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2012-04-29宿燕琴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公众对国学的关注度日益增强,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却渐趋淡薄,形成了“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并存的社会现象。“国学热”的兴起,对于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诸多有益启示:注重理论创新,把握群众的精神需求,加强大众传播的宣传,优化社会环境。
关键词:国学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国学的定义
“国学”一词,较早出现于《周礼》中。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即我中华民族所有文化及学术的集合体。文章中所讲的“国学热”,重在对古法、古理及传统文化的崇尚与宣扬,更接近于狭义的国学。
二、“国学热”兴起的原因
随着民间私塾的重现,北大《国学研究》的出版,以及人大国学院、武大国学班的成立,“国学热”从一种民间行为走向政府行为,进而被纳入到教育体系。其兴起的原因主要有:
(一) 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
自从西风东渐,传统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而资本主义思潮却日益萦绕于整个社会。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的一些弊病逐渐显现出来,社会上到处充斥的是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信仰淡漠,青少年犯罪率攀升等种种现象。有学者总结,当今社会存在着六大病态社会心理:物质化倾向,粗俗化倾向,冷漠化倾向,躁动化倾向,无责任化倾向,浮夸化、虚假化倾向。以上种种,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反思,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
(二)中国的发展和壮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学热”的兴起与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和壮大是分不开的。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物质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人们纷纷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进一步深入地探究传统国学。中国的快速发展,日益引起世界上诸多国家的关注。同时,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对世界各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汉语、唐人街、孔子学院等迅速遍及于世界各地。
(三)媒介的宣传
“国学热”最早兴起于民间,而如今国学风潮之所以能够如此影响巨大,与媒介的宣传是密不可分的。《百家讲坛》《汉语桥》等节目收视率的飘升,使国学风潮日益炙手可热。如今,宣传介绍中医中药、传统文化习俗、古文物建筑的电视节目随处可见。而处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也为国学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抹灭的作用,尤其在对外国朋友进行国学宣传方面更是如此。
三、“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通俗易懂、能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并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可并能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行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国学热”的兴起对正面临着“边缘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有益的启示:
(一)注重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有了一些新变化。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在当代生活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本质性的理论,我们要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对于那些过去正确但又不适合现在的时代背景的理论,我们必须勇敢地舍弃;对于那些过去未引起充分重视但又有益于现代社会的理论,我们必须进行充分地分析与探讨;对于潜在的有意义的理论,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是同步的,中国化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是中国化的目的,只有实现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被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善于把握人们的精神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极其丰富的,任何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将其完全掌握,因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此外,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工作类型、生活阅历等的不同,他的精神需求点也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的部分也会随之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准确把握各部分群众的精神需要。
党政干部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我们应该对其作出较高要求。他们应当通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用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正确认识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作用。他们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解劳动的二重性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实质等,在实践中要更好地处理社会公平问题,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把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好了,他们才能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正确地传达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更加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青年同志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对广大的青年同志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意义深远且刻不容缓的。只有把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搞好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前途才会更加灿烂,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会不断前进。
广大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由于受到自身工作环境、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心程度较低、理解水平较差。因此,对他们进行大众化教育,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并解决有关问题。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回归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最显著的实践特色就是解决民生问题。
(三)充分发挥大众传播载体的积极作用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通过扩宽宣传渠道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书刊报纸以及网络等大众传媒,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灌输到人民大众的心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众传播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覆盖面较广、时效性较强、较为完整的大众信息传播网络。在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是大众传播的受众,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和思想都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在通过大众传播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导向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认真进行释疑解惑,给人们以积极引导。同时对各种不良思潮和社会现象也要敢于揭示与批判;要注意不同传媒的优势互补,发挥多种传媒的综合效应,形成大众传播的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态势。
(四)优化社会环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开放性逐渐增强,普通民众也可以随意地掌握大量信息,国内外的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也随之大量传播开来,人们的思想信念容易产生动摇和迷茫,如近几年影响较大的新自由主义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当前,党的自身建设以及党风、社会风气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党内外腐败问题的存在,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凸显,真善美的评判标准模糊。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具有感染、促进和约束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并以此为推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社会风气。要大力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有效性,维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要努力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实质,防范、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错误影响,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净化环境。
四、结语
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使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物质力量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国学热”的兴起中受到启发,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做到通俗化、中国化、大众化,从而使广大的人民群众更多地从中受益,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静.“国学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启示[J].学理论,2010,(25):282.
[2]黄书光.中国当代教育的文化使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郭艳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1,(1):14-16.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房华强,郁顺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世界”视角[J].长白学刊,2011,(1):32-3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宿燕琴(1988-),女,汉族,四川乐山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