出现的两个问题;在另一个班还尝试了圆形队练习,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反思要有“线”
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着手点,但是不论从哪一点着手都应有清晰的思路、都应沿着某一条线展开。
“线”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着手,沿着教学目标这条线展开:逐一反思各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深刻分析达成或未达成的原因,以此为基础调整课堂教学设计,改进或加强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线”二:反思中先解决主要问题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自认为最能体现本课亮点的地方、所确定主教材的最有效辅助手段或最主要练习手段,这些也可以成为课的“精华部分”;需要通过对学情与教材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反复的思考与比对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在课后反思中就要做到最先最深入的分析。
“线”三:反思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在初次备课时,我们在某一环节中预设了怎样的练习结果,即通过练习想解决什么问题,学生会收获到什么;反思时,分析预设是否很好地生成、为什么,怎样改进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实现预设?
三、反思中要有学生
通过学生来了解原因。反思课堂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仅靠教师自己的观察与判断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在课后分别找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练习的体验,共同分析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学生是练习的主体,从他们身上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
对学情进行再次细致分析。学生对不同教材的掌握速度不一样,教师在课前分析学情时难免会出现经验性的偏差,而使学情分析不够准确。课后通过再次细致地学情分析,会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调整或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准确的学情参考。
四、反思要“归集”
可以专门准备课后反思记录本,将每次的课后反思记录上去,内容包括简单的案例描述(能够说清主要问题)、问题的分析、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效果、此类问题的拓展思考等。以后再次执教同一教材或同类教材时,可以作为备课参考,也为今后的课堂备课储备了丰富的资源。
比如广播体操教学: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逐节展开,如果从第二课次起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然后再教新的内容,会出现前熟后差的情况;如果先教新的内容,又会容易出现前面的动作遗忘或相互混淆,这两种情况都制约了教学进度,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深入地分析与探究,确定“自选式”教学法,即学生每4~6人自愿地结合成一组,每组选定其中的两节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向难度大的挑战),然后再进行小组间的互助学习,这使每节操在短时间内都会有部分同学熟练掌握,相互影响下加快了整套操的掌握。将这一反思“归集”,以后的广播操教学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