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型乡镇老年居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12-04-29王全根丁厚中
王全根 丁厚中
摘要:对昆山市锦溪镇的21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检出率高,老龄人口发病率高。为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改善就诊环境,更新仪器设备,大力开展相关疾病保健知识的宣教和预防干预,从而建立小康型乡镇老年居民医疗服务体系。
关键词:小康型乡镇;老龄化;医疗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0—0063—05
21世纪初,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8.87%。同时,有关统计数据还显示,我国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的压力远大于城镇地区,老龄化速度也高于许多发达国家的农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关注农村老年人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实现小康型乡镇的重要内容。
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建设是指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具备与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乡镇及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以满足乡镇及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江苏省昆山市连续多年排名中国百强县之首,作为中国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样板——锦溪人民医院(锦溪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科技综合示范及相应产品开发”中的“小康型乡镇卫生院技术集成综合示范四”的研究任务,本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人民医院(锦溪镇中心卫生院)为主体,调查锦溪镇城镇老年居民的健康情况和医疗服务现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建立更为完善的老年居民医疗服务体系,以满足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促进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锦溪镇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1.20%。本课题组采用流动体检车进村集中免费体检,收集了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21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共9393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脂、血糖、血压等数据,其中男性4386人,年龄为60—97岁,女性5007人,年龄为60—102岁,男女之比为1:1.14。
将调查数据运用EpiData3.02输入电脑,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年龄将9393名老年人分为3组,A组为60—69岁年龄组,B组为70——79年龄组,C组为80岁及以上年龄组,分别统计不同年龄段男、女不同指标患病率。
二、研究结果
(一)老龄人口健康状况
1 体重情况。参加体检的老年人体重指数不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数是3646人,占38.82%,其中轻体重554人,占5.90%;超重2509人,占26.71%,肥胖586人,占6.24%。体重超重率以60——69岁年龄组最高,且男女间体重异常存在显著性差异身体(具体见表1),可以看出,超重与肥胖发生率较高,占32.95%,这与老年病发病率明显相关,需要提示其控制饮食、减轻体重,这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病、胆囊炎、胆石症有益。
2 疾病检出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不同性别患病情况。各项指标正常共1311人,其中A组男597人、女358人,B组男201人、女84人,C组男49人、女22人,占全部体检人数的13.96%。其余检出超过一项异常阳性病症者8082人,其中男3539人,女4543人,占全部体检人数的86.04%(各年龄组情况见表2)。(2)阳性病症检出顺位。在异常的8082人中,前10位阳性病症检出率顺位情况(一人可有一项或多项阳性结果)分别是高血压3299名(占40.82%)、高血脂2653名(占32.83%)、血常规异常2118名(占26.21%)、高血糖1884名(占23.31%)、心电图异常1806名(占22.35%)、尿隐血1762名(占21.80%)、高尿酸1168名(占14.45%)、尿蛋白685名(占8.60%)、胸透异常578名(占7.15%)、肝功能异常373名(占4.62%),以上疾病或异常指标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文献报道一致。(3)部分阳性病症不同性别检出率。高血压A组、B组、C组检出率女性均高于男性,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高血脂、血常规异常A组、B组、C组检出率女性均高于男性,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高血糖C组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两者有差异性;心电图异常B组、C组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两组有显著差异性;高尿酸A组、B组、C组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转氨酶高A组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两者有显著差异性(具体见表3)。
高血压病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最高,占40.82%,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损害,与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互为危险因素。高血脂患病率32.83%,各年龄段女性发病率均高于男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随着年龄增加,高血脂发生率增加,这可能与女性的雌激素变化有关。高血糖发生率在本组资料中符合高血糖发生特征。高尿酸是导致痛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肾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中高尿酸发生率占14.45%,并且是男性易发,男女比有显著性差异,这与梁丽萍等报道相同,这可能与男性喜欢饮酒、吸烟、高脂高能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3 两周看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居民两周患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从疾病系统别来看,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合计占疾病总数的97.8%。可能与年龄增大,身体器官功能衰退明显,抵抗力下降有关。不同性别年龄别两周患病率男性一直高于女性(具体见表4)。两周患病的疾病类型显示,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较高,可能与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有关。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是导致居民两周患病的最主要原因,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大大减少慢性病患病率。
(二)老年医疗服务现状
1 卫生服务人力规模。锦溪镇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和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数量少。院、所在岗人员184人,在编人员159人,乡村医生30人。每千人口数3.1人(含社区医生),每床配备人数2.1人,卫技人员占总人数比例为76.08%。而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占比为84.50%。DMJ 2010年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显示卫技人员占比为81.72%。(2)医护比例不合理,护士比例偏小。卫技人员中医生人数为70,护士人数为48,医护比为1:0.68。2010年全国卫生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为1:0.85;而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乡镇卫生院医护比为1:0.48。(3)中年技术骨干和高素质卫生人才缺乏:卫技人员中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数54人(38.57%),其中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分别为33人(23.57%)、15人(10.71%)、6人(4.29%),具体见表6。无职称人员数9(6.43%)人,其中未定级8人(5.71%),未取得资格1人(0.72%),具体见表5。
2 居民对卫生院服务满意度。锦溪镇居民对卫生院卫生技术水平及就诊方便程度满意率较高,对就诊环境及就诊仪器设备满意率较低,居民自感病重时选择卫生院的占71.9%,说明锦溪镇卫生院整体医疗水平较高,居民认可度较高。
本次调查中希望今后得到家庭护理、医生到家里出诊、康复指导这三种卫生保健服务的居民很多,分别占调查人数的52.3%、23.0%、20.9%,这可能与当地老龄化人口较多、患慢性病者及发生并发症者居多、行动不便有关,加之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希望得到高质量护理、康复训练及诊疗的愿望逐渐增强。
调查显示,居民患病后初诊医疗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及镇卫生院为主,分别占74.8%和21.9%,这可能与施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关,老年居民更倾向于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
3 对老年公共保健的态度和需求。锦溪镇居民对公共保健设施的使用率偏低,74.33%的居民一周仅使用一次公共保健设施进行锻炼或者很少使用;约十分之一的居民每天使用公共保健设施健身,经常使用公共保健设施的加起来为21.37%。
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保健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和报纸,仅有42.35%的居民希望从卫生院医务人员那里获取卫生与健康知识,而24.56%的居民经常在看病时从医务人员处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仅12.65%的居民最希望通过上门服务来得到保健服务。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偏低,而最希望得到的保健知识则是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见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防治知识。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老年病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应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不断完善老年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在街道领导、社区参与和专业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采取一、二、三级预防相结合,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社区居民中开展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干预和综合防治,降低或消除危险因素,切实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需要开展好老年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居家护理及心理慰藉等服务,形成完善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另外还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同时建立信息相互交换、业务相互交流、转诊无缝链接的良性机制,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实现老年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废有所料、终有所归”的愿望。
(二)加强老年病医疗队伍人才的培养
老年病医师是实施老年居民医疗服务的主体,其学识水平、医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年病医疗服务水平,因此加强老年病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鉴于老年疾病常常表现为一体多病这一特征,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医院应该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实行“一站式”诊疗服务,即全身各系统疾病可在一个病房得到诊治。医院还应增加全科、公共卫生医师和护士数量,加强与其他卫生机构的交流及协作,对老年病医师和多学科团队中的成员组织专门的技能培训,并颁发资格证书。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可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高学历的老年病医学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病医疗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培养全科医师的基础上,应加大对老年病知识、中医药防治老年病技能方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平时邀请中心医院的医生常去社区医院轮流问诊,确保社区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完善村级社区医院的基础设施
村级社区医院是城镇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镇卫生院的必要补充。农村居民的居住地普遍离镇区较远,对于某些急慢性疾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往往选择就近医治。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住院大部分选择在镇区医院,说明社区医院的设施还达不到现在居民的要求(除锦东社区医院之外)。社区医院的配置较低导致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程度加深。政府也应重视社区医院的建设,提高其财政的投入,按照老年人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功能进行环境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使整个病房的基础设施更方便老年病人住院,让老年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慢性病是导致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有效预防慢性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要考虑加大治疗慢性病的药物种类、增加诊查和设备,采取综合措施,对慢性病高发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加大健康生活习惯和利用公共保健设施的宣传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慢性病患病率。重视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卫生服务。并加强老年健康保健,通过家庭责任医生制创建责任医生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健康保健和家庭病床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可及性。改变低学历者的健康观念,减少其健康隐患。
(责任编辑 张向凤)