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辛中存在的劳伦斯

2012-04-29李丹田玉凤

群文天地 2012年5期
关键词:莱辛互文劳伦斯

李丹 田玉凤

摘要: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中极易寻得到劳伦斯的踪影。劳伦斯对于莱辛来说,是写作的启蒙老师,同时莱辛在思想上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劳伦斯的观点。文章对莱辛的短篇小说《去十九号房间》与劳伦斯的短篇小说精品之一《菊花的幽香》的进行对比阅读与分析来揭示两者的互文性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将存在于莱辛的劳伦斯一一呈现。《去十九号房间》与《菊花的幽香》都是两位作家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两位作家写作特点与思想。

关键词:莱辛;劳伦斯;《去十九号房间》;《菊花的幽香》;互文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当代最重要的英国女作家之一,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她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暨第十一个获得诺奖的女作家,就她本人在六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而言,这可谓是实至名归。辛莱是个杂家,她的作品涉及诗歌、戏剧、散文、传记及其他非小说类的纪实文学体裁,而且均有不俗作品。其长篇小说包括被誉为莱辛最为野心勃勃的作品《金色笔记》以及《青草低吟》、《暴力的孩子们》等都可谓经典之作。与此同时,多丽丝?莱辛的中短篇小说也成绩不菲。短篇小说集《故事五篇》替莱辛赢得了毛姆短篇小说奖,以写实为主的小说集《另外那个女人》也广受好评。本文所依托的文本《到十九号房间去》是莱辛短篇小说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文学家,诗人。为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位作家。

莱辛在其自传《影中漫步》中描述自己的童年时,曾经提到自己因眼疾辍学后,在家自修,自此选择逃到狄更斯和劳伦斯的小说世界中去,那时她年仅十五岁。十五岁的莱辛开始阅读,为其作家之路打下坚实基础。莱辛的写作深受劳伦斯的影响,她本人就曾经对劳伦斯做过极高的评价“他是一个天才,居于英国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中也有他稳定的位置。”。在为劳伦斯的大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写的一篇序言中她说:“这是一本漏洞百出的书,但是我一直记得我第一次读它时的那份激动。我之所以喜欢劳伦斯,是因为他能把你融入一种经验之中,我几乎不在乎他想说什么,我不知道我们应当看重作家的哪一点,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他们的蓝图。我们总是努力把作家想象得完全不一样,并不看重作家竭尽全力提供给我们的。我已经拥有了所能想象得到的(加在我头上的)任何一个标签。我曾经因撰写种族问题而成为作家,然后是共产主义者,又是女权主义者,而后是一个神秘主义者。”莱辛对劳伦斯的态度是复杂的,她从劳伦斯那里汲取养分,却又努力在此基础上寻找突破,以确立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这里,我们可以将莱辛的这种情感视为哈罗德·布鲁姆所说的“影响的焦虑”。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莉丝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在她看来,每个文本都是由前此的文本的记忆形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化,从一个文本中抽取的语义成分,总是超越此文本而指向其他先前的文本,这些文本将现在的话语置入它自身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之中。也就是说,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互文性概念的本身所强调的是,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研究,在文本之间发现其在文学系统中的特性;同时它亦注重前文本对现文本的影响性研究,从而获得对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系统性认识。因此“互文性”大都被用来描述文本间的指涉问题,以及文本内部的多元文化、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文本本身所具有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互文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本理论,其继承了了结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于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其理论符合现代文本理论的发展方向,故受到了普遍重视。

从互文角度理解莱辛的作品一方面可以通过劳伦斯作品的阅读与分析帮助理解莱辛的作品;另一方面,莱辛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劳伦斯,启发并有利于得出先前不曾得出的信观点。这种相互关照,彼此牵连有助于两位作家的作品的实证研究工作,也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莱辛的《去十九号房间》中,多处可以寻到劳伦斯的写作元素。这种影象的呈现与复写无疑是互文性的最好体现。以小说的人物塑造为例。劳伦斯的小说《菊花的幽香》中的主角伊丽莎白言语谈吐优雅,显示出较好的教养,“身材修长、神态傲慢、相貌漂亮”,虽文化层级高且心高气傲,本人的才能却始终无法施展,只能做一名无力的家庭主妇,把孩子与丈夫作为生活的重心,找不到自我。在伊丽莎白丈夫死之前,劳伦斯可以使用“Mrs. Bates”“the mother”来指代伊丽莎白,这种安排就是为了突出体现女性在婚姻中失去自我的状态。与劳伦斯笔下的人物相似,《去十九号房间》故事的主人公同样以女性形象呈现。苏珊是一位前途美好的广告插画画家,受教育程度高,心气十足。这种特殊的角色选取就已经昭示读者他们注定不是平凡的作家,他们所想要关注的是人内心深处的真实。苏珊有能力,却为了家庭做出牺牲,辞掉工作在家操持家务。对于这种人物塑造的互文性莱辛或许并非有意为之,若是这样,则更说明劳伦斯对其影响的彻底性。同时,将莱辛与劳伦斯的作品视作为一个大的文本,莱辛与劳伦斯所构建的这个大的文本体系也以历时的视角说明了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碾过了半个多世纪,女性的生存困境依然存在,只是形式上的差别。莱辛在故事结尾安排苏珊自杀身亡或许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当今时代的女性生存困境更为致命,社会规约中女性的角色定位是女性难获真正的自由。

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分析,《去十九号房间》与在《菊花的幽香》都以爱发端,以死结尾。不同的是《菊花的幽香》中,是伊丽莎白的丈夫不幸在意外事故中身亡,而《去十九号房间》中,小说以女性苏珊自我意愿为出发点的死结尾。一为男性矿难,一为女性自杀。对于伊丽莎白来说,丈夫的死就是二人精神与身体的完全的隔绝,这种隔绝就是她的悲哀。在伊莉莎白的顿悟部分“热气腾腾的生命已经离开了他,是他和她生死永隔,完全无关。......难道这就是它的一切意义吗——热气腾腾的生活遮蔽下的绝对的、全然的分离?她在畏惧中把脸避开。这一事实太叫人受不了啦。”伊莉莎白感到自己的悲哀,她的婚姻在丈夫死的那一刻彻底失去了希望。 所以伊莉莎白丈夫的死在宣告男性角色的悲剧的同时也造就了女主角人生的悲剧。而在《去十九号房间》中是苏珊的自杀成就了小说中女性的悲剧。有评论家指出苏珊的死并不是失败,而是一种勇敢无畏,极力抗争的行为。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若是将苏珊至于社会这个大的语境之下,她曾经努力想要在社会中,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在努力徒劳数次之后最终她选择了放弃。这就是她的悲剧。同样是悲剧,劳伦斯以《菊花的幽香》为代表,极力说明女性生存困境的是男性与女性共同主导的,这一点在伊莉莎白丈夫的死上体现最为深刻。小说的背景设置也颇具深意。采矿是男性从事的行业,同时也彰显着男权。劳伦斯设置伊莉莎白在小说最后进行顿悟,借伊莉莎白说自己的思想看法。伊莉莎白看到已经与她生死两相隔的丈夫,才逐渐意识到“我一直在做什么?我一直在同一个并不存在的丈夫搏斗。他始终存在着……他知道自己始终就没有看清他,他也始终没有看清自己,他们在黑暗中相遇,在黑暗中搏斗……”他们一直在黑暗中搏斗,这样的生存方式使得他们的婚姻走向死亡。而莱辛的《去十九号房间》则更为突出女性的悲剧。莱辛塑造出的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丈夫形象。苏珊的丈夫马修对于妻子给予了一定的理解。那么在莱辛认为女性的困境究竟是谁造成的?莱辛让苏珊选择自杀的方式了结生命就是她对于女性生存困境的自我解读,即女性的悲剧决不仅仅是男性主导的,而是主要是女性自己主导的。苏珊所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同时苏珊极力牙龈自己的真实情感,也使她最终不得不选择死来解脱自己。当然,女性的悲剧归根于社会体制。苏珊所受的教育教会她理性的思考,同时也扼杀了她追求感性自我的勇气。

同样的,两篇小说在两性关系的建构上也颇为相似。有批评家指出莱辛与劳伦斯一样,对于夫妻关系这一主题给予极高的关注。劳伦斯的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婚姻,而莱辛作为女性作家也同样不吝笔墨,将许多小说的人物关系规约为两性婚姻。苏珊和伊莉莎白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断送了她们两个女性的婚姻。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们的婚姻都是莱辛所说的“a failure in intelligence”。这种相似之处就表现出了两者得互文。莱辛的这个观点继承了劳伦斯。然而对比《菊花的幽香》与《去十九号房间》不难看出,《菊花的幽香》中导致夫妻关系悲剧收场的导火索是两个人的不匹配,无论性格还是受教育层度。而在莱辛笔下,悲剧的起源是Susan与Matthew的理智,是他们所有用的知识,是两个人的过分相似。这里,莱辛对婚姻关系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她的意图是在劳伦斯的表述基础上揭示新时期的婚姻走向死亡不单单源于不同,更因为相似。

劳伦斯的血性意识(blood consciousness)和社会意识(social consciousness)可以用来阐释他的许多作品,甚至可以称作是劳伦斯的“血性哲学”。这种哲学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其一是我们的肉体,这肉体蕴含有非理性的同情心、欲望和激情;其二是我们的精神,就是有意识的自我。在两个自我中他更推崇肉体。他曾经在给朋友恩尼斯特·柯林斯的一封信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的“血性意识”:“我最伟大的宗教就是对血,对肉体的信仰,我认为这些比理智更有智慧。我们的脑子里的思想可能是错误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响应我们的血的呼唤,直截了当地响应,毫不掺杂头脑、道德或其他什么无聊的干扰”劳伦斯的许多作品都承载了他对于人性的这种思考,在《菊花的幽香》中,伊丽莎白与沃尔特的婚姻是起于“血性意识”,终于“社会意识”,他们因为爱情而结合,却无奈困在如死水一般的婚姻围城里相互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激情退去(即血性意识逐渐变弱)之后,理智(社会意识)开始占据上风。在既定的社会规约之下,伊丽莎白和沃尔特都很难挣脱社会对于完美家庭的评判。伊丽莎白和沃尔特内心中都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极度缺乏幸福感。莱辛两性关系上与劳伦斯有着相似的认识。或者说,莱辛继承了劳伦斯的“血性哲学”,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自己的注脚。有评论家就曾指出,莱辛的《去十九号房间》可以用劳伦斯的“血性哲学”来分析解读。苏珊的“社会意识”将她本人禁锢在家庭之中,强迫自己服从社会规约中对母亲、妻子的角色的分配,在此同时,“血性意识”又促使苏珊渴望得到完全的自由,这种绝对的自由几乎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它被“社会意识”压制,并最终被“社会意识”扼杀。苏珊的自杀说明她所渴望所追求的绝对自由与社会是相悖的,必然被社会所抛弃。如果将死看做是一种相对于生的状态,那么苏珊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则是莱辛在质疑这种在现实社会无法存在的绝对自由是否能够存在于死这种状态之中,求解是否有绝对的自由存在。

在《菊花的幽香》与《去十九号房间》的对比之中,莱辛在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构建以及写作的主导思想都可以说是与劳伦斯一脉相承。同时莱辛在其基础上或添加或改变,内化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她最终挣脱来自劳伦斯“影响的焦虑”,写出属于自己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作品。多丽丝·莱辛的颁奖词中这样描述这位多产且内涵丰富的女作家,“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作为优秀写作传统的继承者,思想的传递者,莱辛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写就的是具有时代特质的诗史。

注释:

①"This is a story, I suppose, about a failure in intelligence: the Rawlings marriage was grounded in intelligence" from To Room Nineteen

②出自《D. H. 劳伦斯书信集》

参考文献:

[1]Doris Lessing . To Room Nineteen [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0.

[2]陈红,段汉武.英国文学选读新编·20世纪卷 [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3-83,561-593

[3]D. H. 劳伦斯书信集. 王庆译. 海涅曼出版社,1962

[4]蒂费纳·萨莫瓦约. 互文性研究[M]. 邵炜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5]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 外国文学研究,3(1999):15-21

[6]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7]莱辛.影中漫步.[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丹(1987-),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从事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田玉凤,湖北襄阳人,襄阳市第四十六中教师。)

猜你喜欢

莱辛互文劳伦斯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考论
人和自然的“神圣统一体”——论D·H·劳伦斯后期的泛神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