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中居民社区参与的制约因素分析
2012-04-29高斐邬露益
高斐 邬露益
摘要:当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积极广泛的社区参与己经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源。以S社区为例,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力图阐明在社区建设中对城市居民社区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
关键字:社区建设;社区参与;社会资本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的建设,单位制组织体系的弱化使得社会成员的社会身份正在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城市社区将逐渐成为社会成员个人和家庭日常生活、活动以及满足各种需求的主要场所,所以城市社区的和谐发展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中就凸显出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无疑要从培育和构建和谐社区开始。
从学科角度看,我国的社区建设作为一种政府探索的社会整合机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目的是实现社会团结以避免出现无序乃至解组的危险。在这一机制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成为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源,也成为衡量社区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术界对城市社区参与的研究是与城市社区建设分不开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本文的研究假设为:居民个体的教育程度与职业是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重要因素;教育程度、职业与社会资本拥有量呈正相关;社会资本拥有量与社区参与度呈负相关。
(二)研究内容
(1)居民教育程度与职业;前者是指居民所接受的正式的学校教育。后者是指受调查者目前职业,其操作化定义参照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中的划分。(2)社会资本;指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行动的共识等方面。(3)社区公共事务;指与整个社区有密切联系的事务,通常包括社区居委会选举、社区生活环境改善建设、社区文体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4)社区参与度;指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程度,包含居民社区参与的频度和深度。
(三)研究设计类型
文章在研究类型上属解释性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索可供解释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方法上属抽样调查,调查总体为目标社区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社区居民,抽样单位为居民个体。本研究共发放297份问卷,回收293份,其中有效问卷290,有效回收率97.64%,样本信度效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三、研究描述
(一)社区概况
S社区位于东部某沿海城市,总人口约6583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比例为3.5:1;居民文化水平较高。社区内部管理组织主要有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S社区是典型的混合式居住小区,东区为一期“失地农民”换购房,南区为二期商品住宅房,西区为三期独立式别墅区,北区为商业用房,因此各社会阶层人员在S社区均有分布。同时,在调查样本中,居住时间最长的达46年,最短的为5个月,平均居住时间约为8年。可见,受访群体基本熟悉社区内部环境,可以对社区内部事务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二)S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度
1.居民对社区的信任感。作为一种心态的信任感是与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程度密切相关的。从样本数据看,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对社区居民及社区组织抱有较大的信任感。值得反思的是,尽管有76.1%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内的大部分人值得信任”,但问及“是否接受陌生调查员的入户访问”时,却有87.3%的人回答“否”,这就折射出了转型期城市居民在社会抽象信任上的矛盾心理,即内心愿意相信他人,但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又拒绝他人。
2.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满意度。居民对对社区生活的满意度是与信任感密切相关的因素,很难想象一个对社区生活不满意的人会对社区充满信任进而参与社区事务。从样本数据看,无论是对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还是组织环境,S社区居民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满意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政府绩效和居委工作两项指标感到满意的人数都达到了90%以上,这无疑将为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的良好群众基础。
3.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从样本数据看,S社区居民经常参与单位集体活动的占50.4%,参与社区居委会会议的占35.1%,参与同乡聚会的占32.7%,参与行业协会的占22.7%,参与寺庙或教会的活动的占14.4%。以上社团从性质上看,只有居委会为组织性的公民团体,其他的社团都是自发性的公民团体。同样, S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居委会选举和参与物业管理指标上体现了较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78分、6.42分、5.56分,而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社区规划指标上得分相对较低,分别是2.15分和1.36分。这种差异表明,居民更愿意参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而对社区组织建设兴趣不足。
(三)影响S社区居民参与事务的因素分析
1.居民教育程度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居民教育程度的提高,社区参与率则不断下降。在教育程度和社区参与度的关系中,教育程度为小学程度及以下的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平均得43.18分,初中文化的居民得43.60分,高中文化的居民得43.38分,本科程度的得40.23分,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平均数为42.77。考查居民教育程度与社区参与度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Pearson相关系数r=-0.189,呈较弱相关。判定系数R2=0.04,因此教育程度对居民社区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是相当弱的,用教育程度来解释居民社区参与度的差异能消减4%的误差。可以说,个体的教育程度影响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即教育程度高的居民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他们往往更不关心社区内部事务,但这一影响较弱。
2.居民职业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根据陆学艺教授按照职业对社会阶层进行划分的方法看,样本中处于下层或没有职业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最高,处于中间阶层职业居民的社区参与水平较高,处于上层职业居民的社区参与率最低。这种差异可以解释为,个人由于职业的不同而导致其个人社会资本量拥有多寡方面具有很大区别,这就造成居民对社区产生不同的功能性需求,因此,部分居民一般只参与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社区活动,而对整个社区发展建设比较冷漠。
3.居民教育程度、职业与社会资本拥有量的关系。从样本数据看,测量教育程度与职业的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r=-0.501,呈中度相关,这表明职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判定系数R2=0.251,即职业的差异有25.1%是因为受到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引起的。对教育程度、职业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测量可知,教育程度与社会资本量的简单相关系数r=0.468,判定系数R2=0.219。居民教育程度的差异可以去解释其社会资本量差异的21.9%。而职业与其社会资本量的简单相关系数r=0.453,判定系数R2=0.205,即用居民的教育程度解释其所拥有社会资本量可减少20.5%的误差。从中可以看出,居民的教育程度、职业两变量都与社会资本量呈正相关。
4.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与社区参与度的关系。传统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将导致个体社会参与活动的差异,其中个体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是影响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但本文通过对教育程度、职业与社区参与度之间的分析发现,教育程度是通过职业而对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间接发生作用。居民的教育程度与其社区参与度并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而统计上显示的线性弱负相关,主要是因为教育程度作用于职业,同时职业又作用于社区参与所造成的。考查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与社区参与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存在很强的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625,即居民社区参与度之间的差异约40%是因为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量的不同而造成的,这就验证了居民的社会资本会影响其社区参与的程度,社会资本拥有越高,则社区参与水平则越低的假设。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教育程度、职业、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度的作用程度不同,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最大。教育程度在一部分上对改变社会资本起直接作用,另一部分是通过职业这个中介变量来对社会资本起间接作用。所以,在职业和社会资本的相关中,含有一部分伪相关。职业对社区参与行为的直接作用小于职业通过社会资本这个中介变量而对社区参与产生的间接作用,而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的关系因为职业和教育程度有带来的伪相关使得在统计过程中被一定程度的降低了。
四、结论和讨论
根据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从规范、信任、网络等主要方面来检视,S社区的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社区规范。在社区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正式制度建设滞后,容易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其一,“向上负责,下管一级”的行政科层制本质上必然使得最底端的居民委员会不堪重负;其二,虽然S社区的建设在实践操作中已然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方法,但不能上升到法律层面就决定了它的短暂性和脆弱性。同时,在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传统道德约束削弱现象会使个人表现出一种极端功利化取向。
第二,社会信任。目前的公共行政格局仍主要以政府为核心,这种体系延伸到社区这个管理末梢上就表现为执行上级的任务而缺少与民众“信任”的社会资本。同时,居委会存在的“科层性”特征容易弱化其自治功能,许多社区委员会也习惯于将自己看作是政府机构的“代理人”,缺少与居民的沟通交流,从而难以建立充分的互信关系,进而影响到居民的社区参与积极性。
第三,居民参与。S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性事务的参与意愿不强主要体现为:从参与实质来看,多是被动式、动员式参与;从参与内容来看,往往是由政府设计项目,号召居民参加;从参与目标来看,多是为了完成任务,如居委会选举具有的“应景式”特点。
综上所述,从社区建设目标的实践解读看,社区建设是一个国家权力向公民社会回归的过程,是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协商、共同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即公民社会中社会资本量的多少,这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美]詹姆斯·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3]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5(2).
(作者简介:高斐(1987-),女,满族,山东淄博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邬露益(1987-),男,浙江宁波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